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担保书 > 正文

自由飞翔歌曲【让学生的思维在数学课上自由飞翔】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现代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现有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被人们称为“思维之花”,下面,我就从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把握“授”与“受”的关系,增加学生思维的空间感
  老师每年花许多时间钻研教材,研究题目,备好每节课,许多问题已经思考得比较清晰,觉得很简单。这种感觉带到课堂上就会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回答自己深思熟滤的问题,学生当然难以回答得好。学生回答不好就更仔细地启发,直到学生说出老师希望的答案,甚至最后老师直接说出答案。表面上运用了启发式教育,课堂气氛热烈,细细琢磨,是学生跟着老师热闹,关键时刻大多是老师的表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远没有得到体现。老师过密的启发打断了学生的思维,控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期这样上课,学生就养成了思维的惰性,即使有时间也不愿思考,被动等待老师的启发。
  其实,讲解知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重点讲清,难点分析透彻就好了,给学生一点自己拓展的空间。老师要从思维的角度来设计题目,不在于多,只在于精,注意与其他知识的结合。对于重点、难点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得到真正的训练。只要思维训练到位,其他各种类型的题目不过是换汤不换药,要相信学生在以后的作业中能够解决。如果在数学课上,大多数学生都在活跃思维,老师成为组织者,处在后台,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意犹未尽,许多类似思维方法的训练及一些知识的拓展完全可以留给学生在课后思考,学生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 把握“教”与“学”的关系,强化学生思维的主体感
  在课堂上,老师经常不放心学生,总以为学生不能独立思考得到正确的结论,于是在备课时,以老师自己对课本、题目的理解思路来设计课堂,把一个问题拆成一个个小问题,以过度的分析、提问来引导学生按老师设计的方案一步步走向结果。这样,老师教得舒服,学生配合得好,老师觉得非常满意,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法,长此以往,学生当时学得较好,但容易遗忘;知道某个概念,却不会灵活运用;只会机械模仿,不会独立思考,老师示范过的题目会做,没示范过的题目不会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内存及积极性,从本质上说都喜欢思维并有独特的见解,这些往往被自大的老师所忽视。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能量,我们要保持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内部自然的思维状态表达出来。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总有他的想法,或许对、或许错,或对解题有帮助、或对解题无实质性的帮助,我们都应重视,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下去,加以分析,也许与老师备课的思路相似,也许会发现新方法,也许分析到最后根本是错误的,我们都应该遵循学生的思维进行分析。即使是错的,也许这种思维方法在另外的问题中有用,也能够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借鉴。许多时候能给老师带来惊喜,发现老师没想到的方法。关键是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然后请学生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加以评价,找到最佳方案,优化思维途径,提高思维的效率。因此,老师必须时时与学生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思维角度来设计课堂。
  三、 把握“渔”与“鱼”的关系,创设学生思维的方向感
  数学教学过程中,既要教授具体的知识点、知识内容,更要教授由知识点和内容概括、延伸、归纳、提炼出的数学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要让学生的思维锻炼增强方向感,所以,课堂上,教师若能根据具体的情况创设各种不同的问题情境,就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概念或题目上来,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目的。
  提问中应处理好这样四个关系:(1) 点与面的关系。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应有较大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差生,照顾到各层次的学生,考虑到各种性格的学生,培养所有学生的思维兴趣,达到共同提高; (2) 难与易的关系。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提问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较难的问题应力求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切忌过深过难而造成冷场;(3) 曲与直的关系。提问题不能只问“是什么”、“对不对”,问题要富有启发性,否则学生会感到单调乏味;(4) 多与少的关系。授课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教师切不可为提问而提问。提问过多过滥,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余地,必然会影响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提问过少,难以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势必造成学生厌倦反感,效果必然很差。
  四、 把握“赞”与“导”的关系,激发学生思维的自信感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对不善于提出问题的同学,一旦提出问题首先应称赞其勇气,然后再帮助其分析;对于好问但总是抓不住要点的同学,不嘲笑、讽刺,而要耐心引导;对于提出问题的同学,应鼓励其进一步探索,大胆创新。通过学生提问与讨论,改变了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的局面,创设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增强了问题意识,学生也就自然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要注意评价要恰当,既不要过多也不要过烂。我们已经认识到经常批评、很少表扬学生的害处,会打消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但赞扬不能过头,前阶段在学校推广激励教育,于是听到到处是表扬。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或提出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就大大表扬会让学生觉得是讽刺,我在听课中常听到在学生回答出一个简单问题时老师就喜形于色地表扬“好极了”“很聪明”,我如果是学生听了肯定会觉得“难为情”;还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惰性,打击真正思维积极的学生的积极性,助长学生的自满情绪,对学习非常有害。因此,表扬要适当,要论功行赏,例如,回答过程中以微笑、赞许来激励学生继续回答下去,答对了一般性问题曰“好”,想出了其他方法曰“很好”,确实想出了好方法决不吝啬“好极了”“聪明”。在课堂上学生出错并不是坏事,出错时千万不要立即纠正并给出正确答案,我认为应鼓励、引导他发现错误,给他纠正错误的机会,让学生展开讨论,对某些普遍出错的问题加以强调,对其中的某些思维亮点加以适当表扬,以后就很少会犯同样的错误;不然学生就不能很好的认识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
  (张 静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000)

标签:课上 飞翔 思维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