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答案 > 正文

【现代文阅读自主质疑方法浅议】 自主质疑论文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学生要具有自主阅读的能力,它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基础。《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教育意义不只在懂得有关的语文知识和理解课文,接受课文思想的教育,培养语感,还在于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贵有疑”,在语文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读出疑问,才能继续阅读或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所发现的疑难,这种阅读才有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的习惯,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阅读 自主质疑 方法
  所谓自主质疑,就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根据有关信息的提示,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和语文知识,对所读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能不能自主质疑,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善于质疑,而且要鼓励学生自主质疑,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质疑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讲,无非是针对文章的内容、形式、写作目的等方面进行质疑,即对“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进行质疑。教师要有意识地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多示范,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技巧,以培养学生自主质疑、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边读边想的习惯。现结合自己阅读教学中的经验,介绍以下几种常用的自主质疑的方法。
  一、针对文章文题质疑
  每篇课文都有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从许多课文中标题都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看到文章标题,就要思考,会提出自己的一些疑问。如阅读《回忆我的母亲》一文时,学生看到课题可能会提出了以下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回忆母亲?”“作者回忆了母亲的哪些方面的事?”“作者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质疑,就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就能围绕课题思考认真阅读课文。这样多次训练,不但有利于学生掌握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有利于吸引学生仔细读课文,在读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不断解决自己的疑难,提高理解能力。
  二、针对文章重点词语质疑
  有的文章的重点、关键词语,或突出人物性情,或推动情节发展,或表达别具一格,或蕴含深刻哲理,或映射文章中心,或说明事物特征,阅读中必须重加推敲。只要抓住文段中的几个重点词语提出质疑,就能达到理解整篇文章思想内容的目的。如在学习《孔乙已》一文时,让学生边读边找出描写孔乙已神态的词语,学生很快就能找到当短衣帮嘲笑孔乙己的脸上又添新伤疤了时,他不回答,而用“睁大眼睛”、“涨红了脸”等词语,接着引导学生围绕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提出问题,如“他为什么不回答?”“孔乙已为什么睁大眼睛?”“他涨红了脸表明什么?”“孔乙已这种表现是怎么造成的?”等等。根据这些重点词语提出质疑,往往就能理清课文的重点内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进一步挖掘其思想根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针对文章重点句段质疑
  针对文章的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住学习文章的重点,找准突破口,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提高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如教学《故乡》一课,当读到文章最后一段“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个重点句子时,教师问:“请同学们认真反复地读句子,你有哪些疑问?”学生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的希望是什么?”“怎样理解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有什么特别的含义?”通过读课文,积极思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交流发言,最终使学生明白这句话是全文的重点句,也是全文的难点所在,抓住了这句话,也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这句话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全文的深入学习和理解。
  四、针对文章开头结尾质疑
  课本开头或结尾常常有一些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生不很理解,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才能理解。这些句子常常寄寓作者特定时期的写作意图;有些句子很含蓄,往往表现了作者当时的思想乃至文章的中心。如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时,读到开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可引导学生质疑:“白杨树为什么是不平凡的?”“它的不平凡体现在哪里呢?”“作者为什么要赞美它?”“这一句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学生在读到这段时产生这样的疑问,继续往下读,就会不断解决这些疑问。抓住文章开头结尾的句子质疑、理解,就能很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五、针对文章看似矛盾处质疑
  有些课文的内容表面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作者表达的重点特别之处。质疑文章矛盾处,会使学生理解课文更深刻、更透彻。如教学《孔乙已》时,学生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句“大约”与“的确”是否矛盾?②“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是否矛盾?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白通过这一外形的整体描写,简练地揭示出人物的特殊身份和社会经济地位,预示了悲剧的必然性。
  六、针对文章空白处质疑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学中教师在课文空白处提醒学生提出质疑,则有助于加深理解,提高想象和分析能力。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有学生可能会问:“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后逃到哪里去了”“他会不会被官府的人捉到?”这些问题就可让学生课下自己去看原著了解,或根据原文表现的人物的性格,情节发展的脉络发挥想象自己编故事,既解开心中的疑团,又能吸引学生更广泛地阅读,增长见识,培养想象能力。
  七、针对文章可比较处质疑
  比较,可以是一篇课文内容之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和其他主题或表现手法相似或不同的文章之间的比较。学习《巨人和孩子》一文,学生可质疑“花园中没有孩子和有孩子时的景象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呢?”“巨人前后的表现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迥然不同?是什么让他有这么大的转变?”“从这个故事中巨人明白了什么?”学生的这些疑问,可以通过阅读课文比较或和同学讨论其不同得到解答,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体会作者这样对比写或采用不同写法的好处。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表明学生好奇心越强,学习兴趣就越浓,学习课文时带着这些问题去理解、思考、讨论,学习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也就越活跃,学习效果也就越好。为此,教师就必须培养学生质疑的意识,使学生逐步养成质疑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语文素养。

标签:质疑 自主 现代文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