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祝寿词 > 正文

弟妹眼中的金庸:我眼中的金庸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有两任妻子,第一任妻子生下五子两女,金庸是老二。七个同胞手足中,在世的还有三人,金庸长居香港,妹妹查良塄住在杭州临安,三弟查良浩则在上海。   弟弟心中的“故事大王”
  查良绣比金庸小一岁,从她记事起,家里不管是谁,闲下来就喜欢看书,因为查家的藏书实在太丰富,只要想看,取之不尽。二哥金庸更是个书迷,八岁时在家里翻到一本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粗粗翻了几页,便迷上了,“想不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看的书!”金庸十岁那年,父亲送给他一件圣诞礼物。他打开一看,是一本叫《圣诞颂歌》的书,讲述的是一个冷漠无情的守财奴变成一个慈爱友善的人的故事。直到现在,金庸还珍藏着这本书。
  1936年,12岁的金庸小学毕业后,便离开了故乡海宁,到嘉兴上中学,开始了长期的独立生活,直到1945年底,才第一次回家。游子归来,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小弟查良钰生前回忆道:“二哥回家后给我的第一印象是衣着简朴,一直面带笑容,对来家探望的人非常客气,但话语不多。因为二哥比我和三哥大了十多岁,所以待我俩十分亲热。家里有空房子他不住,非要和我们住在一起不可。那时,他见了外人讲话很慢,还有些口吃,和我们在一起却完全变了样儿,成了‘故事大王’。每天晚上,二哥都给我们讲故事。他的故事都是现编的,可是天衣无缝。常常是说到兴头上,他一下子跳起来站在床上,连比划带模仿,手舞足蹈的,有意思极了!”金庸在家里住了近半个月,就给两个弟弟讲了近半个月的故事,成了查良浩、查良钰记事以来最开心、最难忘的日子。
  有困难,找二哥
  1950年,海宁家中遭遇变故,父亲查枢卿作为“反动地主”被“镇压”而死,大家庭霎时土崩瓦解,上上下下十来口人的生活没有了着落。只身在外打拼的金庸扛起照顾家人的责任。“有困难,找二哥”成为兄妹们的共识。
  金庸到香港后不久,三弟查良浩上学,没有学费,金庸马上寄钱资助。紧接着,1951年,小弟查良钰也要去抚顺读书,金庸立即汇来100元钱,之后每学期都把钱按时寄到抚顺。小弟读书很努力,1956年考上北京矿业学院,六年大学期间,他接连添了六个孩子,其中两对双胞胎,又赶上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家里经济条件捉襟见肘。金庸知道后,不但很快汇了钱,还专门为孩子寄来小衣服、糖、奶粉、饼干等。
  1996年,住在淮南的小弟查良钰忽然呕吐不止,浑身抽搐,淮南的医院查不出毛病,查良钰的家人束手无策,金庸知道后马上动用自己的社会资源,亲自安排小弟转到杭州邵逸夫医院。经检查是脑部瘤出血,必须立即手术。金庸得知后,竟然细心到提出手术不能破坏面部美观。为此,邵逸夫医院将浙江省有名的专家全部请到场,四十多位专家进行了四次大会诊。查良钰手术成功后,金庸又赶来看他。那时香港直飞杭州不方便,得从北京转机。转机那天,有大雾,飞机不能起飞,金庸在首都机场等了整整一天。一到医院,顾不上自己休息,就亲自推着小弟进行康复锻炼。
  他为我操了半个多世纪的心
  查良?的前夫当年在国民党部队里当官,1949年去了台湾。这样的情况,导致她的家庭成分不好,不能分到土地,也没法参加招工去工作。查良?带着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没饭吃,更没钱读书。金庸知道后,就开始给她寄钱,虽然那时金庸自己也没钱。查良?五十多岁的时候,几个孩子都长大了,才和现在这个丈夫在一起生活,他也是农民。金庸就继续给她生活费,来临安看她,连孩子穿的衣服都带了很多。直到2002年,政府每年给查良?补贴,查良?就让二哥不要给她寄钱了,“他都已经为我操了半个多世纪的心了!”
  金庸还是整个大家庭的大哥。父亲和生母死得早,后母又没有收入来源,他便照顾后母直到她去世,平时嘘寒问暖,生活费都由他一人承担,同父异母的弟弟要盖房子,他也是二话不说就帮忙。
  但是,金庸从未踏进袁花镇旧居一步。金庸的弟弟妹妹推测,父亲的死仍是他心中不愿触碰的痛。留在海宁的同父异母弟弟查良楠―提起此事就满眼泪水:“母亲临走前有遗言,希望我能见二哥一面,感谢他对母亲的照顾。”多年来,他一直守着查家旧居,守着母亲沉甸甸的嘱托,守着一份兄弟重逢的期待。
  (生如夏花摘自《人民文摘》2011年第12期,内容有删节)

标签:弟妹 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