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700字生作文 > 正文

五台山消夏十日记_游五台山日记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0年8月,再过两天就要立秋了,然而,夏暑未退,秋老虎又来光顾,无奈,还得上五台山住上十数日,届时返忻,处暑将至,当是凉秋天气了。   8月5日   上午,亢佐田由并到忻,中午文友宁志刚在“五台山大酒店”为我等上山饯行。饭后,学棣潘新华驾车,我与内子石效英、老同学佐田径往五台山而来。经定襄、河边、东冶、台城,穿阁道,过茹湖,见?阳岭上,一塔高耸,白云偎依,即尊胜寺也。此地,曾数次谒拜,今过其境,便不复造访。道路高下,杂花飘香,经豆村、柳院,车人山道,时见曲折。过东瓦场,盘山而上,旋至清凉寺牌坊,随往游览。忆昔陪同香港画家杨善深先生来访时,山寺破败,所见断垣残道,蔓草丛生,游僧出入,疏磬传响。惟清凉石高卧山阿,龙象坚贞,傲然不群,正如傅山诗“无情薰不热,有胄踏难柔”之谓也。彼时匆匆一过,徒留荒败萧索之印象。而今,大雄宝殿、五方文殊殿,已复建完成,气宇轩昂,亦甚可观。其余诸殿,尚在施工中,热火朝天,能不令人欢喜赞叹!
  离清凉寺,上金阁岭,过山寺牌坊。须臾,抵台山,人住紫霞谷口的“税苑山庄”,时正下午6点。
  下午7点晚餐,饭菜丰盛,皆可口。饭后,漫步至菩萨顶后,仰观满天星斗,不禁赞叹声声,久居城市,这样清澈而明皓的星天,实在是难能可见。难怪,会产生一种无以言状的亲切感,不由地引颈长天,凝视良久;俯视山中夜景,灯光在丛树间闪烁、辉映,一缕清冷的钟磬声,在静夜中传递。徜徉良久,步回住处,4人坐大厅一角,煮普洱茶,以佐谈天,甚感闲适而舒心,至晚11点,方各归卧室。
  8月6日
  早餐后,往菩萨顶访住持章样摩兰。法师1969年生,乳名林虎,1985年出家,曾往拉萨哲蚌寺修习2年,现兼任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法师身体笃实,双目炯炯,谈锋尤健。小坐有顷,导引寺院各处巡礼,观滴水殿,读御书碑,尽兴而别。
  出菩萨顶,经广宗寺,人圆照寺。该寺正大兴土木,重建山门、大殿,聊作游览,遂下返税苑山庄。于路上,遇新华驾车来接,时方上午11点,复返大广宗寺,礼法尊法师纪念堂、法师灵骨塔,诵读四柱楹联,见今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撰书嵌名联,颇为精当,抄如后:
  法印高提,互翻汉藏经典,遗泽五峰昭日月。
  尊容宛在,交映显密骊珠,垂芳九界奕乾坤。
  中午返回住处进餐、休息。下午4点拜访普寿寺,适有北京高官到寺巡礼,在市县领导陪同下,岗哨林立,警戒威严,好不气派。
  离普寿寺,前往白云寺,古寺重建,虽规模宏大,却无多可观之处,入即出,拟往佛母洞一游,行至山脚,询诸当地人,知徒步走磴道,来回约需一个小时,佐田等腿脚欠佳,遂不复前行,下午6点半回到山庄。晚饭后散步有顷,然后泡铁观音茗饮,笑谈1小时,方就寝休息。
  8月7日
