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体育 > 正文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当前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本人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大家共享。      一、培养学生深层次思考的能力
  
  深层次思考,即要求能突破问题的表面,深入钻研,从而把握事物的内涵和本质,做到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思维深刻。避免思维的表面性和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针对概念、法则、学习,尤其要注意。因为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公式的条件、适用的范围等,若仅从形式上了解,不深刻领会其精髓,就会犯许多错误。如:求方程ax2+bx+c=O(a、b、c为实数)的解,稍不注意,很容易误认为这是一元二次方程了,由求根公式不难得解。事实上,这里没有“a≠0”的条件。当然就不能认定它是一元二次方程了。因而即使a=0,只要b≠0方程仍然有解。或者,即使a=b=0,只要c=0,方程也还是有解的。再如:下列方程两根之和为l的是 ( )
  A x2-x+1=0
  B x2-x-1=0
  C x2-4-x-1=0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有的人会不假思索地选A,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与系数的关系x+x2=-b/a,x1?x2必须在“b2―4ac≥0的前提下才成立。事实上本题只要能抓住这个前提便很容易得到止确答案。
  
  二、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即要求能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以便发现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相关或类似的问题中加以恰当的推广运用。例如 如图,一张三角形ABC纸片,点D、E分别是AABC边上两点,如果沿直线DE折叠,使A点落在CE上,如图①,则∠1与∠A的有何关系?
  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如果将问题(1)改成:如果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ABC内部如图②,猜想:∠1、∠2和∠A的有何关系?
  分析:连接AA"由折叠知:∠1=2∠A'AD,∠2=2∠A'AE易得∠1+∠2=2∠A。如果将问题(1)改成:如果沿直线DE折叠,使点A落在AABC外部。如图③,猜想∠1、∠2和∠A有何关系?
  分析:连结AA’方法与②类似,有∠1―∠2=2∠A。
  如果将以上问题①、②、③推广:如图,将四边形ABCD纸片沿EF折叠,使点A、B落在四边形EFCD的内部时。∠1+∠2和∠A、∠B有何关系?
  
  分析:连接AA’、BB’,由AA’⊥LEF,BB’⊥EF知:
  AA’∥BB’,∠1=2∠A’AE,∠2=∠B’BF,而∠A+∠B=∠A"AE+∠B"BF+180°=1/2(∠1+∠2)+180°
  祷∠1+∠2=2(∠A+∠B)-360°
  以上列举的几个例子说明,虽然题目变了,但基本方法未变,都是利用轴对称构建等腰三角形。如果在这方面多做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如学习过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混合运算后。可进行“24点”游戏训练。如:现有四个有理数3、4、-6、10将这个数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使其结果等于24,请尽可能多地列出算式,进行这样的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如:学习过分式方程一节内容后,学生见过的分式方程应用题类型比较多,可鼓励学生自己编题如:请你编写符合方程:100/x - 100/x+5=1的实际生活应用题。学生可以编出工程类、行程类等多种类型的应用题,这种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是人们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当大家都朝着一个固定的思维方向思考问题时,而你却独自朝相反的方向思索,这样的思维方式就叫逆向思维。例如“司马光砸缸。”有人落水,常规的思维模式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了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让水离人”,救了小伙伴性命。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的途径很多如,同底数幂的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经常将公式逆用,使得计算更加简便。几何问题的证明中常会遇到一些题目,从已知条件人手去分析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破除由经验和习惯导致的僵化的认识模式。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别有所得。

标签:培养学生 思维能力 几点思考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