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200字日记 > 正文

幸福指数_浅析幸福指数测评体系的科学构建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幸福指数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测评,有助于评价社会发展是否进步,同时可以为社会管理工作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对于构建我国的幸福指数体系,应当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具体问题出发,要正确对待,不能把幸福指数当成是一个万能的标准。我国的幸福指数应该由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居民的预期寿命以及各省(区)市的生态足迹综合决定。测评角度包括经济学视角、心理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
  关键词:幸福指数;测评体系;社会学视角
  作者简介:赵鑫、黄牧,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177-02
  一、引言
  社会管理是党和政府以及各种社会组织为了保证社会协调运转,对组成社会系统的每个部分、构成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立与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机制,不断的对管理水平进行测评与研究,既是改善民生的必然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幸福指数,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对幸福指数进行科学的研究与测评,有助于评价社会发展是否进步,同时可以为社会管理工作的调整提供重要依据。所以,构建科学的幸福指数测评体系,既是社会学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倡导以人为本、推动和谐社会发展、建设科学的社会管理系统的重要源泉。
  二、幸福指数的含义
  幸福指数(NHI)最早是不丹国王在1970年提出的,其核心价值理念在于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发展是否以实现国民幸福为目标。如果说什么是人生的基本问题?那就是在精神和物质两种生活中寻找平衡点。在这种创造性的理念被提出后,不丹不仅从经济增长、政府善治、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构建了“国民幸福总值”(NHI)指标,还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幸福指数研究的热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幸福指数的概念,给出了一个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我国学者研究幸福指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中幸福指数体系的组成要素主要都围绕政治、经济、社会安全、文化价值等方面。在2005年的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程国栋向会议提交了题为《落实“以人为本”,核算“国民幸福指数”》的提案,建议从政治自由、经济机会、社会机会、安全保障、文化价值观、环境保护六类构成要素组成我国的国民幸福核算指标体系。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际上对于表述幸福指数的公式也有所共识,具体为如下两种:“(1)幸福指数=(收入的递增/吉尼系数)x失业率x通货膨胀(公式中的吉尼系数是广为人们所接受的一种测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2)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英文表达:H=S+C+V。”
  三、幸福指数的意义
  幸福指数作为社会和谐与否的重要指标,弄清其重要意义,是广大学者及研究机构的责任,同时结合我国基本国情,探寻社会主义幸福指数的深刻价值,更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追求幸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对于幸福的追求与向往,更是始于春秋时期。“尚福威用六极”的思想第一次对于幸福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就是说,长寿、生活富贵、健康平安、道德良好、善终是幸福的五个要素。而六极是指遭遇祸事夭折、患有疾病、内心烦忧、贫穷至极、遇到恶人、意志力薄弱而使得生活不得美好。可见,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就对幸福有了强烈的追求欲望,希望能够有一个标准代表幸福。春秋之后,儒家思想家孔子在其《论语述而》中提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观点。就是说食物是粗粮,水是生水,睡觉的时候没有枕头而用胳膊,自然乐在其中。把不正当的财富和富贵都当做浮云。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通过追求幸福,儒家的大思想家从中找到了真正的幸福标准,并且以此作为基准去培养人们的美德。对于道家而言,老子认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这在《道德经》中的经典之句,表明幸福与困难存在着相互依附的关系,没有办法说明什么时候幸福会变成困难,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困难变成幸福。从这里我们看出对于道家来说,时刻区分好与坏、幸福与困难的辩证关系,保持一个正常心态去追求幸福的重要思想。当然,除了这些,还有墨家等等在幸福这个观点上的独特见解,我这里只想说,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我国从很早就开始了对于幸福的追求,而且我们的祖先一直试图找到一个标准去定义幸福,这个,可以看成是幸福指数的雏形。
  (二)构建科学的幸福指数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我党始终坚持的根本任务。从《共产党宣言》1888年版序言中的:那就是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一劳永逸地摆脱一切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在统治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基本思想,到建国以来我党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从改革开放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水平,到十五大报告中的“我们来自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一脉相承的将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幸福放在了自身思想的首位。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明确的指出我国大力发展经济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更加幸福。而不断的关注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人民发展,发展成果人人共享,更说明着这些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四、对中国幸福指数的正确认识