  入乡随俗,早早起床洗漱,于6点与效英、新华前往万佛阁拜五爷。山下炎暑尚炽,山中早晨,已感凉意袭人。入庙,见两只焚香炉,炉中香火正旺,熊熊然,火焰外逸,我立炉旁,身上暖融融的,寒意顿消。效英与新华礼佛毕,我等离五爷庙,循原路而返,经道广仁寺(即十方堂),闻藏密僧人诵经声,遂循声步入山门,正值喇嘛做早课。寺院不大,颇有曲折,后殿西侧有一小院,乃十世、十一世班禅驻锡之地,登楼一观,室虽迫窄,而陈设井然有序,唯光线暗淡,稍作逗留,匆匆下楼而离去。
  上午9点,佐田在家休息,我和效英、新华到普寿寺,预约下午3点参见梦参法师。后往金界寺,寻访智明法师,寺在复建中。法师于大殿内,头戴斗笠,手持工具,正在劳作中,除去僧衣外,与所有工人别无二致,以致我不曾认出法师,便随口问讯:“知道智明法师哪里去了?”法师应声而出,延至客堂,我送上拙书“文殊殿”匾字,法师合十致谢,并以水晶小如意、珊瑚观音小挂件赠效英留念。小坐用茶后,导引我等人后高殿能海上师纪念堂巡礼,登楼有如步入藏传佛殿中,诸佛法相庄严,唐卡金碧辉煌。下视文殊殿,铜瓦锃瓠浮光耀金。法师说。该殿用去紫铜8吨,每只瓦重80斤,殷脊构件,亦为铜铸,日后经风雨打磨,将会更加瑰丽。此殿完成后,便是填沟垫基。前殿的工程会更艰巨,慢慢来吧。耳听介绍,面对宏构,不禁惊诧这位年轻僧人的宏愿和功德了。
  离金界寺,往碧山寺,访妙江法师不值。在路上,见黄嘴小雀挡道,恐伤其体,新华下车,将雏雀捧起,放飞树丛中。关爱自然,关爱众生,天人和谐,乐何如之。
  上午尚有闲暇,径入紫霞谷,访“妙德庵”,旧寺已毁,新寺复建,此处信众很多,尚未中午,在侧院中,长长的矮桌前,大家已经进餐,尼众送上罗汉菜、白面馍,人多地窄,虽感嘈杂,却见众人皆恬静怡然,各得其乐。
  出妙德庵,东去“宝华寺”,亦为新建。原有明代遗构,今荡然无存,而新建之地藏殿,内壁陈列数10尊绢塑观音法相,制作十分精美。
  妙德庵、宝华寺,位居北台之下,深谷之中,游人少,其境清,颇富野趣,寒泉野花,戏蝶游蜂,随时节而化现;岩下之怪石,岭上之奇松,忘天年以永寿。
  下午3点,复往普寿寺,参见梦老,听其开示,大受教益,九六老人,现身说法。接待信众,日复一日,指点迷津,不知倦怠,其言其行,令人感动。
  听梦参法师开示后,返回山庄,稍事休息,后散步到慈福寺(禅堂院),见寺门虚掩,推门而入,山寺空寂,除我等外,无一游览者,人后院,方见二女义工,打量我等来者,问寺院为何如此冷落,皆支吾不知所云。时有小雨洒落,轻寒侵身,遂觅小道,匆匆返回山庄。
  8月8日
  上午礼殊像寺毕,往竹林寺访妙江大和尚,小坐吃茶,后导引参观重建之大雄宝殿,大殿高踞石台之上,气宇轩昂,殿内珠光宝气,法相庄严。
  下午新华返忻,我与佐田、效英散步,又至广宗寺,在“翻经沙门法尊法师灵骨塔”下,“法尊法师纪念堂”中,诵读碑文,赏读联语,浏览图片展览与文字资料,亦为法师的经历和对佛教事业所作的巨大贡献而心生敬仰。
  8月9日
