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鉴定 > 正文

中国共产党90年青年政策的变迁|2018党员纪律处分条例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建党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等五个阶段,通过分析90年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发展历程表明,党的青年政策制定必须遵循理论指导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未来青年政策要加强青年立法,结合时代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朝着法制化、时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组织的发展;建设主力军的培养;青年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D43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2.02.015
  
  自成立之日起,中国共产党一直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并将青年政策作为党的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90年来,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青年政策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一、青年政策的内涵
  在我国,政策通常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相应策略或制定的行动准则。青年政策是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由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特定政治组织或团体,就青年的社会地位,承担的社会责任,青年的利益和权利及其保障、青年工作资源的配置,有关青年项目的规划和实施等所作的原则性说明或具体规定[1]47- 49。青年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青年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的法规、条例与文件等文献中所作的有关青年政策的规定;狭义的青年政策是指国家(或政党)就有关青年政策问题,以专门文献形式所作的完整全面的统一规定。本文所述的青年政策是从广义角度而言的。
  我国现有的青年政策形式比较分散,具体说来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法律法规,这是我国青年政策的根本形式。第二种是党和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这是我国青年政策的基本形式。第三种是党和政府领导人的讲话和批示,这是我国青年政策的重要形式。第四种是共青团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是我国青年政策的普遍形式[2]。
  二、中国共产党90年青年政策的发展历程
  中国共产党自建立以来,一直特别注重青年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在过去的90年中,党的青年政策始终坚持在正确教育及引导青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青年的社会地位,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作用,将青年作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一部分重要力量,并对青年的切身利益给予特别的肯定和关注。
  (一)革命战争年代(1921-1949),大力发展青年组织,号召广大青年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奋起斗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紧紧依靠广大青年,没有青年,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早在延安时期,1939年10月5日,毛泽东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题词时说:“带着新鲜血液与朝气加入革命队伍的青年们,无论他们是共产党员或非党员,都是可贵的,没有他们,革命队伍就不能发展,革命就不能胜利。”[3]由于处于革命战争时期,这一阶段并没有专门针对青年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主要体现在党的相关文件及毛泽东等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和发表的文章里面。
  1.从革命需要出发,加强青年教育。
  党历来注重对青年的教育。如在1932年政治局通过的《中央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中指出,“应该继续动员青工到红军去,动员团员及革命的青年学生到苏区中去进行文化教育的工作,中央应该准备文化与教育的课本和材料来帮助苏区”。“为了使青年工人群众更清楚地了解苏区与苏区青年工农的英勇争斗,编印许多关于苏区及苏区青年争斗的小册子,将劳动法及土地法普及到青年群众中去”[4]。
  关于青年成才的途径,毛泽东同志曾作过大量的论述。一是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938年4月 1日, 在陕北公学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向青年赠送“两件礼物”,其中的一件就是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在他看来,“青年,即使是青年工人,因为没有受过旧社会的苦,更应该加强阶级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5]4。
  二是引导青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毛泽东一生注重学习,对青年他同样提出要加强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1941年1月31日,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写道:“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多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6]327
  三是引导青年向群众学习,与工农相结合。在1939年5月发表的《青年运动的方向》的演讲中,毛泽东指出:“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7]566在他看来,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就将一事无成。毛泽东甚至把能否与人民群众相结合作为区别革命青年与非革命青年的重要标准。
  2.保护青年利益,将更大多数的青年团结起来争取革命的胜利。
  党历来十分注重青年利益的保护,在革命战争时期也是如此。1932年2月15日政治局通过的《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中指出,“必须十倍百倍努力为保护青工日常利益的争斗;在‘不准减少工资一文’、‘反对开除’、‘增加工资’、‘反对取消月赏’、‘失业津贴’、‘同工同酬’等等口号之下,来组织青年的争斗”[4]。
  3.完成革命使命,注重青年个人及青年组织的发展。
  关于青年个人发展问题,毛泽东认为只有大胆任用青年,给青年发展舞台,让青年获得锻炼,才能使他们真正担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在井冈山和长征时期,毛泽东提拔任用了许多青年红军将领,如萧克,由于太年轻被人们誉为“娃娃将领”;抗战时期,党中央通过“抗大”培养了一大批青年革命干部,为抗日战线输送了许多抗日骨干。
  中国共产党十分注重青年组织的发展,1932年中央《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指出,“团必须克服附属组织发展的薄弱,基础的狭隘,工作上的关门主义(在上海有400多团员,而附属组织中仅200多人)。要广大的发展附属组织(读书班、俱乐部、足球队等等),要使附属组织有它自己的生活”。“必须即刻‘每一个团员介绍一个新团员’,‘在数量上赶上和超过党’,‘凡是有党的支部的地方必须有团的支部’,进行经常的争取团的布尔什维克的发展的争斗,在紧张的争斗(罢工、反帝、反国民党争斗)的时候,特别的征收团员运动,尤应注意到在主要工厂与产业中建筑革命的堡垒”[4]。
  可见,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目标是团结广大青年,争取革命的胜利。由于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这一时期的青年政策注重青年教育,积极保护青年利益,关心青年个人及青年组织发展,努力将最广大的青年吸收到革命队伍中来,以争取革命的胜利。
  (二)建国初期(1949-1966),以“三好”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
