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素材 > 正文

[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修改建议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数学,即所谓体验性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意义,使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感悟到数学的精彩,享受到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体验,如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个端点等,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的表象,鼓励学生寻找、利用身边的工具画线段,让学生经历画线段的过程,探索画线段的方法。
  片断一:补充生活化的数学材料,激发兴趣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观察、比较)
  师(出示两幅图:蜘蛛娃织网和蚕宝宝吐丝):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蜘蛛娃织的网和蚕宝宝吐的丝有什么不同?
  生:蜘蛛娃织的网是直的,蚕宝宝吐的丝是弯的。
  (由此引出今天要学习内容――线段)
  【反思: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线段”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学起来感到陌生、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时,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数学贴近生活,变得有趣、生动,容易感知。】
  片断二: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主体参与
  (围绕线段是什么样的,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
  1.拉一拉:请同学们把带来的棉线随便放在桌子上,看看是什么样的,要使它变成直的线,有什么办法?(抓住两头用力拉紧)
  2.摸一摸:在我们的周围,经常看到线段,让学生用手摸一摸直尺的一边、书本的一条边以及黑板的一边,它们都可以看做是一条线段。
  3.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并提问:为什么说它是一条线段呢?
  4.折一折:让学生拿出一张纸,看看纸上有几条线段,能不能再折出一条线段,鼓励学生折出不同的线段(横着的、竖着的、斜着的)。
  5.画一画:让学生用身边的工具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鼓励学生画出和别人不同的线段。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教师对画出斜着的、竖着的线段的学生奖励小红花,学生看到自己得了奖,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反思:小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使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因此,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操作活动,由浅入深,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从而实施了一种在实践操作活动基础上的教学。】
  片断三:创设合作学习的机会,深化理解
  (学生通过操作感知了线段,接着设计了几个游戏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游戏(一):“比一比”
  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分4根长短不一的小棒,把它们看作4条线段,每小组的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找出最长的一根和最短的一根。
  2.请大家把这四条线段按照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游戏(二):“找一找”(图略)
   师:小组讨论, 图中有几条线段?
  游戏(三):“摆一摆”
  师:小组合作,把小棒看成线段,看能组成哪些图形。
  (全班交流,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思考,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在合作交流过程中,通过互相补充与修正,学生不但真正掌握了知识,而且分享到互助与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这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手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这种需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爱玩、好动等年龄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通过摆一摆、摸一摸、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游戏活动,变抽象为直观,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经历从形象到表象、由表象到认识的认知过程,逐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促使知识内化。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使课堂真正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天地!
  (责编 杜 华)

标签:线段 亲身体验 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