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周公解梦 > 正文

[探析当前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化趋同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

时间:2019-02-0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公允价值自诞生开始便备受争议,在金融危机之后争议激化并以此为突破口之一推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完善和趋同。中国会计准则在面对“瘟疫”和“英雄”两种评价的视角里重新权衡,在有所改进的状况下坚持了公允价值的运用,这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里面对了更多的挑战。距离危机过去4年的时间里,公允价值在中国会计准则与IASB,FASB的不断趋同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将如何应对?本文用危机后到现在的移动性视角全面审视公允价值,这更加有利于我们把握公允价值服务于会计计量以及预防类似危机。
  关键词:公允价值 国际会计准则 趋同 完善
  
   一、公允价值概述
  公允价值,是一种紧盯市场,按照当前市场价格来确定其具体身价的办法。即资产或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清偿债务的金额计量。是用货币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采用的一种标准,反映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其他计量属性还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和现值。
  在金融危机之后,源于技术动力和政治动力两方面的因素对公允价值进行了改革。技术方面,主要是公允价值的缺陷在危机中得以暴露,由此引发众多争论,出现一系列对其进行改革或者替代的呼声及解决提议。而政治压力则是在G20会议,FSB,FCAG为代表的利益攸关方以及各类经济主体及监管机构间展开的一场激烈角逐并最终按照强弱画出改革蓝图。而IASB在这四年中的改革也正是循着这张蓝图在艰难地行进。
  在改革的蓝图中,聚焦的三大改革方向:降低金融工具的复杂性,缓解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以及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被基本认同。但是至今,第一大方向的改革仍然在理想性的终极简化和业界对于公允价值依靠晦涩艰深的价值模型以及管理层的职业性估计判断加以确定的诸多指责之中的狭小空间里“尽量”简化;在缓解其顺周期效应上倒是摒弃了完全的公允价值模式,采用预计损失模型,从此打破不确认预期信用损失的传统惯例,但仍然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再看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制度规章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和规范化,但对于中国来说,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在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信息透明度的管理却是对市场的规范化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二、公允价值应用与国际趋同中带来的问题
  1、盈余管理问题
  这一问题本不是公允价值本身所附带而来的缺陷,却往往成为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显示“前景大好”而不久破产倒闭的众矢之的。
  公允价值的确定,是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其应用包括三个级次:第一,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活跃市场中的报价应当用于确定其公允价值;第二,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参考熟悉情况并且自愿交易的各方最近进行的市场交易中使用的价格或参照实质上相同的其他资产或负债的当前公允价值;第三,不存在活跃市场的,且不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公允价值的确定是以时点为基础,而不是时期的价值,这就给其确定带来很大的偶然性;然后,其市场价值的确定也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在资本市场不完全有效的情况下,特别是系统总体情况恶化的时候,市场价值是很难确定的;最后,如果应用估值技术,不仅有市场参数方面的不确定性,更将统计估算的风险性加诸与其结果。
  此外,企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特别是金融资产的大幅度波动,将作为投资收益或者减值损失反应到利润表之中,对企业利润造成很大波动。
  在这样的不确定下,其缺陷就被管理层利用,发生人为的盈余调节和欺诈事件,本世纪初的安然事件就是例子。
  2、回馈效应歪曲信息
  一旦经济、市场不平稳,或者公允价值的不恰当确认,其回馈效应会马上反应到各个经济实体,引发系列不恰当的后续账务处理。比如不正确的金融资产估值,将使企业产生大量的资产减值损失,甚至使企业转盈为亏。此时的金融资产的价格也并不能反映出实际的资产内含价值,反而会引发持有者的恐慌而大量抛售,价格进一步降低,此时大量持有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或者企业的价值也反应为迅速下降,错误的公允价值的存续一方面反映了危机的进度和持续性,另一方面,也加速了危机的到来,成为经济下滑萧条的导火索和催化剂。
  3、信息披露成本与管理成本提高
  管理成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为获取可靠的公允价值的费用,包括市场调查,雇佣估值人员进行资产评估等的费用,也及披露成本;如果采用历史成本,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在会计信息要求中反应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的权衡。公允价值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信息的相关性,为做出科学的决策提供依据,但由于前面提到的盈余管理等原因可能降低信息的可靠性,为获得更为可靠的信息,企业只能通过增加管理成本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另一方面是相关监管机构的管理成本。在中国市场经济不完善的情况下,应用公允价值的谨慎性决定了他们对于企业的监管将花费更多精力
  
   三、有效的应对和完善策略
  中国的市场发展程度决定了公允价值的谨慎运用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可行应用指南的出台,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多方面努力,使得市场经济更加发达,投资者更加理性公允价值才能更合理地运用。
  1、经济发展,制度先行
  监管机构,包括经济发展计划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等,其有力监管和强力执行来源于相关制度的完善,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逐渐趋同的大氛围中,出台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指南并不断修正适应经济环境变化,适应中国特殊经济制度环境。
  2、发展经济,完善市场
  经济和市场的发展程度是大体一致的,国际会计的协调其实更多地依赖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经济的均衡和协调发展,而不仅仅是会计准则的趋同。由此,中国对于会计准则的趋同性需要从经济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完善获取原动力,才不致于扭曲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奇峰,张鸣.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的财务影响与决定因素――以北辰实业为例 《会计研究》2011.8
  [2]黄世忠.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改革与重塑.《会计研究》2010.6
  [3]IASB.2004.Investment Property,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 40,London

标签:趋同 公允 探析 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