  上午与佐田游广化寺,该处为藏传佛教寺院,有山门、天王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早年毁去,地基尚存,今正在复建中。大文殊殿为庑殿顶,造型十分优美。虽殿宇不大,然形制、门窗之雕饰,则古朴典雅,殿内有2小沙弥,皆来自内蒙古,问其年龄,年仅14岁。2人各坐案边低头在手机上玩游戏,见我等问话,才偶尔抬头一答。然后又复低头玩耍。殿内壁画,虽为新制,却也精工细密,颇有可观处。殿前有二杏树,甚高大,亦具姿态,若在开花时,花若红云,蜂蝶成阵,又当是何等景致。殿后一老榆,枝头高过殿脊,互为映衬,甚富意趣。
  寺内多经幢、石塔,其形制,各具特色,有些构件残缺,则重新叠架,互为补充,有伤大雅,似为不妥,就中有宋建石幢遗构,最为完整,亦最为精美。而殿侧之通道,以鹅卵石铺作图案,也见匠心,且经多少年游人打磨,光洁莹润,几成艺术品了。   出广化寺,过清水河,步入下善财洞,寺院虽占地广阔,然布局设计零乱,新建殿宇佛塔,多用新材料,有嫌富贵流俗之气,而无古雅朴素之风,大量采用黄色琉璃瓦,对之,令人生厌。
  下午将乘车远游,奈何新华不慎将小车钥匙锁人车内,遂就近到慈福寺散步,至菩萨顶后门,已是车辆拥塞,人头攒动。面对所见,有感而生:今之游菩萨顶者,多乘车走后门,与时风相似,办事走后门,购物走后门,礼佛也走“后门”,独不见信士之虔诚,游山逛寺之趣,也失之殆尽矣。山寺游人拥挤,寺之幽境禅趣,也难得领略其万一,身在寺院,有如进入百货商场,人声嘈杂,头晕脑热,故日:香火正盛之寺院,已然不可参礼游观;倒是地处僻境,香火冷落之茅蓬尼庵,唯我等三五游客,与鸟雀、风铎相响应,得几许清静与自然。然此,又有违于发展旅游事业,与大把赚钱相矛盾,如何兼而有之?我在无言以对,一切随缘吧。
  8月10日
  每值农历初一、十五,上山朝拜五爷者络绎不绝,香火之旺,五爷庙几为五台山之最者。今值七月初一,一早,便与效英、新华夫妇往万佛阁来,五爷庙前,人山人海;停车位,略无阙处,香烟缭绕,迷漫半空。新华导前,挤入庙院,进香者,已排成几行长队,据云昨晚午夜11点,已有人人寺顶礼膜拜,彻夜如昼,灯火通明。此时戏台上正在由榆次小鸣琴戏团演出晋剧《打金枝》,由信士出资,唱戏“还愿”,以谢神灵。眼前景象,正如我儿时在乡下所见庙会之情景,触景生情,亦觉温馨而有味。
  上午,往游“文殊洞”,乘车经观音洞、洞子村(洞上)、清凉石,到文殊洞,前年到此巡礼,尚在建设中,唯一眼破窑洞,在五色风幡悬挂下,一门上锁,而洞中佛灯闪烁,影像恍惚,透露出一丝神秘来。而今所见之“文殊洞”,楼观高起,磴道盘曲,丛树掩映,蔚为壮观。崖畔一松鼠,前来觅食,似不惧人,与之嬉戏,甚有灵性。
  离文殊洞,再人山,有龙兴寺,寺门紧掩,扣之,未以应,不得人。复前行,到庙沟村。山村虽感破旧,然安谧和平,清静自然。
  村头石坝上,坐着四、五位中年妇女,身在农村,却是城市人打扮,也见时尚,她们一边聊天,一边做着针线活儿,说说笑笑,也颇适意。于村外走走,但见蓝天白云下,高山逶迤,绿树撑空,野花飘香,小溪吟唱,牛羊点缀。小巷石径,村人出入,偶闻鸡鸣犬吠,又见炊烟四起,时近中午,山静似太古,或谓桃花源,生活或不富裕,却无纷扰,多了几分空静和祥和,都市中人,怕是得不到这里的山光和水气的滋润。他日有缘,当复再来。
