【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加工工艺优化】新一代动力集中动车组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介绍了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加工中存在的问题,简述了改进工装的设计方案及效果。   关键词:工装 装夹 找正   1 概述   新一代动车组轮对提吊组成是转向架轮对定位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转向架侧梁通过螺栓连接,与轴箱体后盖通过限位方式配合连接。由于轮对提吊组成是控制构架与轮对相对位置的重要零部件,因此加工环节必须严格控制尺寸,否则会影响装配间隙要求,甚至影响到整车落成质量。
  2 问题描述
  轮对提吊组成加工工艺分为划线、铣、划线和钻孔、锪平四步工序。其中铣工序安排在大侨龙门铣加工,钻孔工序安排在50摇臂钻加工。首先根据一步划线,铣出尺寸6.5mm、10mm、40mm三处平面;根据加工后平面进行二步划线,完成钻2-Φ17.5孔和锪平2-Φ32沉孔的加工,如图1所示。两步加工工序均采用平口虎钳夹紧装夹方式,批量加工时,发现在装夹和找正工序中存在如下问题:
  加工前期需要对工件两侧进行打磨,后工序钻孔的装夹、找正较为困难。
  出现此种情况是因为毛坯本身形状常有偏差,平口虎钳装夹方式很容易使工件发生相对偏转,需要通过打磨两侧毛坯以便于装夹。由于毛坯尺寸大小难以统一,前期打磨又难以完全消除尺寸偏差,操作人员需要逐个加入垫片,采用小锤敲打、逐一对齐各条辅助线方式找正,如图2所示。此种装夹效率低且难以保证装夹精度,经常会造成下工序钻孔尺寸超差,这对于一个正常产品的成熟工艺来说是很不合理的。
  3 工装设计及优化效果
  3.1 工装设计
  通过仔细分析轮对提吊组成的设计和工艺要求,制作了轮对提吊组成的铣钻工装。通过该工装来保证工件的工艺要求,并以此简化工序(取消打磨、二步划线工序,铣平面及钻孔工序均在龙门铣上加工)。
  根据工件定位找正和设备自身特点,在该工装设计时,考虑到加工台阶面背面和提吊档为固定尺寸(划线工序拷料筛选,尺寸为37mm,见图3),以此为定位基准设计工装如下图所示。其中图3为放置工件示意图,图4为未放置工件示意图。
  两个定位平面(图4中标示出)在制作时采用一次铣削加工完成,以保证两个平面共面并与工装底面平行,以利于提高定位精度,增加定位稳定性。此结构为粗基准定位,两个定位平面相当于平面中的三点支承(限制了Z轴的移动自由度和X、Y轴的转动自由度),保证了工件的定位平衡(三点平衡定位原理)。
  工件加工前要分别从横向、纵向两个方向找正,均为按线找正。定位平面1中刻有纵向中心线(限制X轴的移动自由度和Z轴的转动自由度)和水平线(限制Y轴的移动自由度),两线用来与工件中辅助线1、2对齐找正。可以看出,工件的六个自由度已经被约束(即完全定位),加工精度和稳定性可以得到足够的保证。而原先采用平口虎钳夹紧方式,找正工序除需要对齐1、2线之外,还需要对齐3线以保证工件没有发生相对偏转,如图5所示。
  定位、找正完成后采用螺栓、U型压板夹紧。夹紧点靠近加工表面,且不妨碍刀具的进给和退刀,此夹紧方式本身具有足够刚度,既保证了夹紧工件、加工过程中不会产生打颤、相对转动等问题,又达到了一次装夹两件、没有破坏定位,避免二次找正的目的。
  3.2 优化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该工装,轮对提吊组成的钻孔工序有如下改进,如下表1所示:
  经计算,在加工质量得到充分保证的前提下,改进前后轮对提吊组成钻孔加工时间原先加工1件为40min,现加工2件时间为20min,效率提高300%。根据一台车安装8个轮对提吊进行计算,全年累积可为分厂节约资金20余万元。
  4 结论
  通过制作轮对提吊组成的加工工装,克服了因工件形状不规则而难以装夹定位的问题。通过工装合理选择定位基准,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既简化了装夹、找正工序,又增加了装夹个数。工件完成后测量,尺寸完全符合图纸要求,极大减少了产品返修或报废,为以后的大批量生产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标签:车组 新一代 加工工艺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