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初一周记 > 正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模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根据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中英语课程新标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听力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技能。传统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把电脑、多媒体当做一种辅助工具,而整合后的英语课程是把信息技术看做整个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强调在充分利用信息与网络技术优势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课程朝着动态的、多情景化的、开放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中学英语听力;任务型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信息时代(计算机和网络环境支撑的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信息化教育研究的热点课题,是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视点,“整合”教学也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落实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重要策略和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其主体是课程, 而非信息技术, 切勿为技术而使用技术, 甚至不惜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 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 选用合适的技术。
  中学英语教学工作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从初中二年级甚至从初中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的英语成绩呈悬殊态势,两极分化现象逐渐严重。不少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丧失信心,放弃任何的积极努力,甚至破罐子破摔。笔者通过调查后认为:中学生英语过早两极分化的现象与英语听力教学有很大的关系。一是有些中学上课还是老一套的方法:听磁带,做练习,然后对答案。二是班级人数多,有的高中班上学生人数高达80~90人。这种情况不利于有效的听力教学。三是有些学校及教师对英语听力未能予以足够重视。有的学校将对话和课文录音磁带发给学生,求其利用课外时间自练听力,但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学生并没有很好地利用磁带;部分教师平时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听力教学,临近考试时只得对学生进行听力强化训练,不仅收效不大,而且扼杀了学生听的积极性;有的教师虽然坚持让学生听课文录音,但听前无策略,听后无反馈,久而久之使学生失去了的兴趣。四是教学内容乏味,不能够联系生活。纯粹的检查与测试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兴趣。
  所以,传统听力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种更加科学的听力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采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辅助语言教学的环境下,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正可以适用于新的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本文将以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为例,阐释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的英语听力的教学设计,教师通过设计开放式的任务和过程来激励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交流,以达到转变学习观念,改善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一、理论依据
  1.主导―主体教学理论
  何克抗教授(2002) 提出了“双主模式”。“双主”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双主模式”既承认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动构建者,又提倡教师是学习过程的引导者。建构主义理论为自主学习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恰如其分的哲学阐释。
  主导与主体教学理论的内涵就是在教学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教师发挥其组织、协作、指导、帮助等主导性作用。主导就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帮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创设学习环境、设计学习活动、解决学习问题、激发学习动机、组织学习过程等。主体指学习者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需求、认知风格、认知特点、个性特征,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学习者来展开。主导―主体教学理论是在合理吸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信息化教学结构―“主导一主体”教学结构(也称“学教并重”教学结构)―提出了独到见解。
  2.任务型语言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虽然广受语言教学界讨论运用, 却始终没有固定的定义。Crookes (1986) 认为任务是一项有特定目标的工作或活动;Willis (1996) 把任务定义为目标定向的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者运用语言来获取真实的成果:学习者使用他们所拥有的任何目的语资源来解决问题、解谜、玩游戏或分享和比较各自的学习体验。Nunan(1989)认为教学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任务目标(goals)、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input)、基于材料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所隐含的教师的角色(teacher’s role)、任务所隐含的学生的角色(learner’s role)和任务所执行的环境(settings)。
  二、英语听力教学设计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为了促进中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中学课堂应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此外,为加强英语听力学习,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互联网时代,需借助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这为听力学习提供了有利平台和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是教师课外实施任务教学的平台。任务型教学模式加上网络环境,必将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并运用有效的听力技能完成相关的听力测试。中学英语听力教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具体包括:课前任务阶段、课堂任务阶段和课后任务阶段。
  1.课前任务阶段
