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助学贷款 > 正文

加州华裔女神 个人信息_从个人角度讲华裔的故事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5月,在美国华裔领域中一本极为独特的著作在美出版了,这就是《第二次移民浪潮的声音――西雅图华裔美国人的口述史》(Voices of the SecondWave:Chinese Americans in Seattle,OralHistories of 35 Chinese Americans WhoImmigrated 1934-1968)。原书名较长,但这个长长的书名确是对该书的性质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该书的编者采访了35位从1934年至1968年间移民美国、现在居西雅图的华裔,用口述的方式,把他们的移民故事原原本本、不加修饰地记录了下来。
  一
  这部书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首先,这是一部口述史。在近年来出版的众多有关华裔的作品中,像这样的口述史,特别是以研究社群的身份而出现的集体口述史,尚不多见。其次,该书应该算是第一次以地方化的华裔群体为研究对象,即以采写某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之华裔人士的方式,试图从他们的故事去折射整个华裔移民的历史,这一点在华裔写作的历史上,同样算得上是一种创举。第三,该书在编者采写与编辑方式上,是以“个人”为主,来阐述“故事”或者说述说个人历史的,因此,每个“故事”都是由“个人”来引入的,也因此,目录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个人”的名字以及对个人的介绍,而不是一个个华丽的或者吸引人的故事标题。第四,该故事中不乏在中国历史上的名人之后,比如严复的孙女严倚云、罗家伦的女儿罗久芳、赵元任的女儿赵来思、袁世凯的曾外孙女李融、唐绍仪(1912年时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的孙子唐平等,他们对自身的回忆自然而然涉及到其祖父辈的历史和故事,这对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名人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书中记载着一位我所熟悉的人物――女作家杨锦蓉。她是我于2006年初在美国著名作者、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of washington)查尔斯?约翰逊教授(Charles Johnson)所开设的“高级英文写作”课堂上结识的朋友。杨锦蓉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追逐梦想、丰富人生的故事。她出生于四川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生长于香港和台湾,在“国立”台湾大学读完中文专业后,于1960年代末以留学生身份到美国读研究生。在美国,语言和兴趣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使她在学习和工作都遇到了不少问题。更糟糕的是,重病的母亲使她不得不辞去工作,时刻陪伴在母亲身边。为了消除病中的母亲给她带来的烦恼,她开始写作诗歌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良好的文学功底让她一下子从诗歌创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从此她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她创作的诗歌和小说受到约翰逊教授和其他写作教授的高度好评。直到现在,我每年寒暑假访问华盛顿大学,总能在图书馆看到她在电脑前认真写作的身影。也正是由于她的推介,我有幸于2011年夏在《第二次移民浪潮的声音》刚刚出版、华大图书馆都还没有上架的时候,在收藏珍稀图书的特别收藏馆,经过图书馆员特别调借,成为该书最早的读者。也是她,介绍我认识了该书的编者、西雅图地区知名的女作家和记者多莉?琼斯?杨(DoffJonesYang,1954-)。
  二
  多莉既是该书的采写者,也是该书的编者。这位土生土长、地地道道的美国人,嫁给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多莉是在美国颇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和新闻记者。她早年就读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攻中国问题,并热衷于汉语言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她先后担任了香港《商业周报》总编、美国《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高级编辑。新闻记者的职业敏感和对中国文化的关注和兴趣,使作者在近几年来更多地致力于华人移民的问题研究。应该说,《第二次移民浪潮的声音》就是一本集记者职业与作家智慧结晶之作。对于该书的创作意图,多莉说,这本书不是一本记载西雅图地区最有成就的华裔美国人的名人录,而是要从更宽泛的范围内选择一些能够代表这一代人的个体,同时为以后的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提供真实的材料和研究素材。
  的确,《第二次移民浪潮的声音》堪称一部以局部管窥整体的历史文献作品。从口述成员的经历来看,虽然他们中的多数目前都定居西雅图并在此生活多年,但他们生长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在美国各地从事过多种职业。从他们的讲述内容来看,他们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个人生活、情感和思想,而且涵盖了他们祖辈的故事,延伸到了中国清朝的科举制度、日本入侵对中国普通民众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生活的变迁与现状、美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在美求职过程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以及恶劣的工作环境等。因此可以说,这本书里的人物是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故事也构成了20世纪中叶几十年间中国移民史的重要环节。
  三
