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云南芒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云南芒市土地出售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益是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选取云南芒市这一典型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功效系数法评价了2000年和2009年芒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情况,最后探讨土地资源约束的成因,试图为资源约束下的芒市地区可持续发展寻找新途径,同时也为其他经济欠发达地区土地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益;效益评价;云南芒市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如何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是当下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研究的重点。
   一、研究区概括
   芒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其经纬位置介于东经98°05′-98°44′、北纬24°05′-24°39′之间。东部和东北部与保山市龙陵县接壤,西南部与瑞丽市、畹町经济开发区相连,西、西北部与芒市、陇川县隔龙江(陇川江)相望,南部与缅甸毗邻,国境线长68.3千米。截至2009年底,全市在行政区划上辖5个镇(即芒市镇、风平镇、遮放镇、勐戛镇和芒海镇),6个乡(即轩岗乡、江东乡、五岔路乡、三台山乡、西山乡和中山乡)。
   二、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一)评价指标体系
   芒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切实针对山区生态环境与土地利用特点,以及土地利用的目标―土地利用的方式―影响土地利用的要素―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的指标―评价标准(范围和阀值)为主线,突出土地利用对生态―经济―社会过程的影响。因此,在评价指标设置上,应当在充分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基础上,选取相互独立且能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构建了芒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
   (二)评价方法
   1.指标权重确定
   一般,各指标对系统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对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时,通常需要确定各指标的不同权重值。这是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或专家咨询法)等。其中,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是较为常用的确定权重系数的方法,它通过组织专家对各因子权重进行赋值或打分,并通过反馈概率估算结果后,由专家对各因子权重进行第二轮、第三轮打分,使分散的赋值逐渐收敛,最后得到较为协调一致的各因子权重值。
   按照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本研究邀请了20位专家和科技人员对上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各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经过相应处理后,得到了各层次指标的权重值(见表2)。
   2.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模型
   本文选取综合指数模型对芒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评价,其计算公式为:
   Yj=■■■x■①
   式中,Yj为评价分值,Wi为评价指标x′ij相对应的权重值,xij为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i=1,2,3,---,n;j=1,2,3,---,m。
   三、芒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对芒市土地利用效益指标运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按照表2所得到的权重值,最后运用综合指数模型对芒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运算,得到芒市分乡镇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效益表(见表2、表3)。
   通过对芒市各乡镇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功效系数的比较可以得出,芒市2000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基本持平,有少量增长;其中芒市镇、芒海镇、轩岗镇、中山乡、五岔路乡综合效益降低,西山乡两年综合效益基本持平,其他乡镇综合效益提高。对于经济效益除芒市镇、三台山乡、中山乡外其他乡镇经济效益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于生态效益除了勐戛镇、轩岗乡之外,其他乡镇生态效益功效系数明显降低,这说明了芒市绝大部分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对于社会效益来说除了芒市镇、遮放镇、西山乡、三台山乡、五岔路乡以外,其他乡镇社会效益呈降低趋势。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2000年与2009年数据的对比芒市各乡镇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不高,经济效益的变化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相关。而且芒市各乡镇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处于较低水平,经济效益上升趋势明显。最后芒市进行的2次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芒市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降低,在这过程中政府应不断加强引导和调控,使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在今后几年逐渐恢复增长。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芒市土地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要适当提高投入强度和投入结构并重,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要大力加强土地利用生态建设,注重对各类生态用地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史京文.土地利用规划效益实质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1992(11).
   2.黄玉兰.武汉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益研究[D].辽宁大学,2007.
   3.杨子生.中国山区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研究[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孙兴辉,张裕凤,原伟.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7).
   5.张旺锋,林志明.兰州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5).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

标签:云南 土地利用 效益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