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分数线 > 正文

活力课堂之我见【建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理念指出“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法指导,力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学效益的最优化。
  一、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加强学法指导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初中化学教学已不再是注重教师的“教”,而是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和思考问题重于教师单纯的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胜于只告诉学生一个正确的结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①合理渗透。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②相机点拨。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结合教学,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③及时总结。教师在传播知识、训练技能时,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使其逐步系统完善,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④迁移训练。帮助学生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内化并掌握学法。
  二、充分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
  1.布置课前预习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问题就是思考的动因,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只有让学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他们才会积极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是直接地以教材作为出发点,而是把教材上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 结合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学生熟悉的素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其探究问题的兴趣、启发其积极思考,并鼓励其大胆质疑。
  例如:在教物质的溶解性的时候,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同学们洗衣服的时候,用肥皂洗的干净还是用洗衣粉洗的干净,或者两种同时用洗的干净?这个问题在没有学习之前无法给出让人信服的解释,却能激发了学生寻求正确解释的兴趣。同时,学生还可以将预习中所发现的新问题记录下来,以备在课堂内与教师和同学共同探讨。
  2.观察分析化学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真实、生动、具体的化学实验情景,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供可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和升华,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里所指的实验既包括教材中所安排的学生分组实验,也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一些趣味小实验。
  例如, 教师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例如给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这样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生不但理解得既快又深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今后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教材内容,巧妙安排一些现象明显且富有趣味的化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强化课后拓展练习,形成持续兴趣
  对学生在课内学习中提出的疑难问题、思考题,或通过实验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探讨与评议,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对习题要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探究。首先,我们在选择习题时要有针对性、基础性、典型性,运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加以解决。其次,通过改变习题的已知条件或结论,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共同合作,教师要适度的进行点拨,指引探索方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对探究规律进行整理、概括,纳入知识方法体系,总结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①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②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③香水、汽油为什么要密封保存?④为什么水蒸发后化学性质没有变?这样学生可亲自体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体验到了学习化学的成功和乐趣。总之,布置课后作业,不仅能使学得的理论知识系统化,更有助于理解能力的培养。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对已学知识加以巩固,多做习题,加深理解;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举例,自己再运用化学知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现象,进行思考、探索。不仅加深了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为以后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奠定了持续的兴趣。
  三、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提高自学能力
  1.把握时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化学问题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化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学生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常因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漏斗里的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做不出理想的实验效果,教师就应及时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找出操作上的错误后,重新操作,保证实验现象明显,效果良好。学生动手操作,掌握了一定的实验基本技能后,坚持经常练习,久之就会熟能生巧。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
  2.提供平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新课程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做到:①积极思考;②勇于发言;③大胆质疑;④积极创新。当学生在独立探究中出现一些困难,或独立思考不能完成时,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同学之间展开讨论。合作学习一般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而教师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平台,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最关键的是要把自己融入到课堂氛围之中,想方设法去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勇气,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品尝自主参与化学学习的乐趣,分享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一堂好课,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要鼓励、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获得自学成功的快乐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给提高课堂效率奠定基础。

标签:高效 我见 课堂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