  该书为什么要特别关注“第二次移民浪潮”呢?在美国华人移民的历史上,从19世纪初美国最早的华人移民至今的200年间,共出现了三次大规模的华人移民浪潮。第一次始于19世纪中叶,止于1882年《排华法案》的出台。这一代移民的主要人员来自中国南方,他们大都以劳工身份进入美国。到达美国后,他们修铁路、做苦工、做洗衣工,生活在最底层,忍受着种族歧视,却为美国的早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第二次浪潮出现在1943年《排华法案》解禁之后到1960年代。这一期间的移民与第一次大为不同,主要人员以成年留学生为主,多数来自台湾和香港,少数来自大陆,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少来自台湾和香港的留学生都出生在大陆,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也都是在大陆度过的,像《第二次移民浪潮的声音》中所记述的不少人都是如此。这些人几乎清一色都是由于成绩优异而获得公费奖学金进入美国的。他们在美国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大多数在获得博士学位后,都选择继续留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进而成为美国公民。第三次浪潮则是出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富裕和繁荣的中国为大批的莘莘学子提供了留学国外的机会,而美国强有力的吸引高级人才的移民政策也促使这些留学生中的一部分留了下来,成为美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形式多样的反映华人移民生活和历史的文学作品中,从家族史、个人传记到小说作品,有关第一次移民浪潮的作品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作品主要以纪实的方式,从不同侧面记载了美国华人移民的艰辛与苦难、乡愁和无奈、喜悦和收获,美国华裔女作家邝丽莎(Lisa See)的《在金山上》(On Gold Mountain:TheOne-Hundred-Year Odyssey of MyChinese-American Family,1995)就是这样一部传记作品,记载了她的华裔祖先移民美国后的百年历史。在反映第三次浪潮移民生活的文学作品中,更多的作品关注新移民在美国求学打拼、实现自己美国梦 的经历,如哈?金(HaJin)的反映80年代的留学生在美安家立业的《自由人生》(AFreeLife,2007)。然而,相对而言,对于第二次潮流移民的文学作品相对较少,这一代的移民故事也鲜为人知。
  四
  第二次浪潮中的移民有哪些特点?他们在美国的生活状况怎样?他们又面临着哪些困惑?《第二次移民浪潮的声音》用西雅图华人的人生经历,给我们提供了真实的故事,人们藉此可以进入到他们的人生当中寻求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多莉的这本口述史是一本移民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
  如前所述,第二次浪潮中的移民主要为留学生。在该书的35位讲述者中,除了有三位分别以工作身份、难民身份和外交官身份之外,其余都是以学生身份进入美国的。书中的主人公大多都生于中国,其中有些人在战乱期间跟着家人逃离了大陆,曾定居台湾、香港等地,后到美国。他们当中既有中国历史上的名流之后,也有出身贫微,通过刻苦学习,凭着坚强的毅力通过考试而得到奖学金到美国学习的寒门子弟。
  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来自20世纪20年代末清华大学校长罗家伦的女儿罗久芳。相比其它故事,她的故事听上去更像是一部简略的家族史。在回忆父亲的时候,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不仅勾勒出了罗家伦生平的清晰轮廓,也详细地说到了他们全家在日军侵占南京时所遭受的磨难。当时为了躲避战乱,他们全家从南京迁移到武汉,再流落到重庆,直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得以重返南京。后来,他们全家跟随父亲出任印度大使,在印度度过了几年愉快的时光,然后经由澳大利亚,再迁往台湾。而罗久芳则从澳大利亚大学毕业后到美国读书,定居西雅图后在中心社区学院做兼职教师,为亚洲移民讲授英语和中国历史。
  当然,在该书中也不乏幸运儿的故事。出生于广东的古嘉训就是其中之一。他从台湾中兴大学毕业之后,虽然一心想留美读研,但苦于无人资助而只好留台工作。一次很偶然的机会,英语较好的他受朋友委托,为一位来自美国西雅图的老太太作了一个月的向导,之后幸运地得到了这位并不富裕的美国老太太的慷慨资助,赴美学习并取得了博士学位。后来,他凭着自己的胆识和才能,在语言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力挫其他求职者,争取到了社区大学校长的职位,从而成为了华盛顿州第一位华人移民出身的西雅图社区学院总校长。
  还有一位李瑞麟,他出生在昆明,在香港读高中,在美国读本科和MBA。在历经变迁之后,他选择了在华人极少涉足的政界发展,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自1993年起,一直担任华盛顿州贝尔维尤市的议员。从2010年1月开始,他又出任该市的副市长。
  该书编者多莉的丈夫杨俊超的故事也收录在书中。杨俊超出生在洛阳,长在中原,10岁时候随家人逃到台湾,后来到美国留学,并成为了一名城市规划师。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他成为埃克森美孚公司在中国的联络官员,为中美经贸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此书作序的是曾经担任华盛顿大学教务长和代理校长、现任伊利诺伊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u)的校长菲利斯?怀斯(Phyllis M.Wise)。她也是华裔,其父母也是在第二次浪潮前期进入美国的留学生。因此,她对书中移民的故事感同身受。怀斯在序言中写道:“由于具有高学历和专业技能,他们享受了第一次浪潮移民所无法拥有的优势。但是真正融入美国并不容易。”
  是的,不同于第一次浪潮中的移民,第二代移民无需为了生存而拼搏,他们可以在波音、微软、华盛顿大学这样的高等学府或研究机构找到稳定的工作,获取丰厚的收入。他们衣食无忧,生活舒适,然而,无论何时何地,身份认同问题总是如影随形地困扰着他们。
  谈到身份问题,书中口述者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个国家和哪种文化。正如出生在上海、10岁随全家迁移台湾并读完大学后到美国求学,之后在华大和波音工作的李熊飞所说:“除了在上海的那几年,我的一生都属于一个局外人。无论对于中国还是美国,我都是局外人。我们这一代人中有很多都是处于这种状态。”(P121)而那位已经荣任为副市长的李瑞麟也说,“很长时间里,我都是一个没有祖国的人。我们的一生中都在寻找我们的身份,寻找一个可以被称为‘家’的地方……现在的很多新移民把自己当做中国人,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随时放下一切回去,而我们却做不到。”(P111)
  在英文单词中,“历史”(history)这个单词由“他的”(his)和“故事”(story)构成的,其意自明:每一个个人的故事自然就构成了历史。然而,在这些移民美国的华裔故事的背后,构成的又是谁的历史呢?
  无可否认,像所有时代的移民一样,第二代移民潮中的人们有彷徨,有奋斗,有收获,有欢乐。他们凭着中华民族近乎天然的尊重知识、艰苦奋进的精神,在美国拼出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在汲取中华文化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了美国文化之中,其所展现出的那份别样的自信和乐观让人为之赞叹。
  所有移民都会不断创造机会、展示自我、追逐梦想、完善人生。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所书写的,不就是中华民族后裔的精彩篇章吗?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本文编辑 谢宁)

标签:华裔 角度讲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