  1953年6月30日,毛泽东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的成员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讲话,指出青年团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同时要有自己的独立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要选拔年轻干部。毛泽东认为青年是革命的先锋队,建设的生力军和文化科技的开拓者[8]。建国后,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中国共产党在青年教育、保护、发展和服务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1.围绕国民经济全面恢复和发展的任务,号召广大青年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在这一时期,党要求工厂中的团员应积极参加工人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和技术学校,农村中的团员应积极参加民校或夜校,并以自己学习上的模范行为,推动青年群众的学习。
  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不同层次的青年,作出不同的要求。1960年3月1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在青年中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向中央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对于是团的基层干部、青年先进生产者和先进集体以及一部分机关青年,可以用毛泽东著作学习小组或其他形式,帮助他们有计划地学完毛主席的著作,经常学习党的决议和重大政策,成为执行总路线的坚强骨干。对于更广大的青年,一般可以采取开办讲座、上政治课、上团课以及组织学习小组等多种方式,使他们接受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以逐步提高共产主义觉悟,加强对总路线的认识,改造思想,改进工作。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要不放松地组织他们继续提高文化,培养自学的能力[9]。
  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 2月 27日,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再次强调指出,不论知识分子,还是青年学生,都应当努力学习。除了学习专业以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念,就等于没有灵魂[10]463。
  2.确立老中青结合的组织工作原则,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培养观。
  关于青年个人发展方面,毛泽东强调青年干部要进领导班子,实现班子的老中青结合。并把老中青结合的原则作为我党一条重要组织原则。1953年,共青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在毛泽东的亲自关心下,30岁以下青年中央委员从9个增加到了60多个。
  重视青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1957年,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0]463明确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青年培养观。
  面对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的紧迫任务,需要动员与号召广大青年积极提升业务素质,同时也要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这一时期的青年政策以“三好”即身体好、学习好和工作好为目标,培养社会主义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青年政策从国家层面得以有效地贯彻实施。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指引下,制定实施了错误的青年政策
  本阶段是党的青年工作严重受挫的时期,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错误指引下,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错误的青年政策,给青年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966年8月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宣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开始。决定号召广大青年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中。
  1.号召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1968年12月22日 ,《人民日报》在一篇报道的编者按语中传达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11]这样,成千上万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失去了获得正常教育的机会,这对国家和广大青年都是重大损失。
  2.取消高考制度,实行推荐选拔工农兵学员。
  在高等教育学员选拔问题上,主张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并认为这条道路“是彻底破除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生产劳动,脱离工农兵群众的旧教育制度,把教育同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大革命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避免修正主义和教条主义,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正确道路”[12]1478- 1482。在这一错误思想的指引下,取消了高考制度,把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广大青年的发展引上了错误的道路。
  3.成立“红卫兵”组织,青年组织发展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
  “文化大革命”发生后,受极“左”思潮和错误思想政治路线的影响,中国青年组织偏离了健康正确的发展轨道。在 “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名义下,“红卫兵”组织取代了所有青年组织,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极大伤害,并在青年政策发展史上留下沉痛的教训。
  由于错误思想的指引,这一时期党的青年政策遭受了严重挫折,给青年的教育和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
  (四)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1992),在拨乱反正中艰难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促进青年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首先纠正了“文革”期间的一些错误的青年政策,如中共中央于1979年3月19日撤销了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对青年工作开始拨乱反正。确立了改革开放政策,实事求是地制定青年政策,促进青年发展。
  1.按照“四有”目标,加强青年教育。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是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贯穿于中国现代化整个进程的有关青年发展的长期的价值目标,也即长期的价值观导向。“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是完整的信念系统,它将有利于促进青年的全面发展。
  在青年教育的内容方面,邓小平同志指出了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性。他说:“马克思理论从来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理论本身。”[13]146-147这一时期,共青团十分重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共青团一九七九年工作要点》中指出,“工作重点的转移,绝不意味着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取消或削弱。相反,这个转移要求我们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加强思想工作,提高思想工作的水平”[14]。1989年3 月,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更是指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 教育发展不够。”[13]287党吸取了“文化大革命”严重挫折时期的教训,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如1980年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2.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大力选拔青年干部。
