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正文

《京华烟云》读后感

时间:2017-04-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12130133 张天馨

自从看赵薇版的《京华烟云》就很喜欢其中的情节,因为这是我第一部看开头猜不到结尾的电视剧,喜欢情节之外,也对北京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后来也断断续续地看了赵雅芝版的电视剧,虽然没有细分其中差别,但也对这部小说产生兴趣,在大学如此丰富的图书资源下,就有缘领略这部书了。

第一点让我意外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位于“拿来主义”系列中的,也就是说,《京华烟云》是一本非主流的经典,虽然其中含有抗日爱国成分,但由于林语堂的身份和这本主导的道家思想,自然不会为正道所容,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意味我赞成林语堂的主张和思想,我的思想,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二点让我意外的,就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与原著是在出入太大,当然也不能说是电视剧胡编乱造,只是把体仁和银屏的故事安在了荪亚和曹丽华身上,阿非和红玉本就两情相悦,曹丽华仅仅是荪亚和木兰之间的小插曲,牛怀玉与莫愁并无交集,诸如此类,若是我先看过原著再去看电视剧,想必会对电视剧大家贬驳,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力量吧,而且我个人更喜欢电视剧的尖锐戏剧冲突和人物设计。

《京华烟云》的核心人物当然是姚木兰了,姚木兰美丽、博学、聪明、善良、贤惠,除了具备这些旧式女子的所有优点之外,又勇敢、坚毅、具备很多新式女子的优点却没有新式女子的轻浮与肤浅,的确是足够足够令人倾倒了,但她又不同于传统模式化的佳人,作者将她刻画地有血有肉、鲜活立体。由于小时候父亲的教育,她也成长为道家的女儿,虽然富有却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并且时常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这些想法有些被人理解,有些不被人理解,但她始终这样,我认为还是因为她的富有,她无所惧,所以她才能一直这样妙想,设若她生于贫家,没有殷实的家庭,也没有视他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每天为生计发愁,自不会产生这些妙想了,但就事论事来说,她的智慧也是非一般富家女可比,除了营救孔立夫那个经典片段之外,最为智慧的应是巧妙处理曹丽华事

《京华烟云》读后感

件了。一般来说,一个妻子的失败莫过于丈夫的背叛,但姚木兰没有用传统的办法去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瓦解曹丽华,这便又体现出她的自信了,因为她的环境,她在丈夫的面前并不卑微,她也珍惜这段婚姻,她自信她的丈夫不会离她而去,所以她才会这么做,设若她是贫家女,荪亚是高富帅,这种情节也就不会发生,看来婚姻的基础即门当户对,否则又会出现什么?体仁和银屏的悲剧就是一个例证。

银屏美丽聪明,与体仁从小一起长大,但事实上银屏永远是卑微的,从其他情节来看,体仁也不是真心爱她,一来是对她心存怜惜,二来银屏的确美丽,三是银屏使用的一些手段,可是怜惜会淡漠,美貌无法永驻,手段也会有不凑效的一天,体仁不仅对银屏好,他也喜欢华太太,他也勾引过锦儿,他与妓女纠缠不清,说明在体仁心中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只是一次次的玩笑,怪不得他死后,姚思安感叹幸亏他没有娶妻。

当然事出必有因,姚家富不可言,不需要有人再创辉煌,更不需要有人力挽狂澜,体仁又是长子,自然对他百般娇惯,姚思安也因自己的年轻往事而放纵他,他也有过向上的愿望却又因种种原因没有希望,体仁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姚家的悲剧,因为对体仁的放纵而使他最终未成大器,就算让他和银屏在一起,他也不可能安安稳稳享受家庭的幸福,又会出轨,又会背叛,银屏却无可奈何,因为她别无选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仁的悲剧却造就了阿非,姚氏父母对阿非教育方式彻底改变,且阿非是唯一的儿子,所以他除了出国游历,增长见闻,也最好撑起了偌大的王府花园,与电视剧不同的是,阿非和红玉本是相爱,那么红玉的死就更加令人唏嘘,红玉才貌双全,但她的确是林黛玉一般的女孩,玻璃灯,单纯且脆弱,耳热、狭隘,她会在意阿非对她的每一个看法,每一个动作,只要阿非喜欢的,她感到痛苦也会做,她更不愿让阿非怀有任何负担,

