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二周记 > 正文

【央企整体上市再探讨】央企整体上市重要性

时间:2019-02-0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熟悉中国交建的国资分析人士眼里,香港资本市场备受推崇的中国交建,在A股市场IPO兵败如山倒、创造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传奇”,并不意外。   在市场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央企要做出牺牲。这成为分析人士给予中国交建IPO传奇的注释。
  中国交建是按照国资委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要求进行的回归A股、整体上市。从2007年起,国资委提出把央企整体上市作为“做大做强央企”的一个战略措施,希望通过整体上市完善央企公司治理结构。
  当政者推动整体上市的确具有战略意义。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首先,大型企业整体上市是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内在需要。与国际水平比较,我国行业集中度明显偏低,竞争能力不强。通过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可以迅速实现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壮大企业规模和实力,提高行业集中度。其次,整体上市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在业务经营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第三,整体上市有利于上市公司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形成产业一体化优势。这些作用的共同发挥均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竞争力研究部部长许保利也认为,只有通过上市,才能实现央企的股份制改革;一定是要整体上市,否则会存在关联交易等灰色空间;资本市场会加强对央企治理的改善。他直言,“整体上市的央企肯定比非整体上市的好。”
  在监管者的业绩考核等促动下,中国央企整体上市步伐加快。2011年,在中国水电集团实现了主营业务整体上市后,6家中央控股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国铁物、中国五矿和一汽集团等也完成了整体改制。迄今约有25家央企已经实现主业整体改制上市。
  但中国央企的整体上市步履艰难。根据国资委的内部规划,截至2012年,整体改制上市的央企将力争增至40家。“按照现有状况来看,这一目标较难完成。”分析认为,央企整体上市是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整体上市应该是一个过程,需要量力而行,国资委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中央企业都必须马上达到这个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研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才让认为。
  落实到技术层面,体量巨大的央企整体上市,需要好的外部环境,需要找到比较好的时机窗口。近几年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世界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尤其欧债危机导致了世界经济的不稳定;同时中国也正处于宏观经济调控阶段。全球和中国股市总体情况不佳,导致中国股市的不稳定。显然,这并不是央企大盘股上市的好时机。
  但在监管者指挥棒下,中国央企只能迎难而上。
  比中国交建先行一步的中国水电,虽成功实现IPO计划,但也是仓促间进行,尤其是考虑到其后中国交建等紧跟的上市步伐,其更无法等待最佳上市时机。
  中国水电大额募资之后,中国交建的上市更显被动。分析人士认为,市场预期中国水电吸金之后还有更多大盘股募资,市场环境更加不稳定。
  在此情况下,中国交建的上市步伐却已既定。日信证券分析师薛明分析认为,鉴于市况不好,中国交建盘子大,必然会有一些限制,可能是管理层软性指导。
  作为央企的中国交建,做出了牺牲,体现了央企的特殊责任。
  但是,在监管者指挥棒下、在监管者软性指导下,监管层寄希望的依靠整体上市提高其在业务经营与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独立性,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似乎充满着悖论。
  (本刊实习记者吕赞对本文亦有贡献)

标签:整体上市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