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福语 > 正文

浅谈阅读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探讨了教师如何在丰富繁杂的语文阅读材料当中选择有价值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3-073-1
  
  语文教材往往是丰富的、复杂的、多元的,不同的教师,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性格、爱好的差异,对同一篇教材的解读也就不尽相同。多角度的教材解读,必然带来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导致同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五花八门。
  一、《课程标准》指方向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总目标、实施建议等做了详细、明确的阐述,尤其是各年级段的阶段目标,为我们阅读教学中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指引了方向。
  1.“写什么”和“怎么写”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所以,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这篇课文“写了什么”,还要教“怎样写的”,即: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弄明白文本是怎样表达这种意思的,为什么要“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如《滴水穿石的启示》,我们品读、感悟,最后的目的并不是、至少不仅仅是提取文本的意义――“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只要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理想。”,获得人生的启迪。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去思考:“作者是怎样向我们揭示这一人生道理的?”使学生发现,作者是用古今中外三个名人因有滴水穿石的精神而成功的事例从正面举例,又用雨点因目标不专一、不能持之以恒从反面举例,从而把这个深刻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而又让人易于接受的。把“作者是怎样讲这个道理的?”作为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从中学到领悟到一些语言表达的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2.关注文字背后的一个人――作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里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所以《卢沟桥烽火》一文中,同样写兵,写日寇用了“偷偷摸来”,写我军用“悄悄进发”;同样写战斗失利,写日寇用了“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等词语,而写我军则是“寡不敌众、暂时退守”……这些语言中无不透着作者对日寇的痛恨,对我军的赞扬,教学时就要把作者的情感也作为教学的内容,指导朗读才水到渠成。
  所以,我们要好好揣摩课程标准的每句话,钻研课程标准的目标和阶段目标,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对每一篇课文作深入研读,把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细化、渗透到低、中、高各年级段的教学中,提炼出具体的教学内容。
  二、解读教材是关键
  1.教参――仅当参考
  解读文本,我们常常要用到教参。“教参”,顾名思义,教学参考,可见,它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你可以借鉴,但绝不能崇拜。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教参上的内容不全是“金言玉律”,也有一些不妥当的地方,因而教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多一些个性化的理解。如《船长》一课教参上建议让学生讨论船长是否逃生的话题就没有必要作为教学内容,因为这是一篇小说,而不是新闻报道。既然是小说,作者就可以塑造自己心中的人物形象,雨果让“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英雄”的形象才会如此地突出。
  当然,对于教参上的所有内容全盘否定,显然也是不科学的。它毕竟提示了课文的编排意图,在教法上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并且提供了一些备课资料,所以,我们可以使它成为我们钻研教材,确定教学内容的“拐杖”,但不是束缚我们思考的“紧箍咒”。活用教参,加上自己的思考,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才是智慧的。
  2.练习――择优录取
  “在具体的教学中,一篇课文教什么乃至怎么教,很大程度上要受制于助读和练习的编排”(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书后的练习往往体现了编者的意图,这些练习一般都隐含着合适的教学内容。然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里仍然存在着取舍的问题,因为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有时候没有必要把所有的内容照搬。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可以“择优录取”,选作教学内容;而有些太深奥、或者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完全可以少讲或干脆不讲。
  如四年级课文《桂花雨》课后练习中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很多老师在上这课时将这个问题作为教学内容之一,但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很平淡。因为它超出了四年级学生的理解水平,十岁左右的小学生是断然没有客居异国他乡的思乡情怀的,又怎么能有“月是故乡明”的情感体验呢?
  3.文本――谨慎拓展
  教科书上的课文文本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很多时候,教师需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况,适当引进一些课外的资源。比如,把一些相关的背景、资料、作者情况等作为教学内容介绍给学生,这本是无可厚非,而且引用得当确实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的。但是,过多地引进大量课外材料,有的甚至离文本很远,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无大的关联,就只会削弱和冲淡课文文本的教学,最后落得“驼子摔跟头――两头不着实”,课内的囫囵吞枣,课外的消化不良。
  所以,究竟要不要引用课外资源作为教学内容,我们需要慎重考虑,并非多多益善。此外,在解读文本时,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关注这篇课文的文体特点,它的语言风格,不同的文体在教学内容上应当是有差异的。正如王荣生教授在《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一书中所说,语文教材具有双重价值,原生价值和教学价值,语文课文的教学价值就是使学生获得“言语的智慧”。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当发现它独有的语文教学价值,再确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总之,一切语文教学活动都应当直接指向语言的运用。

标签:教学内容 浅谈 选择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