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外贸逆势谋进】 智者顺势而谋 愚者逆势而动的意思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尽管2011年中国外贸关山阻隔,困难重重,但仍然面临着国际国内重大战略机遇期,产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存在。      中国率先从金融危机的泥潭中解脱出来,经济正复苏向好。然而由于国际国内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和叠加,2011年我国外贸未来走势更加扑朔迷离,需采取灵活多变的对策才能逆势谋进。
  
  制约因素尚多
  
  处于后危机时代的2011年,仍有许多制约中国外贸的因素,形势不容乐观。
  贸易保护主义依然作梗。2010年9月16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数据卡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而就在6月30日,欧盟已经对该产品发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双案”并发调查。该案涉及中国企业出口额约41亿美元,是迄今为止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息息相关,后危机时代,当发达国家还在为经济复苏孜孜以求之时,贸易保护主义不可避免,特别是欧美国家对中国贸易势必层层设障。美国提出“出口倍增计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出口翻番的目标,通过设立出口促进部和总统出口委员会、扩大贸易融资规模、改革出口管制体系,大力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欧盟振兴计划提出“未来工厂项目”,实现将就业和利润都留在欧洲的目标。由此可见,美欧各自的新贸易战略,都着眼于抢占战略制高点,这对中国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2010年9月30日,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特别关税法案,矛头直指中国,以调整关税来迫使人民币升值,以压制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将汇率战引向贸易战。在美国起哄带动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频频对人民币施加升值压力。数据显示,2005年汇改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23.5%。自9月初以来,升值幅度已超过1.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会降低原油等原材料的进口价格。与此同时,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下,会有大量的热钱涌入,引发担忧。事实上,最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升值的是在国内做出口贸易的企业。外贸产品,通常以美元报价。本来利润就不高,人民币升值势必要求中国外贸企业提高产品的美元报价,这一定程度会影响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外贸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权威资料显示,中国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高速增长,到90年代增长相对放缓,2015年前后,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随着人口红利渐失,“民工荒”悄然而至,中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的日子越发难过,或倒闭或迁至安徽、江西等内陆省份。特别是2010年以来,由于中国率先走出金融危机阴影,经济回暖向好,沿海地区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地区城市缺工超过200万人,部分生产线已处于停工状态。无奈之下,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希望用工荒得以缓解。在此情势下,中国外贸企业依赖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逐渐丧失,在国际外贸市场上的竞争力也逐渐减弱。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挤压。近年来,国家从改善外贸结构的战略高度,出台限制高污染、高能耗的外贸企业出口,比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6月22日联合发布通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我国将取消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等406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这是我国自2008年下半年针对外需回落重启上调出口退税政策以来,首次对这一政策进行反向调整。这对中小外贸企业来说,不啻于当头棒喝。一些中小企业生死拉锯长三角、珠三角,苦撑苦熬。
  
  推进动力犹存
  
  尽管2011年中国外贸关山阻隔,困难重重,但仍然面临着国际国内重大战略机遇期,产业发展的动力依然存在。
  从国际形势来看,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利益诉求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主宰世界经济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权重”在增加,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也在增强。
  世界经济力量角逐呈现新态势。由于美国经济不争气,一向由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被大大削弱,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共掌经济全球化钥匙,形成多元化主导的趋势。08成国际经济“清谈会”,正逐步被G20所取代,后者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世界贸易发展谋求新突破。后危机时代,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将进入关键阶段,对话胜于对抗,世界贸易发展的主导力量呈现此消彼长的新态势。近年来,由于WTO多边贸易谈判阻力不断增大和一些区域性自由贸易区计划未能如期实现,双边自由贸易以一种新的姿态再度扮演全球自由贸易的主角;世界投资出现新格局。后危机时代,西方发达国家依然主导世界投资的发展,但新兴经济体的跨国公司正在迅猛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仍将利用外资,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机会。
  从国内形势来看,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较大冲击,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改变,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配套齐全等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同时,未来10年,仍然是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期。
  中国经济总体向好新趋势。过去的两年,在极为困难、复杂的情况下,中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最严重的时候,我国经济增速一度大幅下滑,不少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有的甚至倒闭,不少工人失业,大批农民工返乡。由于我国及时实施了一揽子计划,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经济增速下滑趋势迅速扭转,当年增长9.1%,2010年上半年增长11.1%。中国GDP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开放型经济发展出现新动向。中国将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在世界贸易新格局中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地位。同时,中国将在国际投资新格局中加大“走出去”步伐,加大海外投资力度,实施本土化战略,逐步成为世界投资大国。而且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以适应贸易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发展面临新形势。此次金融危机,有利于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培育一批抗风险能力强、竞争力强的自主发展型企业,有利于出口产业的结构调整,培育高端制造业、节能环保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出口新增长点。
  
