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保证书 > 正文

【何长工:新中国地质工作的开拓者】新中国体育开拓者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何长工,1901年1月27日出生在湖南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早年参加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在中国共产党的初创时期入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秋收起义,为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鄂东南根据地做出了贡献。红军长征后,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他受命离开前线创办红军大学和抗日军政大学,培养了大批抗日人才。新中国成立后,他长期在地质部担任领导工作。地质部初创时期,困难很多,他历尽艰辛,奋战在地质战线的前后方,为地质勘探方案的提出和实施,为探明中国的地下矿藏,为建立大型钢铁基地和石油基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脱下戎装出任重工业部代部长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何长工根据中央指示,脱下戎装,调任重工业部副部长、代部长,负责重工业部的组建工作。
  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国民党留下来一个烂摊子。针对这种情况,何长工召集各大区行政委员会工业部门负责人会议,商讨原有重工企业的生产恢复问题。接着,又先后召开了全国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工业等部门工作会议,明确了管理体制,制订年度生产计划。他一手抓恢复生产,一手抓基本建设,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我国重工业各部门的恢复工作全面完成。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作为重工业部负责人的何长工,深感要取得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必须建立强大的空军,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
  何长工把这些想法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得到支持。毛泽东知道后,高兴地说:“何长工这一炮放得好啊!应早点抓。”
  根据毛泽东指示,中央组成赴苏谈判代表团,由何长工任团长,于1951年元旦率团飞抵莫斯科。从1月8日开始,中国代表团同以苏联外交部第一副部长葛罗米柯为首的代表团,历经18天艰苦谈判,达成《中苏航空工业技术协定(草案)》。在协定签字前,何长工从莫斯科打电话向周恩来汇报谈判情况。周恩来说:“我们外汇不多,不能过多地把钱用在航空工业上,否则其他工业难以兼顾。”
  当晚,何长工根据周恩来指示,压缩了计划。第二天,他代表中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
  2月26日,何长工率代表团回国。4月18日,中央发出正式在沈阳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局的通知,段子俊任局长。7月16日,政务院任命何长工兼航空工业管理局局长,段子俊、陈一民、陈平任副局长。不久,苏联政府根据协定,派来70多位设计人员,送来一批设计器材、资料等。在苏联的帮助下,航空工业管理局先后在哈尔滨、沈阳、南昌、株洲等地建起了飞机工厂,为我国航空工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周恩来亲定何长工为地质部副部长
  
