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二周记 > 正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已显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竞争、经济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种变革和挑战,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已成为当今基础教育领域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或跨学科知识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语文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综合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能力 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就是要从教育的观念和实施上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学生素质,教师必须创造新的课堂教学环境,采用新的不同于以往传统教学的方法,以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重点,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开发,各种素质得到综合的协调发展。下面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谈谈自己的认识。
  1.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不单指说话的技能、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思维能力、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等。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要变“一言堂”为“群言堂”.根据语文是交际工具的特点,充分利用45分钟,让学生多开口说话。一是结合语文课的教学特点,进行口语训练。如学习《羚羊木雕》时,我以“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为题,组织学生作专题辩论。辩论前先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辩论的知识,明确要求,指出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作好充分准备,教师加深引导、点拨。辩论后做好总结、点评。二是在语文课堂中,渗透说话活动。安排“课前一分钟口语练习”,让学生说说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儿及大家关心的校园热点,复述早间听到的广播新闻,讲故事,猜谜语,自我介绍等。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经常设计有争辩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每周必上一节语文实践课:内容包括语文知识抢答赛、辩论赛、讲故事大赛等,让学生充分展示口才。这些说话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给写作带来了极大的帮助。
  2.增强学生的作文能力。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其原因并非教材本身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与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要做到真情与健康写作。真情实感是写好一篇作文的灵魂。应该在字里行间蕴涵丰富的情感,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当用“心”去写,与文中所写的人物同喜同乐、同哭同悲、同忧同哀,而且要淋漓尽致地宜泄自己的情感,爱要爱得真挚、强烈,批要批得尖锐、深刻。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的有着独特视角的眼睛,有一个会积极思考进行探究创新的脑子。这样才能平中见奇,平中出新,有创意,有见解,立意新。
  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理论指出:智能是一个人在认识活动中各种认识能力的综合。对学生来说,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的综合,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从思维发展的特点来看,中学生的思维已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他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事物加以分析和批判。激活学生的思维是使学生“动”起来的首要任务。首先要问题探究,激活学生的思维。中学各科大量的学习内容,均可在教师的指导、启发下,以产生问题的形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来使学生获得知识,增长才智。可见,问题是探究性学习的核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意设疑提问,让学生自主参与,合作讨论,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自己去探讨问题的精妙,发现问题之间的联系,以求得解决的办法。其次应该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语文课所学的每篇课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对写作方法的把握,往往因为学生个体差异而因人因时因地不同。学生所写的每篇作文,甚至是同一题目的,都有不同的观点及表现。因此,我在讲课时从不划定框架,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去思考,寻求对一个问题的多种认识及解决一个问题的多种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时由于某些因素的触发,会突破平时的思维定势,拓宽了思路,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活课堂氛围。
  4.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语文教材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文学作品是通过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中人物或景物的形象美进行剖析,让学生感知美。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学科,社会赋予了语文教学太多的功用,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待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汉光中学)

标签:培养学生 浅谈 综合素质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