  这个阶段为准备阶段。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首先设计出各种各样的适合学生完成的任务。任务的设计要符合以下标准:一是符合课程教学目的的要求;二是能够很好地应用网络,所选择的主题要能从网络获取资源;三是选择在传统教学中遇到过的难题,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它;四是所选定的主题能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技能,这个主题应该是开放性的,让学生能够去探索,能够去创造。(1)引入任务,描述任务,确定目标,使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有个完整的了解,以便对自己的听力学习做到合理安排和规划。(2)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或学生对话题的熟悉程度,选择性地给出相关的背景资料,并向学生提供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词汇、短语和句型等。要求学生上网查阅相关文章和新闻报道,或者相关的影视信息。对于熟悉和喜爱的话题,则可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效预测和深刻理解。这些任务应该能够体现出现有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对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有大体的了解,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3)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对学习策略运用的解说和引导上,指出应该选择什么认知策略,在课前阶段学生要求了解听力学习的元认知策略,即自我计划、自我监控、选择性注意、自我评价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学习策略并最终运用它,以达到自主学习目的。
  课前对学习任务的布置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实现。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把预先设计好的预习任务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每次课前预习任务。
  2.课堂任务阶段
  这是任务型教学的核心阶段,这部分是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也是每周听力课要完成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可以借助多媒体和网络化语言学习系统来实现。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任务。学生按照任务前阶段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分步骤执行和完成任务,并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完成课前任务的同时,对英语语言、背景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熟悉。(2)同时运用认知策略,进行大量的训练。在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听力材料的输入。材料的选择要坚持“主题相关、难易适度、策略主导”的原则。(邓杰, 邓颖玲,2007:74)首先,针对各教学单元的知识结构的主题,选取能真实反映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等方面知识的材料。选材既要符合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又要体现任务的真实性特征。其次,针对学习者的整体水平来选择语速、时长、词汇等难易度和背景知识的复杂程度相当的语言输入材料。再次,语言输入材料必须适用与当前学习阶段的主体学习策略训练。认知策略包括预测、联想发挥、做笔记、推理、建立听觉形象、运用想象、整理归类等。针对学习策略设计一系列英语听力练习的题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听力材料和配套练习。同时,也能实现除对学生的学习策略作总体指导外,还能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监督学生的学习进程。(3)考虑到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不同和听力水平的差异,广泛搜集了不同主题、语音的听力材料,材料难度大致分为难、中、易三种。练习的设计是根据听力的认知策略而设计的,有供学生欣赏的歌曲,视频片段等。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不同,分别给出不同的任务,如必做题和选做题。学生完成后,教师及时收集各个层次学生出现的问题,研究、整理、总结后将信息迅速反馈给学生,同时进行必要的指导。甚至在听的过程中,也应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
  3.课后任务阶段
  这个阶段也叫巩固和提高阶段。学生在课堂完成一定的练习后会在每个练习旁边留的空白处,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及疑惑及时提交给老师,以获得针对性的反馈。课后学生可以再次登录老师的博客和空间,查看老师对自己的反馈意见和进一步学习的任务。这样,在信息技术帮助下,学生可以有步骤地安排完成课外学习任务。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英语听力课设计原则
  1.遵循“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
  设计一堂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英语听力课,首先要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的教学结构,四要素在教学结构中的地位应该是这样的: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否是学习的主人;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由教学的权威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咨询者;信息技术不仅是帮助教师灌输知识的手段,还是帮助学生意义作知识建构的工具;教材不仅是知识的来源,还是学生知识意义建构的有效对象。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而是要处于主动的地位,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整合”效果,培养出创造性人才。(余胜泉,吴娟,2004:34-37)
  2.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有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究、自我评价,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有积极的情感投入,无论自主学习或是协作学习,都是主动建构知识意义并获得成就感的过程。所以,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主动地寻求解答问题的学习过程。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
  3.要广泛接触网络与多媒体的信息
  网络和多媒体有效地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范围,让学生能够有效方便快捷地接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果在现代化的教室里学生学到的仍然只是教材上有限的知识,那么就称不上有效的信息化课堂。Internet带来的不仅仅是计算机联网,而是人类知识的联网,是古今中外以及全人类智慧的联网,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图文并茂的文献资料。
  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研究主要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手段、工具和媒介来促进教学。我们把它运用到英语听力的教学研究中,特别适用于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强调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理念。多媒体和网络平台具有多样性、共享性、扩展性和交互性的优势,十分有利于资源的利用和学习自主发现学习、协商合作学习和实践创造学习的展开。
  
  参考文献
  [1] Crookes G. Task Classification: A Cross Disciplinary Review [M]. Honolulu: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enter fo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86.
  [2] Nunan, D. Communicative tasks and thelanguage curriculum. TESOL Quarterly [M]. 1991:279-295.
  [3] Richards J. & Rogers, T.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4] Willis J. A Framework for Task - Based Learning [M ].London: Longman, 1996.
  [5]何克抗. “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2(2):32-37.
  [6]邓杰, 邓颖玲.网络环境下英语视听说任务型教 学研究――英语视听说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例析[J]. 外语教学, 2007 (9):74.
  [7]余胜泉,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4-37.
  责任编辑 余 华

标签:信息技术 教学设计 英语听力 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