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教学实效: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学习习惯的主阵地。结合我校学生的的特点,我优化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一、精设预习提纲、引导学生自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在上课前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通过预习,使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具有初步的了解,上课时就容易跟得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并有助与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预习,学生能发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及学习的重点,上课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通过预习,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预习提纲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针对性的原则。预习的设计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充分估计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错误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设计题目,以便可以及时地查漏补缺,使学习可以更有效地进行。
  2. 问题化的原则。问题设计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预习设计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在认真研究和分析教学目标、内容、学情等各个因素的前提下,把教材中的知识点演变为具有探索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点,形成本节课教学活动的“问题链”。同时,要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教学问题的设置要成为科学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集层次性、梯度以及坡度于一体。
  3. 趣味性的原则。兴趣是一切研究与探索的原动力。学生能否学好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所以,预习的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水平,还尽可能多的设计一些趣味性活动。
  4. 层次性的原则。《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预习作业的设计应体现它的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高低不同、认知特点不同、设计的问题应符合每阶层学生认知规律,尽量做到“低起点、小步走、不停步”。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体验到成功。
  
  二、辨析研讨,启迪与释疑并用
  
  通过在预习提纲的指导下自学,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学生在尝试中遇到困难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寻求教师的指导。于是,教学目标变成了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使他们产生了“我要学”的愿望,在这种动机支配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问题,又使他们产生了成功的喜悦,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对于学生不同的见解和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此时,教师还不要讲解,而是将这些疑难问题交给全班同学辨析与讨论,让各种意见充分解释其根据”。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全班辩论等多种方式各抒己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们通过积极思考和多角度、多层次的辨析,尽可能互相启发,解决部分在自学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并进一步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
  
  三、教师引导与细讲,学生归纳总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讲”,尤其是在课堂上解决学生反馈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疑难问题时,更需要教师具有更丰富的教学知识,高超的教学机智,更精湛的课堂调控能力。一般地,教师可采用两种方式解决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一种方法是引导。在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疑难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予以适时引导;第二种方法是细讲。教师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结合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既要讲清思考问题的程序,又要讲清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并借助该问题的讲解,由此及彼,总结出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出新旧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后,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要突出易错易混易漏的知识薄弱点,引起全体同学足够的重视;教师及时反馈,评价学生课堂表现,起导向作用。
  
  四、当堂达标训练,灵活运用教学策略
  
  经过以上的几个学习步骤,大部分学生可以基本掌握规定的学习内容。但是还达不到熟练的地步。此时,教师应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提供限时限量的课堂练习,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内化、整理、拓展的机会。教师巡视、搜集学生答题信息,针对练习的难易不同,采取让学生口答或板书的形式出示练习的答案,对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讲解,而是让学生纠正学生的错误,并解释原因,重点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教师及时矫正之后,可及时补充补偿练习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视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以个别指导。
  初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学习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在于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活动。不仅致力于对课堂知识的把握,更注重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挖掘和培养。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注重引导,优选教与学的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拓宽教学视野等等。教学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如讲解、自学、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问题讨论等。教师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进行辩证思考,培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以上环节不一定每节课都机械照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取舍。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课堂操作步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组织能力,要善于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及时进行点拨、诱导。
  (魏言静 江苏省沛县第五中学 221600)

标签:实效 数学教学 学习习惯 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