  下午游三塔寺,知圆照老法师5年前已圆寂了。忆昔游寺,与法师结缘,今方来,竞生人情之叹。寺在复兴之中,新增建筑,焕然有致。今寺内有僧人9位,住持名法信。寺之西,新建请佛法师、寂度法师二舍利塔,形据藏密塔式,很似镇海寺章嘉活佛塔,而此二塔,雕刻则更见精工,体态更见俊伟,塔铭为隆莲法师所撰,文字亦复精当而典雅。
  正在塔下巡礼,忽有细雨霏微,遂离寺而返山庄。
  8月11日
  今日台山中雨,时有间歇,我同新华两次外出拍摄雨中和雨后景致。
  先上菩萨顶后门高处,雨虽停,然大雾弥天,一片混沌,自然无景可言。有顷,北望山顶之寿宁寺,渐露殿角,转而风裹白云,偎拥寺门,竟成堆絮,且瞬息万变,幻化神奇,偶有僧人出入山寺,若清都玉府,正天上人间。新华见状,频频扣动快门。东望黛螺顶,则如薄纱笼罩,轻烟升降,高岩奇树,时隐时现,石磴岩泉,若有若无,正一幅清雅素洁的水墨画。后驱车至镇海寺,山雨又来,淅淅沥沥,于山下泻,听松声雨声,呜呜然,若天籁四起,静心涤虑,是时也,正有所思而无所思。山中之雨,说来便来,说止就止。雨乍停,对山云起,升腾无状,唯山尖显露,青染欲滴,眉黛生辉,而山脚丛树,皆为沉云覆盖,尽藏踪影。新华打开相机临见妙裁,近景取奇松二株状如铁铸,衬以对山景色,遂成妙构。我说:“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镇海寺”。
  返回路上,又见南山寺如琼楼玉宇,亦甚摄人心魄,已过午饭时间,竟又跑人云峰宾馆后高院二楼选景。此行,新华当有佳作多多,故一路兴奋不已。
  下午又是小雨,遂不复外出,佐田在客寓理纸染翰,为新华画中堂一幅,小犬一只,长毛洁白,憨态可掬,当是其家养之“毛毛”;而小犬之侧,则添黄菊一丛,细叶披离,黄花流彩,正前日往游碧山寺方丈院所见者。彼时,佐田手执画簿,对景写生,勾枝画叶,无不求精,而今移之绢素,更见鲜活。画毕,上题古诗摘句:“浮生适意即为乐,人间有味是清欢。”最后钤以印章,整个画面疏密有致,生动得体。佐田说,画此以志我等闲居游山之乐也。
  8月12日
  昨日在雨中度过,也觉颇有情趣。今日一早醒来,已见旭日临窗,是个大晴天,匆匆起床洗漱,便顺往菩萨顶方向坡道而来,道路湿漉漉的,花草树木上都挂满了珠露,在阳光中,闪闪烁烁,大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感觉。待至坡顶,已见新华站在高处捕捉胜景了。他指着云天说:“你看,那不是一条云龙吗?”我仰天而望,见碧空湛蓝,白云变化,确是一条云龙出海,腾云吐雾,正头朝旭日,滚动而来,其龙角、龙目、龙嘴、龙舌,无不妙肖。我深感天呈瑞相,委实神奇,然如此胜景,只留一瞬,观赏间,已作变相,所幸新华眼疾手快,留下了影像资料。
  上午游三泉寺、寿宁寺、西寿宁寺,皆为旧地重游,忆昔游此,曾作《游了三个寺》短文,以记胜缘。今方来,旧识自静法师早已归西,但见寿宁寺观音殿的供桌上,摆放着老和尚的法照,不禁忆起当年与法师叙谈时之景况。
  天气热甚,在山路草丛中行走,颇费精神,且旧识已去,诸寺荒落,虽作游观,却了无兴致,便循原路返回山庄,看看手表,来去也用了两个小时。
  上午跑了长路,甚感膝关节疼痛,下午遂不外出,在客舍与佐田聊天,艺海生涯,同窗旧事,漫无边际,话头相接,生发开来,亦复畅快。
