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人本主义视野下课堂教学策略论析 罗杰斯人本主义三原则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内容分析?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潮。人本主义教育从人的本性出发,要求教育给学生更多的关爱,更重视学生的情感生活。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的友爱、求知和创造等潜能,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创造最好的条件,促使每个人达到他所能及的最佳状态,帮助个体发现与他的真正的自我更相协调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提供一种良好的促进学习和成长的气氛。人本主义教学观主要包含如下几点内容:?
  1 学生中心观?
  教学过程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什么,如何学,学得如何,都应由学习者自由讨论决定。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倡导非指导性教学,要求教师提供学习资料,强调让学习者平等地对学习资料的学习发表意见,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在经验中发现自己的东西,教师在这种讨论中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与经验。?
  2 个别差异教学观?
  人本主义教育还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应尽可能采用个别化的教学形式。个别化教学要把“完整的人(whole man)”作为核心概念,强调每个人与他自身内部和独特性之间的整体性;进而竭力主张教学应该介入学习者的身心、情感、认识等各方面的成长。?
  3 直接经验观?
  人本主义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经验是不可由别人代为获取的,有必要让学生学会用新鲜的目光检验现实,而不是只研究别人的实践结果。因而,要求教师为学生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罗杰斯提倡学生“从做中学”,让学生直接体验到实际问题、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并最终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方法上,人本主义教育提倡“苏格拉底” 问答法,即从教师与学生的一问一答中使学生从个人所知,渐次进入其所不知。?
  4 师生平等观?
  人本主义认为师生关系是主体与主体的关系,而非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而师生是平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有安全感和自信心,获得真实的自我意识,去充分地实现“自我”。?
  
  二、 人本主义教学观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在西方产生极大的影响。罗杰斯等倡导的教育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通过发展学生自己的潜能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这对于当前我国的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
  人本主义主张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及课程设计都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来制定,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备课、讲课,从而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
  2 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
  人本主义教育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倡导教学应该使学生发展得更像自己,而不是相互类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而非过分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尊重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兴点,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3 实现教学过程的交际化?
  人本主义提倡教师要为学生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教学方法应该由原来单纯的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转变为基于“合作学习”、“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构建”等多样新兴教学方法的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在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力求使教学过程交际化。?
  4 实施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人本主义关注学生的自我实现,而学生的自我实现需要先进的评价体系来帮助他们进行自我评价,以承认自己的学习价值,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传统的以分数为指标的外部评价体制对我国的教育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改革中,要启用促进性内部评价方法,即自我评价法,使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评价过程之内,形成对自我的概念,促进自我的发展。?
   总之,人本主义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教育教学改革,也为我国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很多新思路,有助于发掘学生潜能,完善学生人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三、以人为本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人本主义教育提倡以人为本,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出了学生中心观、直接经验观、问答教学观、个别差异教学观、师生平等教育观,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1 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实施人本教学?
  传统的教学是以知识为中心,教师在教学时比较重视知识结构的讲解和分析,而很少把精力花在探讨学生的认知结构上;在知识传授中,比较注重知识的逻辑体系,而忽略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和功能;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联系较少导致学生在应用知识时生搬硬套,缺乏灵活迁移能力,面对稍有变化的问题就感到束手无策。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动地体味知识、感悟生活、建构人格,成为素质全面而又个性鲜明、具有一定创造力的“完整的人”。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应“把学生看成是一个有目的,能够选择和塑造自己行为并从中得到满足的人。”具体教学的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参与制定,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经历探究的过程。
  2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行为方面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和情感方面,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都存在不同,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学生的智力也存在着个体和群体、智力结构和智力水平的差异。教师的教学应尊重并适应这种个体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的特点采用“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的适应性教育方法,理解学生学习型态和各种潜能的局限,尽可能开发学生各项宝贵的潜能。?
  3 开展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传统教育十分重视追求学生的学习结果,而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人本主义反对那种把学习活动看成机械的刺激和反应的联结总和,他们认为个人学习的主要因素是心理过程,是个人对知觉的解释。学习的过程不仅是理解记忆的学习,更是一种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探索兴趣和习惯以及健全的人格,使他们逐步学会学习,学会主动发展,学会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规律,构建系统知识。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自我评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而且在自由气氛中学习,也有助于其独立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4 创造情感融洽的学习环境,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人本主义反对“唯智论”,认为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在探究中学会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为了让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必须经常注意对学生全面了解,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洞察学习者的情感及其变化,并充分信任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教师还要以身作则,在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一种情感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一种积极、和谐的气氛里全面、健康的成长,这无凝是积极的,非常值得借鉴的。?
  当然,由于人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时代的局限性,它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缺陷。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学生中心;过分轻视系统科学知识的学习;片面强调情感的重要性,这些极端性的观点,会把教育引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我们要正确评价人本主义教学观,吸收其精华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

标签:人本主义 视野 课堂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