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时间 > 正文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时间:2019-01-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 目的: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份至2011年3月份收治的250例脑梗死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地分析。250脑梗死患者分成90例出血性脑梗死组和160例对照组。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一时期的期脑梗死患者的36 %。抽烟、喝酒、房颤、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全都是相关的危险因素,其中后6个位最密切的危险因素。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相关的危险因素为房颤、高血糖、大面积梗死以及高血压等。?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危险性因素?
  【中国分类号】 R743.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389-01??
   1.前言?
   出血性脑梗死(HI)指的是病患发生脑梗死之后,因缺血区的血管又恢复为血流灌注,造成梗死区之内出现继发性的出血,和脑梗死在同一时间发生或者是发生在出现脑梗死之后的数小时、数天之内,是导致死忙的重要原因[1]。通常HI的出现和多种因素相关,如果治疗不当,一般预后会比较差,该病在临床上日益受重视。本文对我院2009年3月份至2011年3月份收治的250例脑梗死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地分析。250脑梗死患者分成90例出血性脑梗死组和160例对照组,通过分析对比,探讨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现做相关报道如下。?
  2.临床资料?
  2.1研究对象: 我院2009年3月份至2011年3月份收治的250例脑梗死病患,全部和我国第四届脑血管大会上关于《各种脑血管类病症的诊断要点》的相关标准符合[2]。其中90例通过头颅 CT诊断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其中男性40例,女性50例,年龄均是在27岁~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9岁。其中合并糖尿病的占25例,合并高血压病的占35例,合并冠心病的有30例。48例是发病于安静的状态之下,42例是发病于活动的状态之下。病患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眩晕、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大小便失禁、失语、偏瘫。?
  2.2影像学的临床检查: 以CT表现为根据,把HI 分成如下4型:(1)Ⅰ型出血性梗死, 表现为顺梗死灶的缘小点状加密。(2)Ⅱ型出血性梗死,在梗死区出现斑点状影, 没有占位效应。(3)Ⅰ型脑实质血肿,病患血肿块占梗死区的20%,占位效应较小。(4) Ⅱ型脑实质血肿, 血块密度大,比梗死区20% 还多, 占位效应明显。本组90例HI之中,Ⅰ型出血性梗死占21例,Ⅱ型出血性梗占29例,I型脑实质血肿占19例, Ⅱ型脑实质血肿占21例[3]。?
  3.临床研究方法 ?
  全部病例都统计分析了以下几种危险因素:(1)糖尿病史。(2)高血压史。(3)脑梗死面积。(4)高血糖。(5)房颤。(6)吸烟。(7)喝酒。?
  4.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都是通过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算资料χ?2检验,P[4]。出血性脑梗死的基本病理如下:脑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在组织中出现多处的斑点状或者是片状, 可以相互融合成不同大小的出血灶,并且还伴有出血灶的水肿;一般是多发于灰质, 往往白质出血相对比较少。运用头颅的影像学辅助检查,能够进一步确保诊断的精确率。?
  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在现阶普遍认为和以下几种因素有关系:(1)梗死面积。通常发生大面积梗死,具体表现为脑水肿显著, 梗死病灶的周围出现血流瘀滞以及血管受压,一旦水肿消退, 病灶的侧支循环则不受限制, 致使缺血区的周围血管通过灌流,造成血管发生破裂,或者是血细胞沿着血管壁滴漏出来,导致周围出现片状出血或者点状出血。通常脑梗死发生14d之后,病灶的侧支循环构建出一个时间窗, 而这正是HI多发的时期。(2)梗死类型:据相关资料显示,栓塞性卒中病患之中,有50%以上的患者是HI, 而在HI病患占,有80%以上的患者是属于心源性的脑栓塞。该病的发生机制如下: 栓子的结构松散, 一经崩解, 会向远端转移,致使已经受损的血管第二次灌注, 造成高压血流大冲击,进而血管发生破裂出血。在本组研究中,合并房颤的病患发生HI 的概率也相对较高。(3) 高血糖: 有关学者认为,发生脑梗死之后,病患的高血糖可以加重病患脑组织的损伤以及加重病患的脑水肿, 促使梗死面积不断扩大,进而发展成HI。据有关的动物实验显示, 高血糖能够使梗死的面积发生扩大,大约20倍左右, 出血的机会夜会明显增加,大约5倍左右。(4)糖尿病。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和HI的关系夜相对密切。通常高血糖时,病患的局部酸会发生中毒, 血管的内皮会受到损伤, 而且毛细血管很容易发生破裂和出血, 与此同时,局部的血管会不断扩张,从而造成局部出现脑灌注, 进而发展为出血性梗死[5]。?
  综上所述, 抽烟、喝酒、房颤、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等全都是和出血性脑梗有着密切的关系,都可以视为相关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大面积的脑梗死和大面积的脑水肿显著的病患,必须要进行积极的脱水治疗, 要慎重选择抗凝药物或者溶栓药物。要实时监测控制病患的血糖, 应该将血糖的水平作为HI发生以及梗死面积、预后评价等的最要参数。对于大面积脑梗死饿病患要尽可能在2周之内进行2次复查,进行头颅CT 检查。而对于临床症状加重的病患或者是出现相关症状的一些脑梗死病患, 必须要及早进行复查,进行头颅CT检查。如果确诊为HI, 必须要及时针对出血的类型及相关的病情来适时调整治疗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付爱真,牛争平. 脑梗死出血性转化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6).?
  [2] 白寅又,张兆辉. 以脑梗死合并出血为首发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道[J].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0(04).?
  [3] 李万春,阮世望,张宪秋,龙治华. 脑肿瘤卒中误诊为出血性脑梗死12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06).?
  [4] 琚冬梅,李仙松,孙巧丽,范波胜.出血性脑梗死4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3).?
  [5] 孙家兰,傅毅,孙?,朱立菁,刘建荣,陈生弟. 影响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患者预后因素的探讨[J].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9(04).

标签:血性 危险 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