  8月13日
  上午到台怀中心,忽闻八音会吹奏,锣鼓铿锵,笙管激越,所奏北路梆子剧目,声声入耳,寻声而去有太原市书法院与五台山文联书法联展,正值开幕,特邀八音会助兴。
  在展厅现场,某多被书友认出,求索点评,又有记者采访,一时未得脱身,遂对展品逐抒己见,赞之励之,权作酬应耳。
  返回山庄路上,又见黛螺顶景色,云影变化,浮岚横陈,翠螺拥起,山寺嵌空,好一幅天然图画,山光水气,假圣手而挥毫,亦恐难得其万一也。
  下午5点,再人慈福寺,细雨如丝,山寺幽寂,住持能戒法师延入客堂,供茶小坐,法师毕业于北京佛学院,现为五台山佛协副会长,与之晤对时许,似有创见。天色向晚,山气夕佳,遂别僧院,踏雨裹雾,不觉已至山庄门厅。
  8月14日
  在五台山十日,走的多的路当是从税苑山庄到菩萨顶后门的一段缓坡路。几乎每日的朝夕,都要在这条山道上散步。这路长约数百米,丛树夹道,有杨、柳、榆、苍柏之属,有珍珠花的灌木丛,含珠带露,煞是醒目。偶有手摇经筒的喇嘛,而或是一位头戴斗笠的老尼,从身边急匆匆而过,勾画出佛地的特有景致。放眼望去,右手边头顶上是慈福寺的红墙;前方的林表木末,露出了菩萨顶耀眼的桔黄琉璃瓦,风中飘拂摆荡的五色经幡;耳际是断断续续传递着的诵经声;穿林的喜鹊,停车坪圭要坌的鸽子,早开的寺门,开始忙碌着发售门票的喇嘛。有远道而来的游客,有京、津、内蒙、江苏等地的旅游车,整齐有序地停放在车位上。下车的人们,则迫不及待地拍影留念,殊不知他们来到的是菩萨顶的后门,四处寻觅,恐怕并没有一个可观而适意的背景。
  我避开早到的游人,独自立在一处高台上,但见黛螺顶的浮岚,飘逸着,稍纵即逝;普寿寺的大殿,七佛寺的白塔,则光影如割,轮廓分明。紫霞谷的丛树,露着青紫的梢头,层层叠叠,得似东山魁夷的风景画。更见在冉冉升起的光照中泛着蓝色而又透明的炊烟,间忽飞过几只鸣叫着的鸦雀,打破了山村早晨的幽寂。
  在返回住处的路上,我离开了主道,沿路旁的陡坡下去,步入一片白杨林,林下有溪,溪上有桥,独自贮立在汉白玉栏杆的小桥头,看桥下飞溅的流水,洗涤着各具形态的青石,水声中夹杂着附近寺院的经声,是天籁之声,还是佛陀在说法?我用心地谛听着、领略着,竟忘了回山庄进早餐:这是一个何等宁静而惬意的早晨啊!
  上午游龙泉寺,绕过大影壁,步上石板小道,走累了,于草地上歇脚,和暖的阳光朗照全身,境寂心清,随情适意,便是此行的目的吧。进龙泉寺西门,未见发售门票者,此或所谓“走后门”。于文殊殿内,觅得一本《法尊法师圆寂二十周年纪念文集》,大为快意,忙于展读,便坐在石牌坊下108级石阶上翻阅起来。
  下午游凤林寺,寺处深山峡谷,颇具规模,旧寺早毁,重建有年,此来已是第三次登临了。山寺远离台怀,游人聊聊,而一路野趣无限,河谷之中,彩石铺陈,衰草迷离;高山之阴,青松茂密,满眼苍翠。是日也山风甚大,寒意浓重,浅游而归,待返回紫霞谷口,已是薄暮冥冥。
  8月15日结束在台山十日闲居,上午9时,离五台山,中午于定襄生态园就餐,餐后返回忻州,虽不及台山之凉爽,而十日过去,似乎燥热已经消解了许多。

标签:消夏 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