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入门临摹图片【试论研究生油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培养】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摘要:油画艺术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基于此,对于油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除了要求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技能的基础外,还要充分体现“彰显个性、坚持原创、倡导多元”的教学思想。文章试从“引导与发现”为重心的教学、研究性学习、共创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探求油画教学中研究生个性培养的新路径。
  关键词:油画教学 个性培养 路径
  
  目前,研究生油画教学单一化的倾向比较明显,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大都处在被动接受导师安排学习的状态中,专业基础教学与方向研究的教学仅是本科教学的延续,这一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才能阻断影响因素。笔者认为,研究生油画教学应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敢于打破“一刀切,齐步走”或“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模式而另辟蹊径,采取“百花齐放”的教学实践,积极鼓励具有原创性的作品呈现。
  
  一、将传统授业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引导与发现”为重心的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多高校都基本遵循以教师为中心,这是因为我国从古至今都将尊敬师长视为传统美德,《学记》中记载,“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荀子》中也记载,“言不称师谓之畔,教不称师谓之倍”,正因为如此,尊师重道的传统延续至今,并形成了传统的授业教学模式。然而,对于研究生油画教学,如何处理好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会直接影响油画教学的质量。
  1.注重强调学生个性的彰显,摒弃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
  在过去的研究生油画教学过程中,基本沿袭的是本科阶段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师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学生便“跟风”,没有创新,创作出来的作品千人一面,缺乏个性,长此以往,有些学生的视界就变得愈为狭隘,个性和创新能力随即受到束缚。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种说法源于哲学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说,每个事物都各有其特殊性,即个性。每个人在性格、情感、意志及文化素养方面都不相同,个性的不可重复性也决定了其画面所呈现出来的语言风格不可重复,因此,不能简单地将教学标准制定成“单一化”的模式,引导学生在油画作品的表现中能凸现个人的特有性格及生活阅历。故此,研究生油画教学中,努力发掘学生的个性特征,注重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
  2.探索以“引导与发现”为重心的教学模式,达到开启学生“心智”的目的
  油画教学中的“引导”,一方面可以从生活中去开启学生的心智。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个性培养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并将对生活的切身感悟、对未来的憧憬及对社会的独特感受与认识有效地移植到油画作品中,从而找寻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去关注社会的发展态势是油画教学的重点之一,否则,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变”的思维方式来开启学生的“心智”。
  所谓变,可以从物象的形体、比例、透视、色彩等方面去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让他们不要把目光局限在某一点上,积极鼓励学生勇于用个性化的风格展示自己对客体的感受、理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不断创新,油画艺术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不断地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心理感知的角度出发,去尊重和激发学生独特的审美个性。
  以油画中色彩的表达为例,色彩有着自身的性格,对于它的认识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千差万别。相同的人在不一样的心境下所感知到的色彩都不尽一致,所以,在色彩的表现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对客观物象的激情,强调情感氛围的营造,可尝试运用夸张、象征、简化等表现手法凸现油画色彩的感染力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断尝试新的表现手法和技巧,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深入研究,将自然语言转变为其个人的油画创作语汇,从而打开一条个性化的培养通道。
  