  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选拔青年干部,提出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青年干部提拔上来,他指出要大胆起用中青年干部,“年轻的上不去,事业怎么能兴旺发达”[13]92。“人才不断涌出,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13]18。选拔青年干部要注重德才兼备。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 “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并认为这是真正关系到大局的事情[13]380。
  要求青年干部多到基层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放到第一线压担子。邓小平说:“把年轻干部放到第一线压担子,这个路子对,不能只靠人家扶着。他们受到了锻炼,提上来别人也会服气。”[13]166
  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挫折,青年和青年工作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这一时期党的青年政策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的青年工作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
  (五)新时代(1992年以来),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取向,注重对青年的人文关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政策”概念传入中国,并逐渐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惯常使用的概念。公共政策的核心理念是以公共利益为基本导向,立足于公平公正的人本要求,制定合乎人本要求的公共政策。 在这一理念引导下,青年政策以青年利益为导向,逐渐体现出保护、 引导和扶持等特定的政策功能。
  1.以制度为保障,加强青年教育。
  关于青年人成长目标问题,在“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基础上,江泽民同志又结合跨世纪中国的实际情况,于1998年5月4日提出了“ 四个统一”的思想,具体地回答了新时期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目标和途径。此后,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 80 周年大会上,他再次要求青年人要按照“四个统一”去行动,努力成为“四有”新人。江泽民的这些思想为青年人指明了奋斗的方向,为青年工作确立了正确的目标。
  在青年教育的方法途径方面,重视实践锻炼的作用。江泽民同志号召青年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深入基层,在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这为广大青年的健康成长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1990年3月,他在与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座谈时指出,“到基层去锻炼,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是青年成长的一条光明大道”[15]227。2011年5月10日,胡锦涛同志在给北京大学第12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回信中再次强调“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16]。
  关于青年成才的途径,胡锦涛于2008年6月14日,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团十六大部分代表座谈时指出,广大青年要成为祖国所需要的栋梁之才,就必须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勤奋刻苦学习,勇于艰苦创业,培养高尚品德。
  为了加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2004年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两个文件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里程碑意义,为新形势下广大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制度保障。
  2.以青年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点,注重青年权益保护。
  1992 年,我国第一部青年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1999 年,我国第一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颁布实施。这两部法律标志着我国的青年政策将转向青年主体导向,全面贯彻一致的青年政策理念,且从法律层面保障广大青年的利益。
  2009年1月8日公布的《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明确提出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必须“抓住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的重中之重”, “注重把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与引导青年的有序政治参与结合起来,把关注个案与关注普遍性的权益问题结合起来,把代表和反映青少年的普遍性利益诉求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结合起来,探索建立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制度性安排”[17]。文件提出,要建设12355青少年服务台,充分发挥服务台在收集和分析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和法律援助等方面的作用。这些规定为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利益作出了制度性的安排。
  这一时期借助和运用公共政策手段,不断加强对青年事务的管理,形成了青年政策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政策导向进一步以青年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属,政策内容更突出对青年群体利益关系的调整,政策制定高度尊重青年的参与权。
  三、启 示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青年,重视青年,在青年教育、青年发展、青年保护和青年服务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策。从90年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以下启示。
  (一)党制定青年政策必须遵循相关原则
  政策原则是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青年政策的制定必须遵循相关的政策原则[2]52。
  1.理论指导原则。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制定的基本理论依据,它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思维和政策实践,将青年工作看做党和国家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和对待青年,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待青年和青年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建党90年青年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坚持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指导青年政策的制定,青年个人和青年组织发展就会取得巨大进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导致青年政策的发展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2.与时俱进原则。
  青年是勇于变革现实的新生力量,他们是现实生活中最活跃、最生动和最具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社会力量,因此不能用保守和落后的眼光去看待他们。青年政策的制定必须根据时代的变迁和青年思想的变化,与时俱进地制定青年政策。建党90年以来,围绕党在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争取革命胜利,到建国初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拨乱反正中艰难探索,再到新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对青年的人文关怀,除了遭受挫折的“文化大革命”时期,青年政策的制定基本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原则。
