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地理 > 正文

[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中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实践生物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探究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能激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探究式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及其价值。因为,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习惯于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因而也就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与我们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不相符。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尝试对一个问题进行识别和解说,发现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中存在的不是或不协调的过程,它是诱发探究思维的动力和方向。解决问题则是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的过程,其实质是重新构建自己的观点或认知结构,使其更加充实和协调。课堂上学生从事的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大致分为:问题、假设、推断、检验、结论、交流、评价等基本环节。但在实际的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须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不要墨守成规,照搬硬套,否则只能造成教学的公式化,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削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所努力倡导的教学策略和学习方式,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1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观察、再观察”,明确了观察的重要性。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倡导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探究始于问题的发现,而问题的发现旅游多源于观察。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首先,教师要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观察,乐于观察,勤于观察。其二,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详尽的计划。望不可让学生漫无边际地随处看,这样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最终一无所获。一定要带有问题,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同时,在观察时,要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不要受到已有的结论的影响。最后,观察时,要伴于积极的思考,要求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客观地加以分析,并得出结论。
  
  2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的成才。探究性学习不仅注重问题的结论,更重视问题研究的过程。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对学习生物学和从事生物学研究无疑是很重要的。生物新课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经给出了实验设计方案,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有的探究活动,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产物吗?”只给学生提出问题,其他部分如何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等都要靠学生独立完成,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探究能力。
  
  3 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随着生物科技的迅速发展,只让学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而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具有独立获得知识和驾驭知识的能力。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它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倡导探究性学习有诸多益处。当然,探究性学习活动并不是全部的教学活动,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采用多种多样教学策略和方法,达到课程目标。

标签:探究性 作用 生物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