  从1953年起,我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央在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很多想上的项目上不了,原因就在于地质情况不明,矿产资源不清,拖了后腿。因此,中央决定成立地质部。关于地质部部长的人选,中央选定了解放初期应召回国的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为保证李四光有充分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需要找一位阅历丰富、富有很强组织能力和管理经验的得力副手主持地质部的日常工作。毛泽东、周恩来想到了何长工。
  1952年8月7日上午,时任中央财政经济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的薄一波找何长工谈话。薄一波说:“组织上决定调你到即将成立的地质部去工作。”
  何长工听了很感突然。他认为,自己不懂地质,早年学的是机械,隔行如隔山,搞工业还稍懂一点,搞地质上山找矿,那可完全是两回事,何况自己是个二等残废(1929年,何长工遵照毛泽东的指示,留守井冈山斗争,在一次战斗中,和敌人搏斗,从十几丈的悬崖上摔下去,左腿致残),要一个跛腿去爬山越岭,确实也有困难啊!于是,他对薄一波说:“一波同志,这可为难喽,我一辈子对组织分配工作没有讲过价,这次可不可以讲个价,我这个跛子爬不了山,搞地质是要爬山的啊!能不能让我到机械部或别的部门去工作?”
  薄一波回答说:“变不了啦!今天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就要讨论通过啦!”他还说:“你这次调动是周总理向毛主席提议的,主席说你有那么一股劲,同意你去地质部。事情决定得很急,也来不及事前和你商量。地质部部长由李四光担任,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仍兼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要保证他有一定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地质部的日常工作,你和刘杰、宋应同志要多做一些,共同把地质工作抓好。”
  何长工表示服从组织的安排。
  9月,地质部正式成立。何长工调地质部任副部长,后兼任部党组书记。
  当时,我国地质工作基础极其薄弱,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地质专家只有200多人,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增加了一些地质专业的大学生,但到建部前能归到地质部的新老地质人员一共也才300来人。勘探钻机等主要勘探设备也几近没有,旧中国留下来的钻机只有8部,建部初期才达18部,后来又陆续购置,到1952年6月底全国才有40部钻机;更关键的是,旧中国地质工作水平很低,具有工业意义的地质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为了尽快扭转地质工作的薄弱局面,何长工将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反映到周恩来、陈云那里。周恩来对他说:“主席说了,只要资源能够保证建设的需要,你要什么给什么。”
  根据中央领导的提示,地质部党组制订了《1952年工作概要和1953年方针任务》,确定全年两大中心任务:完成地质勘探任务,保证工业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做好教育训练工作,培养地质工作的后备力量。
  陈云对地质教育训练工作非常重视。1952年12月4日,他在全国地质工作计划会议上指出:“明年地质工作的工作量,比今年要增加10倍至23倍。为了完成地质工作的巨大任务,还要用有效的办法训练新的地质人才。这项训练任务,是地质部的重大任务,也是中国地质界的重大任务。”
  按照陈云的讲话精神,何长工断然采取非常规的、创新的办法大抓地质教育和培训工作。他在1953年10月20日召开的全国地质工作人员会议上指出:“必须用最有效的办法培养大批人才,提高现有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督促转业干部加紧学习业务,以迅速壮大地质力量,而不能慢慢地增加力量,推迟国家建设的速度。”“今年我们地质部的工作方针是:大力培养力量,提高业务水平,实行计划管理,为完成与超额完成1953年的国家勘探计划任务而斗争。”
  旧中国百业凋零,地质教育更甚,没有一所地质院校。解放后,许多院校设置了地质系,到1952年,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组建了北京、长春两所地质学院,招收了2000多名学生,但是,当时两校尚没有自己的校舍。何长工从选定校址,确定建校规模,调配师资力量,解决紧缺物资,聘请苏联专家,乃至教育计划实施,都会同部教育司、学校讨论,并利用自己的特殊关系,争取学院所在省(市)和中央有关部门的支持,使建校过程中的许多难题迎刃而解,从而推动了建校进程。一年之后,北京地质学院和长春地质学校教学楼拔地而起,1954年学生们开始在新校舍上课。从1952年秋起,先后筹办南京、武汉、重庆、长春、西安、宜化、北京、郑州、广州、昆明等地质学校并陆续招生,地质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倾心“三馆”建设
  
