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分手信 > 正文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论述了当前学生学习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培养问题意识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如何培养问题意识,以及提高文言文学习兴趣的策略。   [关键语]:新课程 文言文兴趣
  
   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和评价的要求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点考察借助语感和必要的文言常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热爱和有兴趣,在文言文阅读中能否有意识地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国文化精神。评价要有助于学生确立古为今用的意识,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但由于时空的阻隔,字句的古奥难懂,很多高中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文言文,甚至对文言文学习有畏惧情绪。这是令语文老师头痛的问题。没有兴趣甚至畏惧的根源无非三点,一是文句的难懂;二是古人思想的难以沟通;三是觉得陈年旧代的东西,学了没用。王力曾经说过:"我们读古人的书,必须很好地体会古人的思想,但是,当我们阅读一本古书的时候,是应该先体会古人的思想呢,还是应该先弄懂古人的语言呢?这个先后的分别非常重要,这是有关方法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文言文字词古奥难懂,这固然是学习障碍之一。但是如果学生看不懂,是不是翻译出来,学生就感兴趣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可见这不是一个矛盾的关键所在。而且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也并没有想把一个高中生难住的意思。随便抓几篇试看《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季氏将伐颛臾》等等,没有一篇不是脍炙人口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会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的良性影响。可见,首先还是要引导学生对古人的思想产生兴趣,并且引导学生用现代社会意识观念关照古文,认识到"陈年旧代"的古文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仍然有意义。那么就会对文字的学习产生自觉的学习主动性。即孔子所谓的"不愤不发,不悱不启”。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育学生:“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这一点,落实到文言文学习中,即学生要发现古人和今人的相同和不同,然后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这种兴趣一旦固定下来就成了一种“问题意识”,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作法,也符合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所提的:“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那么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策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呢?笔者根据平时的教学体会,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用现代观念关照古文学习,引导学生找到找准课文和现实的结合点,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如何让学生对古人的思想感兴趣呢?对症下药的方法是,首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找准课文和现实的结合点,提出问题。比如本人在教授《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教参》只要求认识孟子的“仁政”政治主张,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课文,我们就可对此文寄以现实的关怀从而得出五方面的新认识:(1)现实生活中“顺手牵羊不算偷”,“一二五不算赌”,“收点礼品不算受贿”的思想不正是课文中所讲的“五十步笑百步”的翻版吗?(2)课文中“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所提倡的不正是要求保护生态平衡超前的环保意识吗?(3)第四自然段中孟子关于发展生产的主张也不正是一种农、林、畜牧、养殖、手工业全面发展的思想吗?(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也不正是要求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教育的朴素思想吗(5)孟子反对“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主张从根本上实行仁政”,也不正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要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思想符合吗?如果抓住了类似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结合点。学生会惊喜地发现,传统并非古旧,而是具有非凡的活力的源头思想。于是,主动提问的兴趣也就来了。
  语文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一个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长互生的过程,它需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来整体推进,全面发展。所以笔者有时候会组织排演课本剧,让学生进入到古文中去。大大缩短时空距离。比如在教《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在组织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参与进去之后,提出的问题即生动活泼又具有现实意义。出于表演的需要,学生会对烛之武的“台词”进行一些修改,然后会主动讨论到底改得好不好。还会对表演的神态、语气进行琢磨。人物台词是为人物性格服务的,对烛之武的性格进行发问、分析,就成了他们的自觉行为。整个过程下来,问题意识有了很好的巩固,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精心设计问题到学生主动问。这就迈出了形成问题意识的一大步。
  二、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学生个性化的猜想、发问
  当学生有了主动问的兴趣,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氛围,让学生由敢问慢慢学习会问。在教学过程中,古文和现代生活之间有那么大的时空可以任学生驰骋,且学生个体差异在所难免,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教师不要感到奇怪。高中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已由“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转型,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充分爱护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焦虑感。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思维打开之后,笔者的尝试是:课前预习时不是留问题,而是要求学生将提出自己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上交,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且有一定价值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让学生自己讨论,在教师的点拨下解决。这样既拉近了学生和课堂学习内容的距离,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给学生的再次提问播下了种子。
  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引导学生进行纵横对比,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古文所以称为古文,是相对于现代文来说的,“抓住了事物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认识事物的钥匙。”比如笔者在教授《鸿门宴》时,学生提出,“项羽怎么那么容易让刘邦逃走了,那不是太疏忽了吗?”“项伯是不是个吃里爬外的人呢?”等问题。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对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除古代和现代进行对比外,古代和古代进行对比,也是发问的途径之一。当然中国的现代文化和古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求异之外,还要注意求同。
  三、落实文言常识,扫清字词障碍
  从古人思想入手培养兴趣的教学方法,那些文言基础知识(包括常识)怎么办呢?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取消了“双基”一说,这并不意味着文言基础知识就不用传授了。近一个世纪,语文工作者采用了“主客观”二分法,将语文知识归为客观的,语文认知归为主观的。只有与人的主观认知发生联系之后的客观知识,才有可能促进人的精神成长。在文言文教学中,当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碰到知识障碍,教师就应该适时授以文言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扫除障碍。让古文常识和对古代文化的认知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常用字句时,他们还会发现(或者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文言句子以短句居多,有时候表达比现代文要简洁、有内涵得多。从而将他们所学的一些文言语句主动运用于生活。比如将“干卿底事?”、“此夫子自道耳。”夹杂在平常的对话中。这种妙趣横生的言语方式还会带动古诗文诵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就会慢慢地浸润到学生的思想中。
  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教师应先认识到,学习的最高目标是会学,而不是学会。对于学生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和他们共同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寻求解决之道。所以不能运用传统的判定式教学评价对来评价学生。因为判定式评价是静态的、单一的、机械的和功利性的。这种评价标准主要是以预定的知识和技能 方面的目标作为唯一的参照标准,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进而影响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应该用“诊断式、发展性评价”来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素质的发展,关注其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关注其成长与进步的状况。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提高还需要教师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每一点成就,而对不足之处不应多加指责。不断地用成功体验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坚定他们努力探究的意志。这种意志将使他们今后的学习受益匪浅。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发展性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兴趣”是认识学习内容,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 直接因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始动、定向、激励作用。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对问题就有了勇于探究的兴趣。在新课程背景下,文言文教学还需要大家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文言文教学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平坦。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张志善,《中学语文教学论》,语文出版社,1994年11月。
  夏惠贤,《当代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潘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载《中国教育学刊》2003。
  
  

标签:文言文 新课程 激发学生 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