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表扬信 > 正文

《幸福来敲门》的审美价值 幸福来敲门电影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认为,《幸福来敲门》这部电视剧对主人公追求自由爱情个性的专注描写,对人到中年时的浪漫爱情的热情讴歌,对无大起大落的剧情所作的跌宕起伏的安排,对人们怀旧情怀的极力满足,对复杂结构家庭如何实现幸福生活的乐观引导都显示出其颇具动人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自由 审美 浪漫爱情 怀旧 温情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改编自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原著《继母》,是一部反映中年人家庭、事业、情感的现实题材作品。其中,漂亮能干的化妆师江路,三十六岁依然孑然一身。当她见到摄影师宋宇生后,二人开始了轰轰烈烈又存有重重麻烦的恋爱。她结婚后,尽管继子、继女对她充满戒备,但经过不懈努力,她渐渐赢得了继子、继女的认可与接受。
  这部电视剧以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了其艺术魅力。如歌德所言,“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对不相干的东西毫不关心,甚至意识不到,那么,不管它是出于粗犷的野蛮人之手也好,还是出于有修养的敏感的人之手也好,都是完整的,有生命的。” ①它对主人公个性的专注描写,对中年浪漫爱情的热情讴歌,对人们怀旧情怀的极力满足,以及对复杂结构家庭如何实现幸福生活的乐观引导都显示出其颇具动人的审美价值。
  
  一、形象别具一格的“自由”之美
  在人的生命中,自由决定着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能提升人的生存质量,关乎人的精神个性的生存。虽然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江路仍然是一个十分喜爱自由而又敢于追求和捍卫自由的人。江路美丽大方、热情奔放,性感、感性,一颦一笑、献媚撒娇,都尽显小女人谈恋爱的味道,很有追求自由的个性。在众多描写同时代的影视作品中,那个年代已经被定格或模式化为一种灰色的调子,充斥在观众脑海的也无非是寡淡的生活琐事、奇缺的物资供应、土里土气的穿着打扮、循规蹈矩的做事方式等等,仿佛没有任何生气。而江路那一身身明快时尚的穿着打扮与特立独行的做事方式,让观众在其他描写同年代的影视作品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和氛围。刚出场时烫着一头大波浪,在睡衣外面裹上风衣,36岁还没出嫁的“剩女”,明目张胆地“一步一扭腰”,如果做不好,这个形象会被人们嗤之以鼻,但在这里,却被观众赞为所有感人事儿的引子,是一种特别的美。
  江路的敢爱敢恨、信奉科学,就像一颗闪亮的红星一样从旧时代中脱颖而出。正如柏拉图所言,“自由就是对至善或真理的追求和认识”②,“人是目的,而人之所以是终极目的,是因为他自己就是最高价值,这个最高价值就在于人的自由。”③因此,江路能够向人宣示:“我就要嫁他,怎么了!”
  当然,这也衬托出那个时代的感情让人无奈。相比而言,宋宇生的性格则稍显复杂,当面对女儿的误解和岳母的指责时,他身上透露着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而当他和江路完全沉浸在恋爱中的幸福时,他又仿佛焕发了生机,显现出一个成熟男人的魅力。
  在这部电视剧中,江路是最重要最典型的角色,她是故事的核心。不管作者是不是有意,实际的结果是,电视剧突出了女性的问题,集中展示了女性对自由、对爱情的勇敢追求。解放后几十年的中国,虽然男女平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实际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平等。可以说,以此种方式描绘那个时代的这种浪漫爱情故事的重要美学意义还在于:“使妇女‘从边缘走向中心’,将历史上被压抑的妇女的声音、被埋藏的妇女的经历、被忽视的妇女所关心的问题,由边缘推向显著的中心位置。”④
  