  3.以人为本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青年政策的制定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具体来讲就是要坚持以青年为本,充分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了解青年的需求,从青年利益出发制定相关政策。“文化大革命”青年政策的惨痛教训之一就是将日常生活意识形态化,忽视青年利益,最终导致青年发展的严重受挫。因此,以人为本是我国青年政策发展基本价值取向。
  (二)中国共产党青年政策的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青年在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中长大,在青年政策的制定中,必须坚持对青年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动员和吸纳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随着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将朝着法制化、时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1.加强青年立法,引导青年工作走上社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我国政府已提出制定实施《青年法》及其配套法规的问题,要将青年的教育、就业、劳动保护、婚姻恋爱等权利以及其他权利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表明我国青年政策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是加强青年立法,引导青年工作走向社会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
  2.结合时代特点,突出发挥青年政策的价值观导向作用。
  青年政策担负着青年价值观导向的重要作用,在整个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背景条件下,青年志愿服务精神的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下青年环保意识的培养,青年在网络时代的社会教育问题,全球化背景下青年的国际化教育问题等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定青年政策过程中应当予以特别关注的,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坚持有中国特色的青年政策方向。
  当前国际社会中青年事务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广泛,在认真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潮流的前提下,必须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努力形成并不断完成符合我国青年和社会发展实际的政策法规体系,这是将来一段时期我国青年政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2]58- 59。
  9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政策取得长足发展,在社会进步和青年成长方面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展望青年政策走向,我们充满信心。党的青年政策在构建青年服务体系,化解和疏导青年热点和难点问题等方面必将发挥更加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 杰.青年工作理论概要[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2] 张良驯.关于完善我国青年政策的几点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5(7):60-63 .
  [3] 毛泽东. 毛泽东为安吴青训班二周年纪念题词[EB/OL]. (2011-06-13)[2011-10-12]https:∥www.xianyang.省略/channel_399/2011/0613/article_84318.html.
  [4] 中共中央“关于青年团工作的决议”[EB/OL].(2007-04-24)[2011-10-11]https:∥www.省略.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 /2007-04-24.
  [5] 毛泽东.关于培养接班人的谈话[M].北京:大地出版社,1988.
  [6] 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
  [7] 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8] 毛泽东.青年团员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M]∥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关于于在青年中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运动向中央的报告[EB/OL].(2007-04-17)[2011-10-12]https:∥www.省略.cn/695/gqt_tuanshi/gqt_ghlc/his_wx/2007-04-17.
  [10]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M]∥毛泽东选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11] 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市里吃闲饭[N].人民日报,1968-12-22(1).
  [12]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3]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4]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共青团1979年工作要点[EB/OL].[2011-10-12]https:∥wenku.省略/view/496faa553c1ec5da50e2706c.html.
  [15]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6] 新华网.让更多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EB/OL].(2011-05-25)[2011-10-13]https:∥news.省略/c/2011-05-25/070022525374.shtml.
  [17] 共青团中央.共青团工作五年纲要(2009-2013)[EB/OL].(2009-01-08)[2011-10-20]https:∥wenku.省略/view/3dcff51ca76e58fafaboo33c.html.
  (责任编辑 易 民)
  
  The Changes of CPC"s Youth Policy in the Last 90 Years
  ZHANG Mei,TAN Qun-ying
  (Animal Science Institute,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CPC"s youth policy in the last 90 year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stages,including the revolutionary period,the first 17 years after the RPC had been founded,the period of the great cultural revolution,the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new era.According to the last 90 years development,we must insist on the three principles:theoretical guidance,times and people oriented.In the future,the CPC will strengthen the legislation,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learn from the foreign experiences,and then promote the youth policy toward the legalization,moder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Key words:CPC;youth policy; changes

标签:中国共产党 年青 变迁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