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情境创设_浅谈初中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情境化教学思想的运用是数学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热门话题。从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有很多一部分初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太感兴趣,特别是我们这些农村初中,数学学习分化的现象较为严重。大多数同学觉得学习数学没有多大作用,缺乏学习热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数学不感兴趣,不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他们不知道如何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的把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以便学生以后更好的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去。因此,如何让数学教学适度生活化、情境化而又不失浓厚的数学味,从而给学生留下相对深刻地数学感悟,无论是对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大面积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都有着很深远的意义。现就几个关于情境创设的几个案例谈几点个人的拙见。
  
  一、所创设的情境要突出情境创设的核心效能
  
  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核心效能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为此,突出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核心效能,让数学课堂在适度改变它枯燥无味的面孔的同时,引导学生最终折服并收益于数学的理性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充分认识生活实践离不开数学。例如:在教学“去括号”一节时,我首先让学生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并让其计算所需火柴棒的根数。
  ①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用4根火柴棒搭成,然后再减去重复的根数,那么搭x个正方形需火柴棒[4x-(x-1)]根。
  ②第一个正方形四根,每增加一个正方形增加3根,那么搭z个需火柴棒[4+3(x―1)]根。
  ③第一个正方形可以看成是3根火柴棒加1根火柴搭成,此后每增加3根火柴棒就能多搭一个正方形,所以搭x个正方形需火柴棒(3x+1)根。
  同一个问题三种答案,究竟谁对呢?学生带着问题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这时学生的兴趣大增,效果也较理想,到新授内容结束后,再让学生用刚刚学过的去括号的方法来思考上面的三个式子的正确性,这样首尾呼应,使学生觉得数学不再枯燥无味,而与生活实践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而逐渐形成想学愿学的心理。
  2 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如上次我县中小学优质课观摩中,徐老师的“正切”一课,由“两架梯子陡的程度怎样?”这个问题情境引入接下来是循序渐进其方式更是独特,不是运用老师的平铺直叙的提问,而是以某某、某某同学的一个又一个疑问的形式出现,使人感、觉到不是老师在提问,而是学生自己在回答自己同伴所提问题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正切”的含义,最后,老师又以友情提醒的方式突出本节课内容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
  3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导人唱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3声“扑通”跳下水。照此规律请思考:①如果4只、5只、10只该如何唱?②如果用n表示青蛙的只数,即n只青蛙该如何唱?
  4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这里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的一些错误思维,得以暴露,然后通过集体讨论,让学生发现矛盾,从而纠正自己的错误想法,这样学生就能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迅速从错误中走出来,从而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所创设情境要重点突出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
  
  数学是所有学科中抽象程度相对最高的一门课程,一方面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很长的一个时段仍需要相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支撑;另一方面教育的传承性、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的意义决定了我们不可以让学生进行绝对真实情境中的所谓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在求真,重在求实。是弃与数学无关之真,求凸显数学本质之实,且适时适量的展现情境。例如:在讲解“互余、互补”这一节时引进台球桌,教师采用简单讲述这种游戏的规则,再对上面的球进行位置探索设计方案这样我觉得欠妥。因为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选择一些代用品作为实验学具来创设足以揭示问题数学内涵的课堂教学情境不是不可能,如用弹力球或乒乓球,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先有意识的观察这种反弹现象,通过老师简要的分析后,再让学生感悟和后续,研究事实证明,效果是很好的。
  
  三、所创设的情境耍适度拓展数学文本的弹性空间
  
  新课程标准和课程文本给教师本来留有足够广阔的弹性处理空间。要求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能否把握好这一点是区分一个教师到底是只在“教教材”还是在“用教材教”的重要标志,数学教学如果过分拘泥于文本,那么绝大多数课堂就会明显暴露出“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弊病,如能让创设的课堂教学情境对所学课题的理性切人及各活动环节的理性小结统筹兼顾,那么,课程文本的运用过程,就有可能成为教师、学生与文本编者交流磨合的优化过程,课堂上流淌的才会是为我们自己的学生所接受的活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可引导学生了解感悟为什么要从不同角度看,再通过实际观察、思考归纳知道,应该从那些角度看,以至如何看得更全面、更清楚。至于画视图则在于忠实记录看的结果。这样既使学生对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加深了理解,又让他们初步认识到“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重在观察和数学思考。另外,本课中提到从正面看、左面看和上面看,其实何尝不可以拓展“看”的角度,从后面、右面或从里面看――这使学生从更多层面上去理解数学思想方法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标签:创设 情境 浅谈 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