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倡议书 > 正文

浅谈新课程中的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以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活”和“动”两个字。“活”一方面表现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活动的生成性。“动”表现为学生真正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
  下面以《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为课例,浅谈一下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 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引入:如图1,古罗马有一位将军,他每天都要从驻地A 出发,到河边饮马,再到河岸同侧的军营B 巡视。他经常想应该怎样走才能使路程最短,但他百思不得其解。(展示图1中C点不同的位置)?
  
  01
  
  进行自主探究教学首先要构建问题情景,从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贴近学生经验,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学习,然后通过教师引导和启发,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最后获得和形成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继续探究创新。本课例从这一问题引入,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践,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与探索活动中去。?
  
  二、 引导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性学习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是调整课堂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勇于动手探索。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动手实践是探究性学习的条件,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
  [探索活动一]?
  将一张矩纸对折,然后用笔尖扎出一个点A,再将纸打开后铺平,想一想:点A与点B关于直线L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请同学们用量角器、刻度尺测量A、B两点连线和折痕L有什么关系?
  
  02
  
  (展示变换图2中A点不同的位置,包括折痕L,可以得到的B点不同的位置情况,也可变换不同的折痕,观察B点的变化,引导帮助学生归纳结论)?
  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度量、分小组讨论,得出他们认为正确的结论。教师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加以肯定,对错误结论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探索活动二]?
  
  03
  
  请同学们将同一张矩形纸同样对折,然后用笔尖在同一直线上扎出一排点形成线段AC,再将纸打开后铺平,想一想:线段AC(如图3)和对应线段BD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请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验证一下两条线段AC和BD关系??
  教师对学生得出的正确结论加以肯定,对错误结论给予点拨,引导学生归纳结论:对应线段相等;如果对应线段相交,交点一定在对称轴上;如果对应线段不相交,它所在的延长线交于对称轴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不一定在对称轴两旁。?
  [探索活动三]?
  
  04
  
  如图4,同一张矩形纸同样对折,然后用笔尖再扎出同一直线上的一排点构成∠CAB,再将纸打开后铺平,则∠CAB和对应角∠DBF有什么关系??
  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交流后得到结论:对应角相等。?
  归纳小结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探索活动四]?
  
  05
  
  如图,一张纸上有A,B两点,把这张纸对折后展开铺平,能否在折痕m上找一点C,使得AC+BC的值最小??
  学生按已学公理容易得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线段AB与直线m的交点C就是所求点。?
  
  三、 注重总结反思?
  
  新课程中,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倾向,帮助学生努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本节课由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引入,最后到性质的应用,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用性、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索轴对称的性质,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思维过程,从中逐渐提高思维能力,同时也学会学习。?
  自主探究性学习给学生带来的是无比的财富,它教会学生如何去观察,如何去思考,提出问题,合作交流,如何去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学习,有利于发掘和提升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培养学生认知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好的探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等建构知识的活动,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不仅能扩展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质疑、推理和批判性地思考科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做”科学,学生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标签:浅谈 新课程 自主 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