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标语 > 正文

[谈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因素与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记录表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与转化问题,虽然是个老话题,但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下,探讨这个问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作者以教育工作者的主人翁态度,在认真分析“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其转化的具体策略,期望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困生 成因 转化策略
  
  做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是关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事。小学是基础教育,要对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任。如果每个班级都有几个数学“学困生”存在,那么全国所有小学里的数学“学困生”人数就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所以每个小学数学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从提高民族素质这一高度出发,充分认识转变小学数学“学困生”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投身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去。
  一
  显然,要转变小学数学“学困生”,就必须搞清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细心分析不难发现,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形成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不好一言概括之。从学生角度分析,基本上可以归结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前一方面的原因大致表现是:①思维迟钝、程序凌乱、概括与综合能力低下;②感知粗略、笼统,知觉的选择性相对较差;③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④识记速度较慢;⑤语言表达能力不佳,等等。因此理解数学知识特别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困难较大。后一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为:①缺乏学习的原动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数学学习根本没有兴趣,往往都是被动应付,态度马虎,缺乏毅力;②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③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④有的学生生性好动,贪玩;⑤常常遭到教师的训斥,态度顽劣,抵触情绪较重;⑥还有的学生生性孤僻,胆小,不敢正视老师,总是低着头听课;⑦对老师的提问存在恐惧心理。“学困生”们也存在通病,概括起来有“三都”,即:数学基础都差,知识缺漏都多,且都失去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再从教师的角度反思分析,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不可忽视。首先是教学方法不恰当,比如讲解繁琐。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提问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了数学“学困生”的感受;课堂练习不扎实、不充分;缺乏及时有效的教学反馈;特别是未注意对“学困生”们的个别辅导。其二是对待“学困生”缺乏足够的热情,关心不足,尊重不够,亲和力欠佳。甚至于动辄使用惩罚手段。特别是对于课堂上“开小差”且回到家里又没有完成课外作业的学生更是加倍惩罚没商量。长此以往,造成师生关系十分紧张、相互信任度下降。尤其导致学生自卑、自弃和自怯心理,以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在数学课堂“混时光”。
  另外还要提及的是,一部分学生所以成为数学“学困生”,还源于家庭对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欠佳,因而要求不高、辅导不力。
  以上分析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换句话说,数学“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往往还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性。因此,各位教师在帮助转化数学“学困生”前,必须深入了解其真实情况,在摸清个体情况后,再采取更具针对性的帮助措施进行教育转化。这样才能有效促使数学“学困生”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二
  在弄清了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之后,接下来问题就是,采取什么措施来转化他们?
  我的意见是,在通常情况下,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方能有所收效。
  首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尽快重塑他们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受到很多训斥和嘲笑,形成严重的自卑心理,对于外来的教育和帮助,通常会保持沉默或者回避抵触。所以教师应从融洽的师生感情入手,逐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与数学“学困生”谈话时,要对他们充满诚挚的希望和信任,使他们消除思想顾虑,逐步消除其对立和抵触情绪。再如,主动给数学“学困生”补课或者辅导,态度要和蔼,语言要委婉,启发要耐心、要循循善诱,使教师的爱和希望化作蒙蒙细雨滋润他们的心田。从而给他们感染和鼓舞,诱发他们对数学学习奋发向上的热情。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耐心细致地观察,及时发现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的进步,并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有时,教师还要根据数学“学困生”的智力水平,设计一些“跳一跳”就可以摸得着的问题让他尝试着解决,有意识的让他们获得一些数学学习上的成功,知道数学学习不过如此,原来我也会成功,从而克服自卑心理,重新竖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其次,合理安排,稳妥部署,有序推进地弥补他们的知识缺陷。
  根据“学困生”的特点,弥补知识缺陷的工作应有计划,有部署,有策略的进行。切忌“一阵风”或者“大突击”。要按照“长计划,短安排“、“宁分散,不集中”和“先用先补”、“重点详补”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运作。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先用一定的课外时间尽早给他们补上表内乘法,除法知识和一些简单的问题解决技能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地位特别重要,且又是基础的基础),其他一些应该掌握但又没有掌握的知识,完全可以分散到具体章节中去补。对于那些影响学习当前新知识的内容,可以提前补;对于那些尚不理解的知识,可以穿插在相应的章节中去补;对于那些暂时还未形成的技能,可以放进新授课后的综合练习中去补;对于那些容易混淆或容易出错的知识、内容,可以放到比较运用专题中去补。如此安排逐步补上前段欠下的知识缺漏。这样做,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利于数学“学困生”“消化”、“吸收”。
  再次,改进教法和学法,创造条件,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
  转化数学“学困生”的主要策略,在于改进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多为“学困生”着想。多在使他们学会和会学上下大工夫。在上课时,要尽量给他们创造些回答问题和上黑板做练习题的机会。坚决杜绝教师“一言堂”或教师与优秀生主宰整堂课的现象发生。在一堂课的练习阶段,对“学困生”们要做到优先检查作业,优先辅导答疑。特别是在他们遇到困难又迫切需要帮助但又不好意思求教的时候,教师要送去“及时雨”,或使其错误及时得到纠正,或使其困惑及时得以解释。这样做显然比课外“恶补”要强很多倍。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交给学生终生受用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给他们讲一些科学家们是如何学习的故事,鼓励他们科学地学习数学。大量实践表明,只有当堂知识当堂巩固,才能有效遏止数学“学困生”“旧病重犯”,以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
  最后,还要特别指出,在确定对“学困生”的教学要求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揠苗助长”。
  人是有差别的,不承认差别,就不是唯物主义,有差别才有个性。对待“学困生”的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应分清轻重缓急,区别对待。第一,可以采取减缓难度,设置梯度,小步幅前进的稳妥策略。使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努力,能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分数乘以分数的算理是学生难懂的内容之一,对此,我的意见是,可以首先教会学生怎么算,然后启发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来逐步领悟算理,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第二,关于“学困生”概念,是一定时期的一个相对的可变的概念,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当这种“反复”情况发生时,教师千万不要急躁和气馁,而要冷静地找出反复的原因,继续坚持耐心地教育和疏导。第三,配合适度、及时的家访,争取家庭协助和配合也是必需的措施。第四,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学生不歧视“学困生”,号召全体同学,主动帮助“学困生”学懂数学,学会方法。第五,组织帮扶“对子”,给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压担子,组成“一帮一”或“几帮一”的帮扶小组,定期检查帮助情况,充分发挥班集体的“促转”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庆余主编.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
  [2]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3]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出版.
  [4]王怀彬,谢国生,王斌主编.教师基本功.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3.11,(第1版).

标签:小学数学 转化 谈谈 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