因此她选择死,她不愿只让阿非只因怜惜她而娶她,再加上那句签词:“芬芳过后总成空”,她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主动地去配合这句签词,这又是迷信的悲剧了,红玉敏感的性格使她不允许她的爱情有一点瑕疵,过程像言情小说,唯一不像言情小说的是,阿非没有因红玉而抑郁一生,终身不娶,没过多久,他就顺理成章地和宝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毫无疑问,阿非在红玉活着的时候就喜欢宝芬了,当然是因为宝芬的美丽,且知书达理,且健康,宝芬也喜欢阿非,于是就在一起了,就这么简单,这便是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什么忠贞不渝的爱情,你在,我爱,你不在,我爱别人,也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红玉用她的死,成全了阿非和宝芬,虽然红玉死得冤枉,听错了话,信错了签,但她命不久矣却是确定的。若她与阿非结婚,她的病会使两个人都痛苦,那时再死,对阿非是一种摆脱,现在死,对阿非是一种牵绊,还是让心爱的人多念一点自己的好吧,让自己成为阿非心中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也算死得有点价值。红玉的死,没有凶手,甚至她自己都不是,是她必须死,是宿命。

还有一点是立夫和木兰的感情,两个人发乎情止乎礼,木兰毕竟是旧式女子,她是注定要嫁给荪亚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就如曾太太所说“感觉木兰一定是咱家似的”木兰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她掩藏了自己对立夫的感情,嫁给并不那么爱的荪亚,这仿佛是命中注定。可当真正出事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救立夫,后来她会好好爱自己的身体,都是她对立夫爱的体现,可这种爱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恶心,这并不违背道德伦理,而是人自然的感情,停留在最美好的阶段,并且读者会为这段感情感动,却不会为他们各自的婚姻遗憾,因为他们各自的婚姻很幸福,我们只要记住在泰山上“你拉我起来”那美丽的画面就够了,因此这更像真实生活,你嫁的也许不是你曾经最爱的人,但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逸祥和的家庭,而不是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就如《还珠格格》当中的情侣经历了生生死死,我真的难以想像他们老了会是怎样的生活,怎样平淡的日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会幸福,爱着不累,受着不愧。木兰和立夫都是热情积极的人,木兰会推动丈夫,莫愁和荪亚都是追求稳定的人,莫愁会拉住丈夫,因此他们才会互补,才能幸福。

篇二:《京华烟云》读后感

读《京华烟云》后有感

最近,中央电视台播放了根据林语堂先生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京华烟云》,引起了我深读林语堂先生原著的极大的兴趣。

小说《京华烟云》描写的是1900年—1938年那个政权更迭、军阀混战、人心郁闷的北平城中,通过对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各类人物在那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性格演变、思维撞击和命运选择,凸现了儒、士、商阶层由盛而衰的过程,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作者还以其独特而充满睿智的女性审美观和审美心理,深刻描写了他心目中深爱的女子姚木兰,塑造了一个知书达理、聪明美丽,浩然诚笃、宽容自尊、有道教风范的光辉女性形象,表现出了中国优秀女性的落落大方之美、娴淑端庄之美和刚柔兼备之美。

应该说改编的电视剧比林语堂原小说从某些方面有了一些突破,但也存有很大不足,主要是人物错异、相互嫁接成分太多,搅乱了人物形象,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不少争议和批评。但我觉得改编者有一点把握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就是牢牢抓住了情感丰富深邃这一主线,向人们形象化地展示了一个中华优雅女性光辉耀人的精神风采。

怀一片知恩图报的真情

知恩报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报恩德”,这些哙炙人口的诗句,中国绵延多少年的古老成语,讲的就是要感恩。

作者就是通过姚木兰这一艺术形象时时的心存感激和处处的体味感动,把中华民族的这一传统美德得到了不断地净化与升华。小说中的姚木兰小时候被人贩子拐卖,曾家是她的救命恩人,姚木兰始终顾念着这份无以为报的恩情。她幼年的经历从这里展开,婚姻从这里结缘、命运从这里延展。