  如何去建立中国的地质装备和仪器制造工业,以满足飞速发展的地质事业急需?何长工提出了“借鸡生蛋”的办法。1953年,他亲自找时任铁道部副部长吕正操商谈,把张家口铁路工厂一锅端地抓过来,亲自指导工厂的改造扩建。1954年便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地质探矿装备制造厂――张家口探矿机械厂,结束了我国没有地质勘探装备专业生产厂家的历史。
  1956年4月,地质部召开了机械工作会议,何长工在会议的总结报告中指出:“机械工作是地质勘探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兵种,而目前是一个薄弱环节。根据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明年将需要更多的机械专用设备、工具和零配件。过去是依赖苏联进口,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因此,今年确定在衡阳、沈阳、重庆、成都等地建立几个制造工厂与修配工厂。探矿机械一厂今年要着手新型钻机的试制工作,为明年生产做好准备。”
  他还号召全体机械人员、工厂职工提高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上下一致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打破常规地开展工作,务必使机械工作迅速赶上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需要,以保证国家地质勘探任务的胜利完成。
  从1955年至1966年,何长工继续求援于兄弟部门和有关省市领导,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地质部先后建起了衡阳、上海、北京、重庆等探矿机械厂和无锡钻探工具厂,以及北京、上海、重庆3个地质仪器厂。
  到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地质部已拥有各类钻机2199台,是解放初期的140多倍。此外,还拥有磁力仪、重力仪、电法仪、地震仪、测井仪等先进地质仪器。
  地质博物馆、地质资料馆和地质图书馆俗称地质“三馆”,是随着地质工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被认为是地质工作发展的标志。其中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16年。地质图书馆始建于1922年。由于当时馆舍简陋,地方狭窄,许多有价值的地质资料和图书未能保存下来,影响了地质事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何长工提出把“三馆”建设提上议事日程。
  1956年1月,何长工召开地质部党组会议,决定在北京建立规模宏大的地质博物馆、地质资料馆,还根据周恩来指示,对地质图书馆进行了全面检查,并以地质部党组名义向周恩来提出建立全国地质图书馆的报告。经过何长工等人的努力,一个宏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馆”建设计划开始实施了。
  “三馆”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何长工在地质部召开的资料工作和博物馆会议上,反复强调“三馆”建设的重要性,要求各级领导与工作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为加速“三馆”的基建工作,他亲自找有关部委,甚至还找周恩来求援,解决基建材料问题。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馆”大楼终于在北京繁华的闹市建成。资料馆和图书馆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地质资料、图书的保管与借阅条件;博物馆收藏了丰富的国内外各类地质标本和各种图表照片模型,为参观学习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三馆”对促进地质事业的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年困难时期,有的地方关闭了地质陈列馆,连南京地质陈列馆这样的大馆也被挪作他用了。何长工在全国地质博物馆会议上严肃指出:“这是和当前博物馆大发展的形势相矛盾的。我这里要大发展,你那里关闭,这不是唱对台戏吗?南京地质陈列馆历史很久了,国际上都有名望。你们挪用又不向部里请示,这是个原则问题。回去要马上恢复原状。需要房子,等新馆盖好了才能迁移,不能停止开放。”他还明确表示,如果要动北京、南京等地质学院的地质博物馆,必须征得他的同意。这样才使这些地质陈列馆没有下马。
  
  致力于寻找和勘探石油资源
  
  矿产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国矿产资源“家底”不清,国家经济建设处于等米下锅状态。毛泽东、周恩来对此十分重视,多次垂询李四光和何长工。
  毛泽东说:“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要求地质部党组切实加强地质工作,有关矿产资源情况,要每周向中央主要领导报告。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艰苦奋斗,不到4年时间,我国地质资源“家底”不清的现象得以初步改观。1956年9月,何长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他自豪地说:“国家要求地质部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探明十几种矿产储量,而实际已探明三十几种矿产储量,基本上保证了煤炭、黑色冶金、有色冶金等工业建设的需要。”
  地质部探明的这些主要矿产的储量,连同其他部门探明的储量,不仅解决了鞍钢、包钢、武钢等重要钢铁基地“一五”期间急需的矿产原料,而且保证了“二五”期间开始的新企业对矿产原料的需要。
  为了加速石油资源的开发,从1955年起,何长工集中主要精力协助李四光抓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工作。
  1955年1月20日,地质部召开了第一次石油普查工作会议,制订了年度石油天然气普查工作的方针与任务,决定组织数十个地质队,分赴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进行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工作。
  1955年的石油普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翌年2月26日,何长工在向毛泽东汇报地质部工作情况时说:“1955年初,地质部开始担负石油普查任务,组成了24个地质队、18个物探队、20个地形大地测量队。石油普查职工达到1200余人,其中地质人员200余人,共发现了171个可能储油的构造。”“过去某些地质人员认为中国是缺石油的国家,事实证明,我国石油的希望是很大的。我国有许多适于储油的构造和地层,如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四川盆地等。”
  1956年初,陈云召见了何长工、李人俊和康世恩等,研究李四光关于加强石油勘查的意见,并指出要在两三年找到一两个大油田。
  遵照陈云的指示,依据几年来所取得的地质勘探成果,并根据李四光地质力学理论,地质部党组于1957年底作出战略东移的决策。石油地质大军千里转战,挥师东进松辽平原。
  1958年6月24日,何长工怀着喜悦的心情向党中央报喜。他在报告中写道:“石油最近又有新的发现,我部松辽石油普查大队,最近在辽宁公主岭发现了一个比四川龙女寺还大的构造,在1001号钻机钻到1700公尺处见到了3公尺的含油层。据苏联专家的推断,可能是第二个巴库。”
  1959年9月26日,大庆长垣高台子构造上钻进的第三口基准井(松基3井)喷出了工业油流;翌日,地质部在扶余构造进行钻探的27井也获得工业油流。松辽油区地质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
  1960年4月,何长工到松辽平原视察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吉林省委领导下,以地质部为主组成了江南指挥所,开展松花江以南的石油普查勘探工作,为下一步组织新的会战准备新的基地。
  1963年11月,周恩来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告:“我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可以基本自给!”从此,中国摘掉了贫油帽子,结束了依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石油的增产对国民经济调整、恢复和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呼吁国家采取措施改善野外职工生活
  
