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周记 > 正文

冲突与合作: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 新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数字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民主性、互动性、兼容性、隐匿性等特质汇聚成一个蔓延性的全新虚拟环境,给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道德建构教育以强力的冲击。面对教育环境的复杂化,当前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当在反思、批判和主动疏导的基础上对新媒体环境重新考量,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型;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教育方式的转换;变抵制为利用,实现教育载体的变迁;由冲突到合作,实现教育理念的革新,才能有效规避新媒体环境给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带来的风险,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张泰来(1972-),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理工学院政治学院,副教授。(湖南 岳阳 414006)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项目编号:EEA10038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XJK011BDY00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127-02
  
  新媒体(New media)是指相对于书信、电话、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依托数字技术、互联网络、移动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包括博客、论坛、手机短信、网络媒体等在内的新媒体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成为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深受青少年的青睐与喜爱。以当前传播最受关注的新媒体形态之一的微博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量达到1.95亿,半年内增长超过两倍,增长率为208.9%。网民使用率从13.8%迅速提升至40.2%,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互联网应用。调查同样显示,微博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渐渐成为其交流与获取信息资源的主流渠道。CNNIC数据显示,截止到2010年6月,我国微博群体占网民总数的57.2%,其中青年大学生群体所占的比例为72.3%。①开放、互动且信息混杂的虚拟新媒体环境极大地改变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常规学习方式,并给予其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以极大的影响,也严峻地拷问着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方式及其效果。
  一、从封闭走向开放: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的模式转型
  青少年的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教育首先是一种涉及受教育个体多种心理因素的内向传播(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过程,既需要受教育个体对外界“灌输”的思想道德规范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理解和记忆,也需要将其内化为一种自省、自律的自觉思维,从而形成个体的思想和道德品质。这种思想的成长和道德的建构同时也应该是一种人际传播(Personal Communication)过程,在教育者和青少年之间进行必要的和充分的信息传递、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从而建构起二者之间的一种理解和协作的积极关系。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模式则是一种的单向度的侧重机械“灌输”的封闭性的信息传播,教育者以理性说教的方式将相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抽象的倾向性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呈现给尚处于思想成长和道德型塑阶段的受教育者,在忽略其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思想倾向等的情况下企图通过直接“灌输”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思想疏导和道德培养的目的。这种单靠讲课、谈话和报告式的填鸭式教育的集中性、机械性、强制性和缺乏受教育者相关信息反馈与循环的单向度教育模式极大地消解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在这种缺乏创新的、近乎“真空”的封闭教育模式中,青少年的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同学校“正统”的思想道德教育之间横亘着一道阻隔和损毁教育效果的“鸿沟”。
  根据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P.J. Tichenor)的“知沟理论”(Knowledge Gap Theory),在现代信息社会,接触媒介多的人比接触媒介少的人具有更快地获取更多信息的优势,随着信息的流动加速与增加,两者之间的知识格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加上个体的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社会交往、态度性选择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知沟”也随之加深。②要打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单纯教育主体对相关信息内容的“垄断”式传播,畅通思想道德教育信息流通的渠道,使抽象、刻板的传统思想道德说教鲜活起来,富于生活性、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和渗透力与影响力,建构一种开放性的教育模式才是缩小和弥补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知沟”和“信息沟”的一种有效途径。这种开放式模型不仅要求教育过程突破校园的限制延伸到课外,突破教育者的主体权威地位而还原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还意味着教育工具和教育媒介由单一的书本、文件等向多媒体多介质的扩展。由于新媒体具有鲜明的交互性特点,通过新媒体,传播者和受众的身份不再明确,传播信息和接受信息几乎可以同时完成,每个人都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受众。新媒体中,“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双向的,参与个体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都有控制权”。③“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新媒体事实上已经为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克服封闭性缺陷提供了充分的补偿与延展的机会及条件。