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第一次作文 > 正文

浅论演奏学习中的“注意转移”_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演奏作为一个心理行为过程,始终离不开注意的参与。练琴中有意识地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注意指向以及正确地安排注意转移,是演奏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注意 注意指向 注意转移
  
  “注意转移”在心理学上是指:人根据目的和需要,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目标转移到另一个目标的过程[1]。
  在学习活动中,人的注意总是围绕着学习目的,不断从一个侧面转到另一个侧面,或从一种方式转为另一种方式。注意转移对学习活动有着重要影响。
  演奏学习过程中存在着积极的注意转移。一首乐曲从开始练习到最后成熟演奏,注意转移大致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因为不注意会出错,所以人的注意也主要集中在乐器上一个个音的位置(如乐器的音键、音位),即所谓的“找音”。
  第二阶段,随着练习的增加,肢体(主要是手)的熟练程度提高,肢体的动作行为记忆逐渐产生,注意开始转移。注意渐渐脱离了对一个个音位的关注,而向一组一组逻辑音群的演奏动作和行为上转移。在这个阶段,与音乐吻合的肢体(主要是手)动作行为逐渐清晰稳定下来,形成与音乐一致的稳定、自如的动作行为记忆。在肢体细微的动作和感受上也正在逐渐形成与“音乐韵味”一致的“行为韵味”。
  第三阶段,随着练习的进一步增加,内心音乐和演奏动作融为一体。对肢体行为的注意内化为“有意后注意”。内心音乐变成准确、稳定、自如的演奏行为。注意同时指向音乐和肢体演奏行为两方面。大脑对乐器音键、音位的注意被高度地简化和淡化,仿佛大脑中淡淡的影子。演奏进入了“自由王国”。
  演奏学习中注意如果不转移或转移不彻底会对演奏学习造成很大影响。“注意转移”存在着几个普遍问题:
  第一,有些人的注意不发生转移,在整个练习和演奏过程中,注意始终顽固地指向乐器上的音键、音位。而有些人注意转移不彻底,追求准确或担心出错,注意就回到音位目标上。这样演奏时往往仓促拘谨,难以兼顾整体。
  人的注意方式是与生俱来地指向行为的目标而不是行为的主体,如拳击时注意集中在将要击打的对象上、砍柴时注意集中于将要劈砍的木头上、穿针时注意针孔等,肢体是自发地产生相应的动作和行为。演奏具有即时操作性,容易出错,人往往会本能地高度注意音位目标。但注意具有排斥性,对某一目标的高度注意会影响对其他方面的操控。注意还具有粘滞性,注意转移需要时间。当速度快、音符多时,注意要在无数音位上快速转换,会导致顾此失彼。虽然少数人因手的协调性、柔韧性非常好,注意力集中,记忆力强,他们内心想着音乐,注意集中于乐器的音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完美演奏音乐,但随着年龄增长等原因,手的条件发生变化后就感到“力不从心”。而普通人依靠这种注意模式很难胜任演奏。
  第二,演奏练习中,很多人的注意转移缺乏意志的参与和控制,注意转移过于随意和频繁,注意不稳定、不清晰,常常在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甚至乐器、周围环境等主客体间到处游走。注意缺乏线性,呈断续状态,这样形成的演奏记忆凌乱而有缺陷。到正式演奏时,注意高度集中,大脑中记忆残缺和模糊的地方就凸显出来,导致心理上的犹豫动摇,对演奏造成影响。
  第三,对音乐灵魂作用的认识较为片面,对注意转移的认识不清楚,因此导致忽视或排斥对于肢体演奏动作行为的培养。
  演奏中存在着怯场、紧张等现象,人们常将其归咎为心理原因,认为必须高度关注音乐,摆脱对肢体行为的注意,在音乐引领下自然(自发)地形成演奏行为才能避免心理和肢体问题。但现实中,片面强调音乐的灵魂作用,自发形成的演奏行为效果却不好,效率也低。在学习到较高程度或较难的音乐作品时,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注意转移上存在的问题最主要是影响我们对肢体演奏行为的培养。
  从本质上说,练琴的目的一是在大脑中培植、完善音乐形象,二是对相应的肢体演奏行为进行优化和巩固。人的触觉区别于视觉、听觉、时空感觉等,属于人的另一功能系统。动作行为的感知和记忆功能非常优越。肢体行为易于内化定型,形成后非常稳定。比如生活中的骑车、驾驶、打毛衣等,在行为记忆稳定建立后,可以同时说话、思考或将注意转移到别的目标而行为却不会受影响。激活、发展肢体的行为感知记忆功能,对演奏学习有很大意义。其实,学琴一开始要求的固定指法、讲究触键法等,就是将注意引向肢体动作行为及感受的最初步骤。练琴特别强调慢练,慢练不仅是要在大脑中放大音位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距离关系,更是要使手和肢体的动作行为及其感觉在大脑中变得深刻和清晰。简单地说,慢练不仅是为了让人在大脑中“看清”和“想清”乐器上音的位置,更是为了让大脑“看清”和“想清”肢体的演奏动作行为,从而在大脑中建立稳定可靠的肢体行为记忆。紧张、怯场背后常常是不良的注意方式和注意习惯,慢练时从慢到快的速度变化,既是对肢体综合演奏行为的巩固,也是对稳定的行为注意模式的培养。我们只有清晰地认识慢练的本质,才能在音乐引领下对肢体演奏行为进行有效的培植,最终使练琴的目的得以实现。只有肢体行为记忆切实建立起来,音乐对演奏肢体行为的引领才能得以完美实现。
  学习演奏需要科学合理、主动适时、在意志控制下清晰地安排注意转移。开始练习乐曲时,注意要集中于乐器的音键、音位,在有了初步正确的音位及其序列概念后,就要及时结合着音乐,清晰地将注意转移到相关的肢体(尤其是手的)演奏行为上,建立起与音乐结合的、清晰完美的肢体行为动作注意。这样使音乐注意和肢体行为注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两者高度一致的稳定、精确的记忆。在此基础上,再辅以深入的作品分析理解,使感性、理性认识与实际的肢体行为记忆完美结合,这样就为成功的演奏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心理行为保障。
  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注意的参与和引导,在演奏这一复杂的心理行为过程中,注意尤其重要。注意是记忆的前提,没有注意就没有记忆。注意不清晰,记忆就是模糊的。注意有偏差,形成的记忆就会有缺陷,最终都会在演奏上体现出来。深入地了解演奏学习中注意转移的规律,科学合理地调控安排注意转移,对器乐演奏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金项目:200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器乐演奏教学中的心理错觉与行为障碍”(09YJAZH012)]
  参考文献:
  [1]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
  作者单位: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标签:演奏 转移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