  地质工作以其知识密度高,劳动强度大,成为我国最艰苦的行业之一,不仅长年野外作业,工作流动性、分散性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地质人员多在荒无人烟的高原戈壁和深山老林找矿勘探,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地质职工正是在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不仅为国家找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而且历经40多年风雨锤炼,形成了一种行业精神,这就是“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三光荣”精神,何长工既是这种精神的首创者,又是实践者。
  何长工以自己丰富的革命经历首先认识到,要在广大地质职工中树立一种信念和精神,保证地质队伍革命化。他号召地质职工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以苦为乐,以苦为荣。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在思想建设上,除进行基本的理论、政策教育外,要经常掌握各类人员的思想动态,通过各种形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工作”。“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启发觉悟,要培养锻炼职工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具有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具有大公无私、忘我劳动、认真负责的优良革命品质……建立起国家主人翁的态度”。
  地质队流动性大,职工户口和粮食副食品供应问题,子女上学、就业问题,婚姻问题等,都是地质队经常面临的难题,这些难题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地质队伍的稳定和国家任务的完成。何长工要求领导干部督促有关部门搞好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反对不关心群众疾苦的官僚主义作风。他指示部供应司,要搞好职工生活用品的供应,提出:“地质工作者长年跋山涉水,野外作业,没有一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作保障,就不能适应艰苦环境,队伍的巩固和发展就有困难。”
  何长工亲自找地质队所在的省、市、自治区的负责同志陈述意见,争取就地解决。当地解决不了的,便及时向中央、国务院报告,有时他还直接找到李富春、薄一波等,甚至找到周恩来争取支持和解决。他通过到野外地质队调查,发现一些公安、粮食部门不了解地质工作的流动性,为了减少本地的人口粮食销量,以地质工作者不在本地长住为由,要求他们把户口迁出,或限期把粮食关系转走,有全国粮票也拒绝售粮。为此,地质部与公安部、粮食部于1961年11月4日联合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地质、测绘野外队勘测人员的户口和粮食供应问题的报告》,同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使问题得以解决。
  在1964年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何长工再次提出研究解决野外地质职工的劳保、生活福利待遇问题,并代国家经委起草了《关于解决野外地质职工劳保、生活福利等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经委、国务院文教办公室、国务院财贸办公室联合向全国颁布实施,较好地解决了职工的劳保用品、粮食供应、家属基地、子女入学就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问题。此外,在何长工的悉心关注下,地质部和各省区地质局克服种种困难,逐步筹建了地质职工疗养院、地质队后方基地和地质文工团等。
  何长工对地质事业殚精竭虑的精神,以及他对地质职工的关心,被广大地质职工铭记在心。1980年4月14日下午,地质部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地质系统评功授奖大会,何长工以老一辈地质工作领导者身份出席会议。这次大会非常隆重,邓颖超、王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地质职工对何长工的到会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表达了广大地质职工对何长工由衷的敬爱和感激。
  “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强加给何长工莫须有的罪名,对他进行了残酷的迫害,使他身心蒙受了严重的摧残。
  1975年11月初,毛泽东批准何长工的请求,将他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后任军事学院副院长。何长工离开了自己曾一手创立起来的地质事业,又在军事教育岗位上为推动中国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付出了心血。
  1987年12月29日,何长工在北京病逝,享年87岁。他在病故前两年给党中央写信说:“我今年已85岁了,入党也整整63年了。几十年来,无论是在东西南北,还是职务上的高低升降;不管是在顺利发展的,还是遇到艰难困苦的时刻,我总是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党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何长工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为振兴中华民族“扛一辈子长工”的夙愿。
  (责任编辑:张文军)
  

标签:长工 开拓者 新中国 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