  把握基本对策
  
  2011年我国外贸运行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对外贸易政策应以“维稳”作为主基调,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将政策重点落在调整贸易结构上,加快出口增长方式转变。
  ――调整政策,激励转型。要对我国现行贸易政策,包括对外贸易、涉外财税、金融、外汇管理与汇率、与贸易有关的其他政策等进行战略性调整与完善,要围绕调整贸易结构,加快出口增长方式转变,使外贸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同步合拍。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要将“两高一资”产业明确定性为内需型产业,继续下调或取消高耗能、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退税,并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逐步加以限制,坚决控制这些行业产能过快扩张的势头;要对于资源能源型以及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按产品附加值进行分类,并按照附加值从低到高的顺序逐级取消或降低相关商品的出口退税;要对于技术密集型以及高附加值出口产品适当提高出口退税率。
  ――进出互补,顺逆均衡。要积极鼓励出口,但要防止回升过度、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经济发展阶段看,我国已经到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出现的时期,加上我国外资和外贸长期双顺差,加大了这个压力。在这个阶段,对外经贸领域的目标以保持贸易平衡为好。继续扩大净出口额,会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由潜在变为现实,对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造成长期的影响。
  要坚持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对外贸易,不要光追求贸易顺差。目前中国对美国、欧洲等有顺差,但对日本、韩国有逆差:加工贸易有顺差,但一般贸易有逆差;出口恢复性增长很快,但进口增长更快。我们不能、也不会关起门来搞发展。我们将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积极稳定和拓展外需,努力实现内外均衡发展。
  ――加强对话,互利共赢。注意研究与其他国家经贸关系的变化。最近一两年,我国与一些国家的经贸摩擦增多,这不是短期现象,而是长期趋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两个份额”的上升,即我国出口商品在一些主要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的上升和我国吸引外资额在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额中份额的上升,使得“中国威胁论”在近一两年有所加强。特别是我国与一些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开始从互补为主逐渐转变为竞争为主,使这种摩擦不可避免。
  我们需要及时研究这些变化,调整对某些国家和地区的经贸政策,使他们能够共享中国经济发展与开放的益处,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利用外资创造比较有利的国际环境。要在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框架下,积极参与推动发展多哈回合谈判取得进展,加快实施我国以自由贸易区战略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在双边、区域和多边各个层次上营造良好的合作发展氛围,实现互利共赢。
  ――区域合作,分散风险。目前我国对三大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比重达45.5%左右,尽管这一比例相对前几年有所降低,但是海外出口市场仍然较为集中。下一阶段应继续加强与拉美、中东欧、东南亚及我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合作,推进投资、贸易和过境便利化,进一步落实合作项目实施,提升通关效率,促进区域间贸易发展。
  同时以产业园区、重点项目、合资企业为依托,加强区域间产业、科技、商贸等领域交流与往来,实现互利共赢。此外,还要加强对开拓新兴市场企业的支持与服务,建立和完善各种经贸合作机制和平台,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抱成一团,针锋相对。在涉外官司中,政府不好出面干预,只有依靠行业协会从中斡旋协调。面对应诉反倾销必须是民间行为和各家单体企业无力应对的两难境地,企业应抱成一团。单个应诉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势单力薄,寡不敌众,要主动求助于行业协会,依靠全行业的团队力量进行“集团冲锋”,才能攻克西方国家设置的反倾销壁垒。必须联合涉案众多公司集体投诉,在行业协会的协调下,共同抗侮,维护自己的权益。
  其实,反倾销既是矛同时也是盾。国外企业可以利用反倾销这一武器把中国商品挤出该国市场以保护自己,那么中国企业也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且WTO也允许各成员方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商品倾销所造成的损害。中国企业要学会利用反倾销这一“盾牌”,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上展开斗争,保护自己。

标签:中国 逆势 外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