  二、中年浪漫爱情故事之美
  虽然这是一个中年人的爱情故事,虽然这段爱情充满磕磕绊绊,但因为有令人愉悦的充满希望的发展进程,因为有了美好的结局,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当作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看看这段爱情多么别致:江宋邂逅,江路晚到的恋情如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像被地壳压抑了几万年的岩浆,一旦迸发,就惊天动地、势不可挡,无论怎样的险恶,无论怎样的付出,无论前途如何深不可测变化多端,都是越是艰险越向前。这个故事似乎向人展示了这样一个观点:只有晚恋,才能焕发出深深压抑的爱的潜力,才可彰显爱情这一概念的精华要义。他们这场恋爱真有点倾城之恋的味道。
  这段爱情的浪漫引人还在于,江路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节,都能把女人的风情万种表达到极致,能够让人沉浸到浪漫的爱情梦想中。
  大概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喜剧特性,并为他们浪漫的爱情故事营造好的氛围,整个剧中的主要人物没有坏人。在一段明明是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里,如果女方毫无保留,男方反而犹豫不决,肯定会被观众骂不够坦诚,没有胆量,这也是观众可以“恨”宋宇生的地方。但没人能说他是坏人,相反,前妻去世后,他一直悉心照料岳母,为了儿女不愿再娶,是个极有责任心的男人。而钱老太太遭“恨”,是她在大部分时间里担当了“棒打鸳鸯”的重任。可老人家苦心拉扯一对外孙,又对女婿视如己出,说到底还是个好心肠、有风度的老太太。就连看起来最坏的“小人”王文胜,当林永健眨巴着小眼睛,猥琐又讪讪地向女主人公表白时,看起来更像是在塑造一个小丑,而非坏人。所有这些,都为二人爱情的天空点缀上了美丽的白云。
  
  三、无大起大落的剧情跌宕起伏之美
  一个成功的故事情节务必做到常中出奇,而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大困难是在追求情节奇异性的同时,仍能保持住作品的真实性、可信性。这部电视剧的故事情节看来实现了这一目标。剧作者显然没有用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观众的眼球,但却能紧扣时代的脉搏,通过富有个性的事件发展,引证幸福的真谛。
  故事情节可以分为前戏和后戏,前戏是江路与宋宇生轰轰烈烈又被百般阻挠的恋爱,最后成功结婚。后戏则是江路嫁入宋家后情节新的推进,多少有点让人无奈和辛酸。无论是前戏还是后戏剧情效果都此起彼伏,主线自始至终都建立在“情”与“感”两个字里,很符合戏剧误会冲突手法的运用原则。选取的素材和细节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紧紧扣住主题,实现了生活的真实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比如,宋宇生的女儿本来对继母印象不错,可是亲眼看到父亲与她恋爱的场景,自己心仪已久的自行车又被爸爸买去送了继母,便因此失落不已。岳母在宋宇生的婚宴上涕泪交下,并不是刻意作秀让新娘难堪,而是真心唯恐外孙以后受委屈。就这样,基于爱的立场与视角的差异,造就了剧中的大小矛盾。戏剧性的铺排与递进,便完全建立在合情合理的人物情感与关系互动之中。故事里面有很多的矛盾冲突,但是,几乎所有的矛盾和冲突皆缘于爱,正是爱的立场与角度的差异,造就了人物之间的误解与纠结。这又是这部电视剧独特的地方。另外,从细节部分有张力的突出 “重组家庭”的矛盾,然后有效协调家庭关系也成为这部剧另一个重要特色。
  当然,真正有感染力的剧情不只是有故事,而是有因果关系照应的故事。正如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过的,“顺时间叙述,只是故事,而不是情节,只有在故事中包含着因果关系,才是情节。”⑤善于通过对照性情节来构成富有戏剧性的艺术情境,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这部电视剧在这方面的建树也是积极有效的。比如,电视剧之前叙述的江路是从插队的云南返城北京的事实,为剧情的后面发展埋下了伏笔。就当江路和其一家沉浸在怀孕后的幸福中时,云南派人来查证为江路办返城的当年知青办主任犯罪的事实。
  
