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鉴定 > 正文

美术自由画_在美术的世界里,我就是自由的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美术学科有其自身特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它的拓展性,它可以融会许多学科知识,同时它也需要融会其他学科知识,才能使人真正享受到艺术的美。在教学中,面对一群美术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应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发挥各自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长处,让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去学习这门课程,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美的享受呢?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即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共同发展。美术的教学似乎因为缺少了学业的压力而让学生倍感轻松,但同时又因为没有这份压力,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散漫。新课改要求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那么针对美术这一学科,就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去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
  传统的美术课程技能性突出,使一些没有美术基础的同学失去信心,更谈不上兴趣了。教师课堂的导入尤为重要,能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就在导入的短短几分钟定下了一堂课的基调。譬如利用音乐创设情境,对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很有帮助。在音乐的配合下,人的情绪很容易调动起来,听着一首首经典的动漫音乐,那些熟悉的动漫形象就闪现在我们的脑海,此时每位同学都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有表达不完的喜悦因动漫而来,再进入动漫单元的学习,同学们的兴致会非常高,难保不会出现众多大胆创意的“动漫大师”来。
  当然,要保持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需要课堂上教学形式的灵活多变,因为没有学业考核的压力,教师可以发挥的空间更大,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找准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以学生的展示带动更多同学的参与。如开学的第一节美术课,同学之间还不太熟悉,想要大家积极参与比较困难。如果我们采用自主分工、团队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一个还不熟悉的环境里,从创意、绘画、制作、说明等各方面来共同完成一幅美术作品,大家都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为以后的美术学习氛围做一个较好的铺垫,也为老师了解学生基本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心理学里有一个观点:你认为孩子是什么样的人,他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师的鼓励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表扬的话语,可以是赞许的目光等等。美术老师的鼓励方式更多:老师辛苦一点,为孩子们建一个网站,将他们的作业放在网上;在多媒体课件里多引用学生作业;多办几次作品展……学生们就会有受到重视和赏识的欣喜,他会回报你以百倍的信心和努力去对待每一次的美术活动。
  美术的创意是有时效性的,教师的教学同样需要配合这种时效性,当你看到孩子们为一场晚会或者窗外明媚的阳光而心怀期许时,很难按部就班地去要求他们画枯燥的静物,教师可根据校园内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用美术这一手段或宣传或感受或创作。
  美术是孩子自己的课堂,越来越多的孩子周末乐意去上各种美术技能培训班,而在学校里,因为各种原因却放弃了美术课的学习,这是学校美术教育的一种悲哀,也是美术教师应思索并努力去解决的问题。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带有什么样的心态去学习,如何去学习至关重要,我们目前还无法将各种培训班的美术技法一一带到课堂,但却可以利用学生假期学到的美术技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也许在我们的身边,有些学生学习某一技法的时间令许多教师都惊叹,何不调动这些同学,让他们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中,来做一次角色互换?教与学的互动,正是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共同发展上。
  培养学生爱好美术的执著兴趣是美术教育成功的基础。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振奋人心,激励人的崇高情感,发挥创作想象,使人善于辨别社会的美丑现象,提高人的情操并扩大处世态度的境界。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美术教学更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正确引导,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淋漓尽致的张扬,让美术成为他们抒发情感、表现个性的载体,相信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王以富〕

标签:美术 我就是 自由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