她视曾家二老为生身父母,言听计从,孝顺有加,正反映的就是知恩图报的拳拳之心。电视剧中的姚木兰,陷入了一次又一次的代嫁风波,最终以放弃自己的爱情换来的代嫁,成全的也是曾家二老。

我们暂且不评价姚木兰委曲求全的合理性,但对那个年代的一个奇女子始终衔着报恩的坚定情怀,还是应该给予很大欣赏的。

持一缕终生相许的深情

林语堂对自己的婚姻也有着极强的信心,对自己的爱人寄托着无限的深情。据说,1919年林语堂与结发之妻廖翠凤两人结婚。婚后林语堂和妻子商量,把婚书烧掉了。因为他认为“婚书只是离婚时才用得着”。姚木兰是林语堂先生的最理想的女性形象。他曾说:“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于是他就把这种对待婚姻的态度完全附在姚木兰身上。

小说中的姚木兰和丈夫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他们有旧式夫妻的相敬如宾,也有新式夫妻的相互尊重,还经常一起游山玩水,谈诗论史,喜笑颜开,在淡雅雍容中演示了夫妻之间的爱慕。

我很欣赏木兰自吟的那首小诗和曾荪亚所喜爱的小诗:

兄抛鱼网赴中流,

妹撒钓丝待上钩;

尽日得来仍换酒

雨后空舟归去休。

人本过客来无处,

休说故里在何方;

随遇而安无不可,

人间到处有花香。

在小说中,林语堂所描述他们的夫妻生活是波澜不惊,轻松快乐,心旷神怡的。虽然各

自的内心深处,各有各的隐秘空间,也出现了一些涟漪,但木兰对生活一直有一种淡淡的笑意,并主动调整了彼此间的不和谐因素,巧妙化解了可能出现的感情危机,坚守了婚姻围城,坚守了爱情阵地。

我不赞同电视剧中对姚木兰婚姻关系的设计,不赞赏塑造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姚木兰形象。包括她所选择的错嫁,她对曾荪亚这个不理想的丈夫的苦心善良和忍辱负重,忍受、痛苦和屈辱,甚至对情敌曹丽华的超乎正常的宽容。因为这不是语堂先生所崇尚的完美女性形象,是一种在封建社会中才有的对女性人格的扭曲,完全不符合时代特征和人文特征。 涌一脉妙想联翩的激情

林语堂的姚木兰是个会吹口哨,谈吐诙谐,总是有着各种各样奇思妙想的“妙想家”。她的妙想来自于她的家庭教养,来自于她的聪明才智,也来自于她的勤奋好学。

小说中许多描写都反映了木兰的智慧中具有坚实的根基。如莫愁生子,欲起名为“小夫”,孔立夫不同意,说:“这名子听来像个清道夫,又像个挑夫。”莫愁坚持自己的提议,引起争论。机灵的木兰便接连提了“孝夫”、“肖夫”两个建议,均取“有其父必有其子”之意。莫愁、立夫都对“肖夫”的名字感到满意,使夫妻取得了一致。这表现了木兰有对博大精深中华文字准确把握与运用的高人一筹的才能。

木兰的天性中还有着追求理想的独特浪漫。她的生活方式随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冬季则平静沉稳,春来则慵倦无力,夏天则轻松悠闲,秋来则舒爽轻快。”甚至连她头发和服饰的式样也随之改变,以至最终成为了一个惟妙惟肖的村姑。她喜欢逛庙会、吃小馆儿、逛公园、看电影,游览名胜古迹;与丈夫在凉亭里下棋、手持厚卷躺在藤椅上看小说;还同丈夫到景山以西御河岸边,趁清露未晞之时去闻荷香,收集荷叶上的露水珠儿。这都反映了这个美丽女性的多彩多姿和多情善感。