  二、将学习理念贯穿油画教学的始终
  研究生阶段的油画学习与本科阶段的学习有一定关联,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将之前所掌握的绘画基本规律和思维方式得以升华的过程,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善于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并能够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通过怎样的方式去做,这些都是一个油画专业研究生要去好好思考的。
  正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所以给学生“一杯水”的教学观念需转变为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从而帮助他们寻找“活水”的源泉。这就需要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贯穿于油画教学的始终,导师可以从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入手,带着“相信每一个、尊重每一个、研究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态度,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如有些学生可能对人的生存状态感兴趣,有的对如诗如画的自然美景有好感,这些都需要我们去介入生活,从而去思考生活。与此同时,还应培养学生主动地去收集研究资料,对所选定的专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广泛性的挖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最终有效地选择与专题方向相适应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方式,从而逐步去探索具有个性审美倾向的油画语言。①正如《新课程理念与创新》中指出的,“学校从根本上讲不是施教的场所,而是学习的场所;学生从根本上讲不是受教育者,而是学习者;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
  下面,笔者以油画色彩教学为例来进一步探讨如何进行研究性的学习。
  首先,研究性学习应以问题为载体,就色彩而言,是想象作品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色彩的客观真实性对研究有什么样的重要性?第二,带着这样的问题,有的人自然会对色彩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从而对色彩的性格进一步剖析和解读,直至新的问题出现;我们在掌握了色彩的基本规律后,又如何去利用色彩表现客观物象?照搬照抄,还是将色彩进行“物到我”的转换?显然,后者更利于去展示色彩的性格和自我个性。第三,既然要利用色彩语言去表达作画者的主体意识,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去实现客观色彩向主观色彩的转换?如何利用色彩凸现出作画者的独特的情感因素?第四,一系列的问题等待着解决,每个学生对同样的问题一定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要想去证明自己的假设成立,必须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思维,从而使色彩的学习摆脱原有的被动的、表面性的学习,使学生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彰显出个性化的色彩。
  其次,通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来探求油画教学个性培养的路径,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提高油画的基本功是实现个性培养的前提条件。
  油画是舶来品,但当“西学东渐”后,中国便开始了油画民族化的探索历程。但是,毕竟油画作为一种独立的世界性画种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以,作为油画专业研究生,首当其冲的应是要扎实地掌握外国优秀的油画表现技法。个性化风格的培养没有捷径可走,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习者具备良好的学识修养,在对精深的油画语言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去发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国当代油画的三大任务是提高油画的基本功、反映时代性、体现民族性,三者缺一不可,但提高油画基本功是根本……如果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这些民族性或中国性的东西也是不可能彰显出来……中国油画应该在强悍的油画功力基础上来展现自己的时代性、民族性和个性的艺术风采。”②
  另一方面,通过“写生带动创作”的方法找到个性培养的突破点。因为研究性学习首要的任务是要求我们发现问题,可以通过写生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所朝夕相处的大自然所承载的信息量是无穷无尽的,但同时它永远不会将一幅完美的画面直接呈现在我们眼前,自然以其特有的理念与生命在向世人充分地展示着自己,大自然所给予人们的启示会不断激发画者众多的生命激情与创作激情,通过心灵的感悟后,将能打动人的图像记忆下来,并不完全按照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重新整合,从而展现出带有人主观认识的图式。19世纪印象派画家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例证。无论是马奈、莫奈,还是雷诺阿,虽然他们都是捕捉自然光线下物体瞬息万变的色彩变化,但由于每个人的生活背景、兴趣爱好、艺术观念等的不同,其笔下所描绘的生活情境、田园风光及花草树木都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格特性。莫奈能准确地把握自然景色瞬间即逝的呼吸与律动,因此,鲜明绚丽的色彩及颤动的阳光感觉便成为了他画面的亮点;马奈的作品仍保持着画面形象的真实感,以古典的高贵气质和华丽鲜明的印象派色彩交融形成了自己的绘画特色。由此可见,通过对自然界的真情感悟来打开心灵之窗,从而可以独特的思维角度和审美方式探寻个性化的风格表现。
  
  三、创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以带动学生的个性培养
  目前,大多数美术学院的油画专业研究生成绩的评定最终都以作业打分的形式作为专业评分依据,显然,这样的评定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每个研究生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本身就存在着难易差异,而这些课题所涉及的创新性、研究的现实意义等也都不一样,因此,用过于单一的形式对研究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不利于鼓励学生的创新,也不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有教授认为,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资料,并通过量化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性判断,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教学的完善。因而,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的建构,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激励他们按照自己的艺术思想发展其艺术的个性。
  制定研究生阶段的油画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趋向于多样化和综合性,目的在于让学生注重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将目光仅局限在最终的量化结果上。哈佛大学前校长尼尔?陆登庭曾说:“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的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为完善、更为成功的人。”③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对于油画课堂来说,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可以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及创新精神,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形成相互交流的互动气氛,在研究中相互探讨、相互影响,最终的科研成果无疑会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我创造潜能的发挥。
  同时,导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创作思维起正确的导向作用。时至今日,现代油画艺术的发展可谓丰富多元、异彩纷呈,而如今的年轻人又热衷于做时代的弄潮儿,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油画作品进行评价时,必须注重一个文化选择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拿来”西方文化时不以完全抛弃传统和民族的为代价,而煞费苦心地去追求先锋的、易逝的现代元素,最终只能导致作品丧失内涵和生命力。可见,科学的评价可以使学生在展现个性的同时不随波逐流、误入歧途,更不至于让学生在面对纷繁的艺术风格流派时因不自信而迷失方向。
  俗话说,“课堂是教师永远的情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传授知识并不是油画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毋庸置疑,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是实现油画教学中研究生个性培养的突破口。笔者深信,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教学相长的方式体现“彰显个性、坚持原创、倡导多元”的教学思想,可以构建起学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注释:
  ①郭绍虞.诗品集解 续诗品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②王仲.要有赶超世界大师的气质[J].美术,2004(5).
  ③阎立钦.创新教育: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的抉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作者汪清系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宁婷系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贺秀梅)

标签:油画 中学生 试论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