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500字日记 > 正文

【浅析图书资料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引言      当今的世界已进入了信息时代。全球信息化的趋势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信息化进程, 同时也要求我国图书资料建设事业尽快适应信息时代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信息高速公路虽然不是一个专门为图书资料工作服务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但为图书资料工作提供了电子网络服务环境,使读者由过去直接“走入”图书资料馆室变为“连接”电子网络之后间接“走入”电子化的虚拟图书资料馆室,这使图书资料事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科学研究方式和信息交流方法,打破了地域、时间限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而高效的服务手段和工具,可以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弥补馆藏不足,并且通过因特网极大地丰富了自我的馆藏内容,但与此同时图书资料馆室也面临着新的抉择。
  
  二、 图书资料建设的新思路
  
  1.树立新观念
  树立新观念本质上就是要把图书资料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的最前沿。信息时代的特点告诉我们,发展最根本的是两个因素,一是人才,二是信息。只要有一流的人才,掌握学科专业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该学科就一定得到迅速的发展。两者之间也有相互制约的关系,没有最前沿的信息知识,就难以培养一流的人才。谁能尽快占有信息资源并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谁就能取得优势,创造出奇迹。而最前沿的信息知识获取是图书资料建设中的根本任务。树立新观念,就是要充分认识图书资料的重要地位,充分认识图书资料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只有摆正位置,才能促进其发展。
  2.研究新需求
  图书资料建设的目的是要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读者的大量增加,新课程的设置、安排,不同专业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以及教师担负的科研项目都要求他们能及时得到本专业以及相关专业的准确信息资源。因此,要不断研究师生的需求,才能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大限度满足教学科研对图书、资料的要求。
  3.赋予新职能
  图书资料建设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上应赋予信息化建设的新职能。图书馆、资料室不仅是图书、期刊、报纸等传统信息载体的管理中心,而且要成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包括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上的现代信息服务中心。具体职能扩大体现在:
  (1) 由以图书报刊为主体向音像网络信息扩展。传统的图书馆、资料室建设是以图书、期刊、报纸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的采购、分类、借阅、管理为主,而在信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就要针对变化的形势,创造新的服务模式。在图书资料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因特网,实现计算机网络自动管理,这一点在部分地区已经实现。
  (2) 由图书、报刊的订阅、分类管理等传统职能向信息资料的编辑、加工、信息发布扩展,即由源信息向加工信息转化,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现代图书馆、资料室的职能应该成为图书资料信息的加工转化中心,成为源信息与使用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要适应现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资料信息的“开发人员”。因此,对图书馆、资料室的功能应该重新定位,对传统的组织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做深入的探讨,研究确定新的模式,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使其与时代发展相适应。
  (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模式,实现图书信息资料的社会化,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图书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逐步被推向社会的中心。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做到这一点已经不是很难的问题。
  
  三、 我国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图书资料馆室作为文献信息中心。面对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等几大资源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迅速发展与逐级完善,图书资料馆室的参与和适时衔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图书资料馆室应尽力提供更多的网上文献,除了供本馆藏文献或室藏文献的机读目录外,还要尽可能增加本馆室的机读文献数据,尤其是光盘数据,并积极扩大联网范围,主动与地区网、全国网、乃至因特网相连。面对网络化,图书资料馆室的信息化在行政管理、馆藏建设、自动化发展、业务培训等许多方面都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为此,应采取下述相应对策:
  1.图书资料馆室的自动化系统必须适应网络环境。
  图书资料馆室的自动化系统不可能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而应当是网络里的一个子系统,应能与网络兼容。这就对图书馆或资料室提出了两个要求:图书资料馆室在硬件配置过程中必须考虑设备的通用性,各馆室自建的机读数据库必须按统一的标准处理,从而才能适应网络环境。
  2.图书资料馆室必须努力开发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作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已经成为国际竞争重点。为了开发信息资源,图书资料馆室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千方百计地收集信息资源;二是通过信息网络,积极利用信息资源,搞好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信息网络,各图书资料馆室应进行文献采购协调,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订购,力争以现有的经费获取最大的效益。
  3.图书资料馆室必须积极主动地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结合而成的对声音的、图像的、文字的、数字的和各种传感信号的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存贮、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它在信息中的广泛应用,是当代社会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管理中的一项重大改革。目前,我国图书资料界无论在信息资源收集,还是在信息加工、存贮、开发、传递方面,技术手段还较落后。要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信息化,各图书资料馆室必须加速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4.培养图书资料技术队伍。
  伴随着图书资料馆室的信息化,原有的管理模式、业务操作、服务方法等,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因此,要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图书资料信息工作人员,造就一支过硬的技术队伍显得极为重要。可以说,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引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技术队伍,将是确保图书资料馆室迅速、有效地驶入“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保证。
  
  四、 结语
  
  我国信息化建设已经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成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图书馆、资料室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为社会提供多方位、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加油站,信息化社会中的“信息仓库”,就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京.地方高等学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2] 覃利.教学型高校学科建设的思路和途径\[D\]武汉大学, 2004
  [3] 黎刚.图书资料检索与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1,2

标签:图书资料 浅析 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