木兰对曾荪亚和曹丽华之间情感纠葛的巧妙处理,可以说更是令人心悦诚服。已届不惑之年的曾荪亚与情窦初开的曹丽华一见钟情,被精明细致的木兰很快发觉。她满怀同情与激情给曹丽华写的那封规劝丽华“挥利剑、斩情网,断情丝”的书信,全信坚持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服人,情深意切,情理交融,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木兰的精明、智谋、豁达与和善,使曹丽华幡然猛醒,迅即回头,真可谓是“妙手回春”、“化干戈为玉帛”。她以最平和的方式平息了这次家庭危机,充分反映了她具有不平凡的智慧和超人的大度胸怀。 凝一段深藏偶露的柔情

有人说,人的一生会遇到的四个人,第一个是自己,第二个是你最爱的人,第三个是最爱你的人,第四个是共度一生的人,但很悲哀的,在现实生活中,这三个人通常不是同一个人。

篇三: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虽是英文,但语言典雅平和,浓浓的中国韵味丝毫未减。其中通过人物性格渗透出的庄家和道家思想,读后令人思绪悠长。林语堂先生在全书前面的献词是: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与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谁是神州自由民。描写中华儿女抗日之情,更升华了小说主题,使气概更为波澜壮阔。

《京华烟云》主要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的悲欢情仇。姚家长女姚木兰才华横溢,富有智慧,年少时与进步青年孔立夫暗生情愫,青年时嫁给曾家三公子曾荪亚。曾家大公子曾平亚身染重病,为冲喜娶了贤惠美丽的曼妮,但大婚第二天便去世。曾家二公子曾襟亚为人懦弱,却娶了刁蛮自私的牛家大小姐牛素云。婚后曼妮守寡,终生未改嫁。姚木兰发现丈夫与女学生曹丽华互生爱慕,用智慧巧妙的化解了家庭危机。牛素云与曾襟亚日益隔阂最终离婚。随后日本侵华,曼妮被辱自缢,牛素云和其兄成为汉奸,木兰逃往四川,举国上下加入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因有感于《红楼梦》而著的小说,小说中隐约有《红楼梦》的影子。但不似《红楼梦》的国破家亡,《京华烟云》给了读者一个更加开放和圆满的结局,让读者在“泪涔涔”的同时也颇感欣慰。下卷“秋季歌声”意指秋日结束,春日轮回的庄周思想,也暗示了旧中国灭亡,新中国的建立。

《京华烟云》的女主角叫做姚木兰。她的名字就注定了她外柔内刚的个性,也成就了她坎坷却幸福的一生。她是一位值得所有女性敬佩的女人。如果只是才华,史上许多才女或许可以与她比肩,最让人欣赏和敬佩的是她身上传统妇德与进步思想的融合、儒道庄思想的融合、大气温柔与果敢坚毅的融合。她是薛宝钗与林黛玉的合体,既有薛宝钗的贤良淑德、现实主义,又有林黛玉的温婉多情、浪漫精神。她进可读甲骨文、品茗赏月,退可种花养草、下厨做菜,是女性中的完美典范。她是出身富裕的大家闺秀,但最后归隐山村农妇也自得其乐。她对生活具有理想化的追求,但从不过分苛求,奉行着中庸和“无为而治”的思想。她的聪慧也挽救了她的婚姻和家庭危机,当已过不惑之年的丈夫爱上情窦初开的曹丽华时,她满怀同情写与曹丽华的规劝信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清理交融,淋漓尽致的体现了木兰的精明、豁达、智慧与和善,使曹丽华幡然悔悟,终“挥利剑、斩情网、断青丝”。

木兰的父亲更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理想人格的化身,“半在尘世半为仙”的智者。林语堂先生成功的借姚思安向西方读者展示了一个东方儒道融合西方务实的洒脱随性的生活智慧。他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教育出的女儿具有传统女性的优秀道德;又“去其糟粕”,不让女儿裹脚。他的人生一半入世,一半超脱,所以他的性格中既有儒家“人定胜天”的乐观人生态度,又融合了道家“顺应天命”的无为心态。他教育出的两个女儿也兼具道家的洒脱与儒家的忠孝,只不过木兰更侧重于道家,莫愁更侧重与儒家,两者的融合便是最为理想的人生。

林语堂先生向西方展示的也正是这样一个道儒兼具的中国社会,或许这两种文化本身就有交融之处,互相补充共同构成最为理想的哲学文化。

标签:读后感 烟云 京华 京华烟云读后感2000字 新京华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