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保证书 > 正文

生活,数学教学的土壤|初中数学教学视频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本文针对现今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的题海战术,不注重数学的实用性,生活性,导致学生整天钻在符号堆里,昏天黑地地做题目,不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恶学习等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病因,并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文章对“生活化”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几个“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生活化 情境 生活素材 学以致用
  
   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所独特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但大量的事实反映出数学教学中这样一个现实: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但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将本来好“玩”的数学弄得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学生课堂参与低下,“教师每天讲着正确的‘废话’,学生整天坐着无奈地‘陶醉’”。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引入课堂,学生不能产生热情、共鸣。学生只是被动地、勉强地理解而已,如让他再进行创造就更难了。
  面对数学教学的这种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启动,它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感受,让教师看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脱离生活是万万不能完成的。所以教学应当要尊重个体,充分发掘其兴趣,变“数学课堂”为“生活数学”。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广泛在生活中进行运用、检验,从而获得全新的“知”,深层次的“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提供所学内容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亲身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即数学教学走“生活化”之路。何为生活化?“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1 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即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得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时,引用建筑工人利用铅垂测垂直的实例,学生恍然大悟,一些深奥的数学理论知识其实可以用浅显的生活实例去诠释。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真切情景。
  2 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之初,介绍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时,教室中墙面,墙面与墙面的交线就是现成的模型,或者手中的笔、书就是线面最直观的模型,借助这些真切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走入立体几何之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原型,学习数学时如同身临其境,数学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3 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推导公式,学生的积极性更低。为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捕捉适当的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推导过程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与你做一笔交易,我每天给你5000元,你只要第一天给我1分,第二天给我2分,第三天给我4分,以此类推,这样交易为期一个月,你愿意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翁的的身份投入到情境中去了。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一旦拉开,带着这份热情,后面前n项和的推导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4 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分段函数的教学中引入商场各类打折信息,联通公司话费资费标准,出租车收费标准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然后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问题,将数学“冰冷的美丽”转化为学生“火热的思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动起来、活起来、笑起来”,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教材再现生机与活力;才能使传统的课堂充满个性与灵气;才能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采;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参考文献
  1 数学课程标准
  2 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
   的课程观
  3 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
   学观

标签:土壤 数学教学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