新媒体因可交互和可搜索等特性,成为传播知识的最好地大众媒介。④这无疑对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有着积极的意义,不仅有利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知沟”缩小,也有利于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受教育个体之间以及教育者、受教育者与社会环境之间形成一种开放、民主和平等的交流信息与沟通思想的对话和互动。因此,正视当前迅猛发展的新媒体环境和青少年新媒体阅读与新媒体交往行为的日常化,动员新媒体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与潜力,为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道德发展建构一种开放的教育模式,将成为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化被动为主动: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的方式转换
  新媒体不仅具有开放和民主的革命性传播优势,更为网民们提供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张扬个性的广阔舞台。新媒体不仅为主体生产出对象,也为对象生产出主体性。这里的主体性是指新媒体使用者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当新媒体对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道德发展带来现实的巨大影响之时,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教育主体的“把关人”角色便在新媒体使用者主体性彰显和诠释中被极大地消解,青少年群体作为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传播的受众,对新媒体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掌握着相对的控制大权,他们可以对网上病毒式传播的信息进行自由的选择、过滤、改制、解释和传播,其作为被动受众的自我意识被即时、鲜明地凸现出来,历史性地获得了保护自身独立和尊严的手段。正如英国文化批评学家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指出的,“网络的文本生产具有双重性,即传播首次打破了从传者发出到受者接受的直线行为模式,传受之间的隔阂蜕变为一个自由的编码和解码的过程”。⑤以网络、微博、博客等为主要形态的新媒体一度成为青少年最受欢迎、最体现自我的互动乐园,其“我”的生命表现和对自身全面本质的占有在新媒体上愉快地绽放着,其自主性和自我性通过自己对新媒体中对象性关系的管理而成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对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自身受规制的被动现状形成一种无形的抵制、排斥与厌倦。
  传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信息传输方式相对于青少年受教育个体来说,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施动与受动的关系,这种单向、直线式教育方式不能很好地兼顾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质,受教育者基本处于信息传播的被动接受端,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和发挥,这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难以使其形成对思想道德知识的主动消化和内化的教育目标。从教育的理论逻辑和实践理性来看,青少年的思想成长与道德发展的动力体系是多元化的,其中受教育环境以及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又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两大主体性因素。当前的新媒体环境虽然是一种虚拟的环境,但这种虚拟性只不过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展的产物,在拓展环境边界和延伸人的活动方式的同时,仍然表现为通过符号对真实生活复制和再现,因而也是一种真实的镜像和虚拟的现实,虚拟环境中的虚拟交往往往可以在不考虑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条件下而顺利进行,主体的主体性可以以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难以体会的民主和平等的姿态出现。新的新媒体环境已成为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延伸,且这种环境前所未有地将广大青少年从传统的被动受教育的角色和地位中解放出来并赋予其极大的主动性发挥的空间和思想成长的平台,因而,顺应德育环境的变化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特殊规律,尊重青少年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内化,将为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成长与道德培育开创新的局面。
  三、变抵制为利用: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的载体变迁
  传统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一种载体单一、“千人一面”的大众传播活动,教育者充当着权威的把关人,对流向受教育者的信息预先进行严格的把关、筛选、过滤,甚至按照特定的思想道德教育目的进行修改和控制,从信源上可以确保德育内容的“绿色传播”,但这种把关式德育缺少对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与要素之间的系统分析与考虑,教育活动和内容缺乏趣味性、渗透性和感染性,其信息传播速度、内容的丰富多元和形式的灵活性等方面都无法与新媒体的强大信息优势和传播效率相比。当新媒体作为数字技术革命催生的新事物以信息的海量、混杂、粗糙性及传播的虚拟、隐匿和分散性而出现并对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道德培育形成渗透和合围之时,青少年对网络等新媒体的依赖乃至上瘾以及教育者的谈“网”色变两种态度便一直处于较量和博弈之中,引发了人们之于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发展潜在的消极影响的关注、反思、批判与抵制。
  显见的是新媒体之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如双刃剑。新媒体通过快捷、直接乃至无处不在的传播途径,将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思想倾向以各种兼融的形式在网上广泛地扩散、传播和渗透,形成一种思想道德教育信息和各种娱乐信息、专业信息甚至是诋毁和排斥思想道德教育的垃圾信息并存的尴尬局面,使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道德发展的生态环境日益复杂化,也使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面临难度和挑战。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使新媒体流通的信息内容缺乏自觉的思想道德主导性,极易造成青少年的主体性消解和价值成长方向迷失,并可能由此引发阻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思想和行为问题。新媒体受众的互动不仅仅是通过新媒体发布自己的信息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表现为受众与媒体之间的互动,而且还通过微博直播、QQ及MSN等联系、论坛讨论和及时传呼等,表现为受众之间的互动,受众作为传播的中心和节点而存在,新媒体此时“只是为受众视听提供平台”。