  由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方面的问题都有所凸显,所以对于构建我国的幸福指数体系,应当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正确对待,不能把幸福指数当成是一个万能的标准。既要不断总结经验,还要深入的研究发展使其成熟。
  (一)幸福指数是一个双维度指标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这就意味着对于幸福指数的测评需要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去比较。既要关注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幸福指数发展的总体情况,又要参考不同地区之间幸福指数的差异。只有将两个维度指标综合分析,才能将幸福指数的预测和引导作用体现出来,才能为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依据。
  (二)幸福指数不是政绩指数
  随着幸福指数测评在国内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政绩考核将地区幸福指数作为标准。但是由于幸福指数的主观决定性很大,所以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标准是不实际,也是不公平的。
  (三)GDP与幸福指数相互补充,并不相同
  GDP是一个衡量国家生产总值方面的重要指数,其适用于经济层面,尽管它不能完全的说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但其作用不容小视。而幸福指数适用于社会层面,它更多的表现为民众对于生活幸福度的评价,而这可以作为国家和政府调整国家政策、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依据。
  五、幸福指数的构建
  我国的幸福指数应该由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居民的预期寿命以及各省(区)市的生态足迹2综合决定。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于生活的一个总体的认识评价。作为主观的认知因素,它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可以从一定层面上衡量主观幸福感。国内学者对生活满意度的一致看法是:“生活满意度是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它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
  预期寿命,指假若当前的分年龄死亡率保持不变,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能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这个指标与性别、年龄、种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分别计算。它是幸福指数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人们的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状态。
  生态足迹,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它是另一个组成幸福指数的部分,从生态的角度衡量幸福。
  系数?Z是用于调整,使分子与分母的离散系数相等。系数?[也是用于调整,使计算结果换算成百分制。”
  六、幸福指数的测评角度
  近年来,我国有关幸福指数测评的研究工作发展迅速,成果喜人。由于幸福指数设计生活的各个层面,所以主要测评角度也有三种,即经济学视角、心里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
  (一)经济学视角
  经济学视角所采取的测评方法是通过建立规划模型,找到模型中的决策单元,将人们获取幸福的必要条件转化成量表中影响决策单元的各个维度,例如经济收入、社会保障、住房面积等,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对这些条件进行测量,以达到评价幸福的目的。这既是区别于心理学视角的所在,又是这种视角的优势。因为过多的从主观条件出发,就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愿影响测评的客观性,这样对于如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这样的客观标准就变得没有说服力。当然,如果单从经济学的角度去说明幸福指数,也是不全面的,但是针对我国的具体国情,经济学视角的测评标准还是最能体现广大人民幸福感的。
  (二)心理学视角
  心理学视角是通过建立心理学量表,从人们对于事物的心里感受结果上对幸福感进行的测评。具体方法也是通过选取不同地区的调查民众,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就业情况等方面研究与幸福指数的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到结论,提出问题,并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
  (三)社会学视角
  社会学视角不同于其他两种视角,它研究的重点在于社会群体的参与,设计一个能够评定人们主观生活质量与满意度的指标体系,通过个体对于生活质量的主观态度来评价幸福,着重体现其在群体中的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方法的关键就在与指标体系的建立和测评体系因子的选择,结果一般都会涉及经济、环境、人口、社会四个方面,涵盖面广,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七、总结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如今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的转型与变迁,向着多元化的角度不断变化。新的社会组织、社会集团,新的价值理念、处事方式使得社会上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与利益主体,同时伴随着的,也有新的冲突与矛盾。这些,都为我们这个处于转型期的社会提出了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当然,社会的进步更多带来的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幸福感的提升。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科学社会管理体系的基础,幸福指数的测评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深入研究幸福指数的内涵,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维度和视角去分析与调查,不仅仅是广大研究机构和学者的责任,更是提高人们经济条件与心理感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必然要求。所以,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要从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出发,用科学的方式去审视人们的各方面需求,以促进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社会发展和谐永久。

标签:浅析 测评 构建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