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_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进程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城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以农业为基础、工农业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改革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准备。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体系的形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新的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不断推向前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城乡一体化;中国化进程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19-03
  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城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对这一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将有助于按照中国国情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引导城乡关系健康发展,并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城乡融合思想
  城乡融合的概念最早由恩格斯提出。早在1847年,恩格斯在回答废除私有制之后将产生什么结果时就曾说过,“通过城乡的融合”,可以“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消灭城乡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并且“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至于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融合,恩格斯认为,“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紧密联系”,扩充适应这一要求的交通工具以及“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等等,都可以促进城乡关系由分割、对立走向融合。
  列宁没有对“城乡融合”问题进行过正面论述,但是他曾预言,当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不再存在它们固有的缺点的时候,城市和乡村的对立就能够克服了。他指出:“城市优于农村(无论在经济、政治、精神以及其他一切方面)是有了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一切国家(包括俄国在内)的一般的必然的现象”,“如果城市的优势是必然的,那么,只有把居民吸引到城市去,才能削弱(正如历史所证明的,也确实在削弱)这种优势的片面性”,“只有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混合和融合起来,才能提高乡村居民,使其摆脱孤立无援的地位”,并且“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生活条件的接近才创造了消灭城乡对立的条件”。斯大林则不同意恩格斯的观点,他认为,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不是消灭城乡对立,因为“城市乡村之间对立的消灭,应当引导到‘大城市的毁灭’”。而大城市不仅不会毁灭,并且还会出现更多新的大城市。因为这些大城市“是文化最发达的中心,它们不仅是大工业的中心,而且是农产品加工和一切食品工业部门强大发展的中心。这种情况将促进全国文化的繁荣,将使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在这里,斯大林显然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理解为“城乡一样化”,而他所论述的“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其实是城乡融合的一个标志。这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工农差别的消失,城乡人口均衡分布)在本质上并无二致。
  上述观点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理解的城乡融合是以追求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本质上已经蕴含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内涵。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思想是中国城乡关系由二元分割走向一体化发展的理论基石,更是中国城乡一体化思想产生与发展的理论源泉。
  二、毛泽东工农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决定新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方向的因素一是如何发展农业,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二是如何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尽快实现工业化的问题,而且第二个问题是核心问题。关于第一个问题,中共中央和全党高度关注并希望大力发展农业,确立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虽然“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又明确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周恩来也曾明确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这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城市,但是中共中央和全党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并不否认乡村在革命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否认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为新中国城乡关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理论支撑。
  至于第二个问题,中共中央和全党更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了工农业并举、城乡兼顾等具有开拓性的城乡发展战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工业才有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为建立强大的重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工农业并举的发展战略决定了在中国城乡关系发展中城市和乡村是同样重要的,不能因为发展城市而抛弃乡村。为此,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
  总之,无论是农业的基础地位,还是工农业并举、城乡兼顾的发展战略,其实都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核心,以马克思经典作家所创立的城乡融合思想为发展中国城乡关系的指导原则。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充分尊重和照顾农民的利益,通过一系列具有开拓性的发展战略,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付诸中国城乡建设的实践中,虽然有些并未得到全面落实,但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提供了开拓性的思路。
  三、邓小平改革城乡关系的战略举措为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准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指导城乡关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反思。一方面纠正了在实践中重城轻乡的思想,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工农并举、城乡兼顾的思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实践准备。
  首先,强调城乡、工农业相互支持和促进。1975年,邓小平在国务院讨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谈到:“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同时,“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1992年,面对改革开放后城乡、工农业在相互支持和促进下发生的巨大变化, 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的城乡、工农业相互支持和促进的思想,为充分发挥城市和乡村各自独特的优势、促进生产力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合理分布提供了思想上的准备。
  其次,通过改革缩小城乡差距。一是改革农村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应当鼓励和扶持农民经营家庭副业”。二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1985年1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达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由市场调节,从而结束了实行30年的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三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就从体制机制上为打破相对发达的城市和相对落后的农村之间分割的坚实壁垒创造了条件,有利于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进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结合与协调发展,从而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政策和理论准备。
  四、江泽民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体系的形成
  2002年,江泽民提出农村改革的思路要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转变。所谓统筹城乡,是指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首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统筹城乡发展。江泽民指出:“近几年来我国工业高速增长,农业明显滞后,工农业发展不协调的情况比较突出。”他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在商品市场的竞争和经济资源的竞争中农业所处的地位不利。发展下去,“工业和农业发展速度的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将会日益拉大。”因此,他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彰显了以解决“三农”问题、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为根本立足点的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奠定了城乡一体化思想体系形成的政策基础。
  其次,工业化到了一定阶段要加强支持农业,协调工农业发展。江泽民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依靠农业积累发展工业的战略是必要的,现在条件不同了,应该调整结构……宁肯暂时少上几个工业项目,也要保证农业发展的紧迫需要”。也就是说,发展有重点但不能失衡,要以协调为基调。工业化初期的时候应该加强工业,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应该支持农业。1995年,江泽民在江西考察时进一步指出:“我国农业为工业的发展,为初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提供了很大的支撑力量,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阶段后,工业就有个支持农业、武装农业的问题。这包括工业要拿出一部分人力、物力、财力来支援农业。”这就明确了现代经济建设中农业和工业的密切联系,促使城乡生产力能够优化分工、合理布局、协调发展,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扩充城乡一体化思想体系的内容作出了理论准备。
  再次,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江泽民指出:“发展小城镇是个大战略。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资本,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他要求各地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切实推进,展现出解决城乡关系的新思路和新思想,为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向前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已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有力地遏阻了城乡二元格局的进一步强化。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4年,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趋向”的著名论断,并在随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的新阶段。根据对城乡关系的新认识,2005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中国农民从此告别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是城乡关系实现历史性转折的突出标志。在此背景下,各地也开始逐步推翻了向农村“汲取”资源的一系列行政措施,并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主要包括积极探索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财政资金投入,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乡村繁荣,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农民工的权益保护问题,摈弃“城乡分治”的传统理念与做法,实施城乡“同城化”管理方案,逐年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同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分割体制与市场机制对城乡二元格局的强化效应,遏阻了城乡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农村综合改革,矫治城乡失衡,进而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起点。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更加突出了矫治城乡失衡发展的重要性。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任务。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并对此进行了部署。这一重要决策,对于推进改革创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强农村制度建设,对于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此外,2004~2011年中央连续八个关注“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出台,也对独具中国特色的城乡一体化思想的形成与实践的开拓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回顾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城乡融合思想的中国化进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乡一体化思想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注释:
  ①④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②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192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8
  ⑦⑨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268,400
  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99
  ⑩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7
  ⑾⑿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8-29
  ⒀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6
  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R],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3
  ⒂⒃⒄⒅⒆江泽民_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06:141,144,144,214,503
  [责任编辑:唐玉萍]

标签: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城乡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