⑥新媒体之于受众仅仅只是其互动与交往的途径、渠道和载体,因而是可以被适度控制并合理利用的。新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时空的无限制性等特点可以被用来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网站、开辟新媒体德育模拟社区、开发新媒体德育论坛等,以此拓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渠道、延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空间和丰富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并同现实生活中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形成虚拟与现实、线上与线下的密切协作与合流。因此,正视新媒体的存在,增加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向新媒体的渗透,探索新媒体德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新媒体为青少年的思想成长和道德发展创造条件,将有助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的丰富和教育效果的改善。
  四、从冲突走向合作:新媒体环境中青少年思想成长与道德建构的理念革新
  冲突与合作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个体之间的一对矛盾关系。冲突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基于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的建构而对外部信息简单强制性输灌的一种否定与抵触行为。合作则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特质因势利导,与受教育者进行情感交流、思想沟通而建构起的二者之间的一种相互信任的和谐互动的人际传播关系。人的思想的成长和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既同外界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也与个体的积极参与及主动内化行为紧密相连。在新媒体环境的裹挟和强力冲击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应及时卸下强制性权威说教的教育架势和直线式硬性灌输的教育理念,理性考量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成长的系列影响因子,合理挖掘利用新媒体之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积极资源,变教育者主体地位为主导角色,变受教育者受动角色为主体地位,建构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育的一种和谐的人际传播关系和内向传播关系,在交流和沟通中化解矛盾和冲突,在互动、内省中走向理解和合作。
  冲突止于交流,合作源于互动。教育哲学家杜威曾指出,“思想道德教育同存在的事实密切相关,这种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足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的结果。⑦美国道德认知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也认为,“人的道德观念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自我建构起来的,个体是一个不断思考道德问题的哲学家,对于善的传授是一种唤起而不是教导”。⑧青少年对新媒体环境中个人意见观点自由表达的平台和个人形象虚拟建构的功能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热衷和认同,但新媒体环境中充斥着虚拟的、娱乐化、感官化、商业化、功利化甚至极端主义和诚信缺失的信息,也使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成长面临污染和侵蚀的危险。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主导性和把关性的角色作用,将教育环境和教育空间主动向新媒体拓展和延伸,利用定向建构的微博、博客、网站、E-mail、QQ、MSN(即时消息软件)、社区、论坛等丰富多元的德育平台,引导青少年进行适时新媒体交流和互动,这不仅符合青少年对体验式、参与式、娱乐性的时尚新媒体学习互动的兴趣与需求,利于激发青少年的德育感知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也可以适度弱化教育者说教的权威,利于帮助青少年克服心理障碍,以合作的方式同教育者和其他新媒体德育主体交流感情、表达意见和沟通思想。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下,积极转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传统思维和逻辑理念,化解德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一切矛盾和冲突,发展一种合作交流的德育学习新范式,重构教育者新媒体德育把关人的角色,对青少年接触的新媒体信息进行传播内容和传播价值的道德评判与分析,通过与青少年的合作交流适时监控和把握其思想动态,帮助青少年从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中分离出虚伪、歪曲等有害的成分,整合和还原一个真实、客观和公正的现实世界,从而引导青少年自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调查显示:微博渐成大学生交流与获取信息主渠道[N].人民日报,2011-09-13.
  ②P.J.Tichenor.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rential Growth of Knowledge[J].Public Opinion Quarterly,1970,(4):158-160.
  ③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④葛进平.浙江农村大学生大众传媒接触及其影响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⑤[英]斯图尔特?霍尔,徐亮.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旨实践[M].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8.
  ⑥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23.
  ⑦[美]杜威(Dewey,J).民主?经验?教育[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7.
  ⑧[美]劳伦斯?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81.
  
  参考文献:
  [1]蒋宏,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蒋青.新媒体征战[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3][美]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檀传宝.大众传媒的价值影响与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5]罗家英.网络影响下高校德育模式变革与构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孙晴)

标签:建构 中青 冲突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