  四、调动观众对典型往事的回忆之美
  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很大提高为观众更有时间和心情进行怀旧创造了条件。并且,人们的怀旧情绪也越来越浓,越来越有情调。怀旧实际上已经成了另一种时尚。怀旧是人们的一种复杂情感,李欧梵曾对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后现代文化的怀旧特征理论进行过解释,指出其所谓的怀旧 “并不是真的对过去感兴趣,而是想模拟表现现代人的某种心态,因而采用了怀旧的方式来满足这种心态,换言之,怀旧也是一种商品。”⑥但是,怀旧无疑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情感。
  和今天相比,许多人认为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一段令人留恋的美好时光。人们单纯、乐观、向上,社会上充满了新生事物、孕育着各色理想――那是一个人心向善的年代,无论你想做什么,你总会有你的底线和操守。许多方面和今天有很大的不同,这可能是大众喜爱怀想这段往事的依据。
  这部剧基本做到了对上世纪80年代的如实重现。麦乳精、外汇券、拨盘电话、二八自行车……剧中对当年生活的展示,无论是场景还是道具都进行了十分细致地考究。如小卖部里总是喊“302,江路电话”的老大爷,躲在绿色的窗口里,捏支笔颤颤巍巍地记着电话费。有回江路向他打听男友打电话的内容,他左右观察半天,哆哆嗦嗦地从小卖部里挪出来,一脸担忧地小声跟江路汇报。还有,宋宇生的相亲对象“赵女士”,但凡开口总要以四字套话做总结,末尾再加一句“我认为这很有教育意义”。另外,在电视、电脑稀缺的时代,收音机里中飘出的《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让人忍不住跟着一起哼唱,而崔健的《一无所有》不仅可以搭配叛逆的“宋征”,也是那个时代所有不羁灵魂的完美代言。当年最火爆的情歌不仅是《万水千山总是情》,甚至《冬天里的一把火》《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被真心相爱的蒋雯丽、孙淳合唱,也能让观众啧出一丝甜蜜的味道。而《乡间小路》《我的中国心》《太阳岛上》《故乡的云》等经典老歌的选择,无不看出主创在音乐方面来引发观众怀旧的用心。
  
  五、复杂家庭简单生活的温情之美
  应该说,这部电视剧是一个生活气息浓郁的家庭伦理剧,并带着点轻喜剧色彩。剧中的家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复杂家庭,因而他们的简单生活显得更美更值得品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剧中贯穿了“中和之美”的思想。“中和之美”是儒家关于艺术价值、创作原则与人格塑造的审美理想之一。“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 “中”者含中正、正确、准确、得当之义,通常表示“正确性原则”或“合理性原则”;“和”者含和谐、最佳状态或对立因素之间的动态融合关系等义,通常表示“辩证的和谐”。对于一个构成复杂的家庭来说,人人有喜怒一般不发,如果发出来了又能实现最后的和谐相处,这种能放能收的温暖情调,不就是典型的“中和之美”吗?
  这种温暖的情调在现实形势下,想完全展示并不容易,“简陋的类似政治标准第一的价值准则,是曾经导致我国几十年的当代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公式化、概念化的根源。”⑦所以,这样的情调每每出现,都会受到观众的好评。这部电视剧在这方面进行了试探和开发,当然它还有自己的局限。因为现在政治对生活还有一定的影响,人们不知道可以试探的界限在哪,而这样的界限并不明确。实际上,这也是当今电视电影难以取得很大前进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在表现方式上,该剧善于在细节中展示家庭生活的温馨。在快节奏的当下,也许其他的影视剧已经将那些诸如摘菜、吃饭、洗脚等无关紧要的情节干脆抹掉,而该剧则反复出现这些镜头,这不仅没有浪费时间,而是成功地营造和渲染了一种温馨的家庭生活气氛。文艺评论家李准在该剧的研讨会上说,和很多家庭伦理剧相比,《幸福来敲门》非常善于从已经过去了20多年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间发现细节、挖掘温情,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实际上是告别泛政治化生活的人性的自然回归。生命的存在和发展本来不需要政治。“天然生出的花枝,被风吹动着,不求绚丽夺目,却自然地引人入胜。”⑧而政治是因为一些人为了实现一些目的后才使生活和艺术都沾染上虚假的毒素。
  电视剧《幸福来敲门》以大团圆的结局结束,某种程度上也迎合了我国百姓欣赏的口味,也是一种美好期盼的实现。虽然有些地方还是呈现出夸张偏大、巧合过多的现象,但总体而言,它在描写家庭生活、爱情生活上的成功尝试还是值得人们关注的。
  
  ① 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401页。
  ② 赵林:《自由的根据:自主性还是接受性》,见谢文郁《自由与生存》(代序),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③ 邓晓芒:《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④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17页。
  ⑤ 转引自孙绍振:《演说经典之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⑥ 李欧梵:《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现代文学十五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93页。
  ⑦ 曹禺:《天然生出的花枝》,《收获》1985年第5期。
  ⑧ 孙绍振:《演说经典之美》,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作 者:郭爱莲,文学硕士,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标签:敲门 审美 价值 幸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