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大学院校库 > 正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案例 浅谈如何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约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也在不断提高,加快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制度建设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内部控制 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保证经营方针和管理目标的实现,保护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降低员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和程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是否及时,不仅关系到众多投资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我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2008年6月,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要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并鼓励非上市企业实行。同时,在拟定的配套办法中,明确提出“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岗位,负责制定企业信用政策,监督各部门信用政策执行情况。”该规范的出台无疑为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和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带来了契机,也更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内部控制在上市公司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内部控制作为组织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要素,在维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为财务管理提供了一个有效财务信息平台
  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原始凭证能够正确地、及时地、清楚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情况,使账存、实存保持一致,从而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2、可以有效地防止、发现和纠正错误与舞弊
  大量事实表明,各种导致舞弊现象的出现,从国内的巨人集团衰败、银广厦案到国外的巴林银行倒闭、安然事件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归结为内部控制的缺损或失效。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上市公司管理人员私自交易和挪用资金的行为,杜绝了伪造证券和交易记录等行为的发生,切实保证财产的安全和完整,从而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3、可以促进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的有效落实
  现代审计是以测试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抽样审计是审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上市公司如何坚持以审计创新为动力;以规范审计业务管理为基础;以“人、法、技”建设为保障,全面加强审计质量控制,在很大程度上都可以归结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说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
  4、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有利于成本预测和决策,可以规范会计行为,明确责任,奖惩分明,防止会计工作上的差错和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要求企业按内部牵制原则合理分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互相制约、互相监督,避免因责任不清互相扯皮、推诿,职责不清,越权行事,给相关人员滥用职权,贪污舞弊造成可乘之机。
  ■二、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内部循环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1) 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要求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是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也是上市公司改革的根本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和资本环境的日益完善,一些上市公司在境内外频繁实施并购活动,十多年来,我国的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和带动行业成长的中坚力量,公司的部门职责、机构设置、编制管理、干部聘任及考核、员工招聘、薪酬制度、养老统筹、职称管理、教育培训等方面必须适应现代化步伐的要求。因此,建立一整套完善、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法人治理结构,是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下,完善和加速企业化运转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2) 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安全、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是深化上市公司内部管理的必然要求。为了方便公司管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效节约成本,并保证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使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能定期评价,并得到及时更新,上市公司必须按照“职责清晰化、责任程序化、形象统一化”的要求,建立一套完善的、覆盖业务流程环节的,适合民营中小企业自身特点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通过自我调节、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可以起到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保证经营活动合法合规和公司经营战略有效实施等重要作用。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仅是公司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得以生存和立足和避免因控制过度而牺牲管理效率、贻误发展时机的必然要求。
  (3) 建立科学、合理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虽然我国上市公司自我发展能力、自主投资能力也是在向好的方面在变化,但是国内外市场长期隔离,我们不了解国际竞争规则,与发达国家和同行业相比,缺乏在同一环境下竞争的经验,危及了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提升获得客户认可度,是实现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利保障。
  ■三、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的状况不容乐观,制度执行不力
  就从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现阶段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部控制制度思想相对落后。在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管理当局的经营风格、文化理念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影响重大而又深远,而且它担负着监督与约束的使命,直接影响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是一个国家和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然而,大多数上市公司还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作用的认识仅局限于理论层面,内部控制尚处在初建阶段,有的企业甚至停留在“内部牵制”阶段,与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还有较大差距,内部控制处在初稚状态,甚至流于形式。
  (2)“两会” 监督机制失衡,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我国的内部控制是建立在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双层治理结构的基础上。目前,我国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组成人员和公司总经理的聘任,但在实际工作中,董事会的监控作用严重弱化,形同虚设,通常只有一个虚职,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日常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职责重复,而且缺少必要的常设机构。
  2、风险意识缺乏或者不强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和恶化,我国出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管理跨度和难度越来越大,企业生产经营面临更大压力。然而,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分析,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着对市场认识不足,相关专业人才缺乏,在操作上基于传统的对市场趋势的分析而不是从套期保值基本原理和方法出发等问题,其风险意识差,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3、企业内部控制不够健全、不够合理
  控制活动是在开展各项经营活动的过程中,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通过合理授权的方式,使各中间管理层和员工以所授权力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目前虽然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建立了内控体系,但是,不少上市公司只是形式上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而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较差,其操作规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
  ■四、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控制环境,明确控制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重塑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的关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必须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观念是企业活动的灵魂,是企业行为的先导,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时代,上市公司要想解决并摆脱这种管理混乱和经营危机,必须树立现代管理新理念,树立现代企业整体性、结构性和过程性的系统化理念,使风险管理由高深抽象的理论变为现实生动的企业文化,内化为所有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并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制度,使得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念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
  (2)加强“两会” 监督机制,合理有效地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提高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决策质量和决策效率,必须加强董事会“三性”建设,重新设计董事会的规模、领导模式以及最能充分发挥董事会作用的专业委员会,这将更有利于保护公司及股东的合法权益。董事会在公司内部控制中处于中心位置,增强董事会的功能是建立有效公司内部控制的核心任务,要强化董事会的核心地位和决策功能,关键问题是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为此,必须严格限制大股东对独立董事的人事安排,让独立董事真正独起来,在约束方面,应采取董事会与经理相分离的方法,强化董事会的监督职能,同时进一步推动了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根据上市公司自身特点和需要在公司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四个专门工作机构。
  2、注重风险意识,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面对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遇到的各种风险,首先,注重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风险文化,促进上市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让员工意识到风险就在我们身边,是使广大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只有企业意识到了风险,才会主动采取措施,内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贯彻实施。其次,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财务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努力降低经营风险。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变化,企业的投资风险、经济合同风险、存货风险、债务风险、担保风险、兼并重组等风险逐步加大,因此,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定期排查、台帐、零报告、情况通报、考核督查等多项制度,健全高效、灵敏的办案风险评估信息约束机制,并且在技术上采取风险转移、风险分散等类似的措施规避风险,这样有利于增强风险意识,正确认识和评估风险,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水平。
  3、树立成本意识,增强效益观念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是各经营主体追求的最终目标。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实现由传统的成本管理向科学化、市场化、法制化管理转变。例如:上市公司为了鼓励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推动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增强企业内部管理,虽然要扩大成本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在某个方面有更好的投资回报;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需要一定开支,但因此各职能部门可依此控制和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并提高设备使用率,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降低产品成本,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总之,内部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因此,为了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必须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加强对员工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教育和宣传,让内部控制意识深入人心,使全员参与内部控制,促使上市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文凤. 上市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实施探讨. [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1
  [2]梁冰.上市公司应积极执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3]张海兰,冯建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09;3
  [4]周勤业,王啸.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5;2
  [5]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9;1
  (责任编辑:郭伟)

标签:浅谈 内部控制 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