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理综 > 正文

小学生课外阅读100篇 [课外阅读“热”中的“冷”思考]

时间:2019-01-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随着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课外阅读已经不再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盲区,也不再是老师们语文教学所遗忘的角落。它已经和课内阅读一样,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领域。但是,在这番如火如荼的课外阅读“热”中,却需要我们的“冷”思考。拨开一切繁华,我们不难发现:“制度性阅读”“集体性阅读”“功利性阅读”之风愈演愈烈,当我们课外阅读的制度、体系愈加周密之时,也常常是学生兴趣愈加低落之时;课外阅读展示越来越“精致”,精致得白璧无瑕,精致得成为了表演――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的呈现,而不是阅读过程中原本鲜活的生命的律动……课外阅读实施的终极意义应该是通过我们的潜心把舵,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其学习生活的一部分,直至让阅读融入学生的血液之中。
  一、把准课外阅读的“航标”
  1.因势利导,推荐好书。在电视、网络、卡通等“泡沫文化”充斥世界的时代,呈现在学生眼前的各类读物良莠不齐,需要老师做个有心人。而老师板板六十四的推荐未必能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他们需要的是不失时机的巧妙引导和源于心灵深处的内在驱动。
  一次课间,听到两个学生在大侃“清宫秘史”,其中错误不少、漏洞百出,一问他俩,呵,他们这番知识的“源头”竟然是热播的电视剧。我沉思,是的,放眼屏幕,有多少历史被人为地涂改得面目全非啊。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让孩子们拥有并阅读一本有益于他们成长的历史读物,有效而快捷地向他们传播祖国文化,责无旁贷。《上下五千年》这部书既深入浅出,又有理有据,我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了它。
  2.尊重个性,倡导经典。学生之间本身就存在差异,他们各有各的爱好,各有各的需要,如果强求一致,必然形成学生的应付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即使完成阅读要求,也是走马观花,涉入不深。教师一旦放开手脚,反而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令他们阅读起来事半功倍。喜欢神话传说的,就让他们读一读《西游记》《封神榜》;欣赏科幻小说的,就鼓励他们阅读《哈里波特和魔法石》《魔戒》;钟情野史正传的,不妨让他们读读《易中天品三国》《明朝那些事儿》。只要是健康有益的,就可以允许他有自己的“偏爱”!
  但在凸现个性的同时,作为教师也要倡导学生欣赏中外经典名著。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心不已,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定……几千年的民族精神,在这些文字中呼之欲出。只要通过教师不断对经典书目的倾向性导向,就一定能水到渠成,使学生懂得在读书中可以明理,在读书中可学做人。
  3.潜移默化,率先垂范。对小学生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四年级时我和学生共看《三国》,说实话,恐怕没几个女老师能将厚厚的三国看完,更别提了如指掌了。我每晚硬着头皮规定自己必须看多少页,但那么多人物实在让人头疼,那接连不断的战争、计谋让我没坚持多久便败下阵来。但学生的读书热情尤其是男生们,可谓疯狂,他们本来就从电视剧中了解了不少,又喜欢刀枪剑戟这些玩意儿,下课更有几个胆大的出题考我,我虽强自镇定,面不改色,但心中有数,搪塞几句便仓皇逃到办公室“避难”去了。没办法,只好继续艰难地往下看。我慨叹:果然是教学相长啊!在学生的“严格要求”之下,我第一次将三国原著认真的看到了底。
  二、把实课外阅读的“船桨”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尊重学生个体的认知特点基础上,遵循文学的规律,指导学生科学地运用阅读方法,是学生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关键所在。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指导方法的重点不同。低中段的学生不宜讲授过于复杂的读书方法,如针对中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浏览文章的默读法、略读法,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可以运用圈点笔画、简要摘录等方法。让孩子在看书的时候,手里拿支笔用直线、曲线、圈等不同的符号来划一划。高段学生的心智有了一定的发展,则可教给他们一些快速阅读的方法,如跳读法、精读法、速读法等。可采用“圈点批注”法、写随感法等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把握作者的观点和作品的内在含义。对于篇幅长短不同的文章,不同体裁的文章,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对于文笔优美的写景类文章,可放声赛读,感受文章美妙的意境和用词的精妙,其乐也融融。
  2.“长耗时间”不如“善用时间”。很多学生一说起课外阅读总觉得是剥夺了自由玩耍的时间,认为阅读是一件很耗时的事情。作为书海舵手的教师一定要循循善诱,转变学生的这种看法,课外阅读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同时,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去“用”时间,学会用好“1分钟”和“30分钟”。
  其实,一分钟可以做好多事情,经过测验一分钟可以写20多个字,可以背简单的5条左右的名人名言……读书也是如此,未必要定定心心坐下来才能读书。用这零碎的时间来看看简短的文章,既能有所收获又不觉得疲劳,更是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可谓一举多得。如在课前两分钟安排一个“名人名言”推荐活动,让学生在每节课前和名人“面对面”,长此以往,那不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课外阅读实践吗?
  同时,教师尽量在学校中安排“30分钟”以上的整块时间让学生尽情阅读,以减少家庭阅读的压力,使得读书变得轻松而不是当作一项作业来完成。可以在一星期里安排一节自由美读课,中午休闲时间阅读和回家后的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互通有无。这时候学生就可以静下心好好读书,可以进行文章、著作等较长篇幅的阅读。
  3.“长篇大论”不如“有感而发”。阅读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一些功利性读书的做法实无必要。因此,无论是摘抄还是写读后感,我对学生的要求是短小精悍,有感而发,只要质量上乘,就大加表扬。千千万万,勿让这些无用的东西成为学生阅读的枷锁。
  记得在去年10月读毛泽东诗词期间,学生们为毛泽东的壮志豪情所折服,也为他大气磅礴的词风所感染,写下了不少令我至今难忘的简短随笔。叶翔宇同学在读书网页上写道:“读了毛泽东诗词后,我对‘词’这种文学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今日闲暇,听闻‘嫦娥一号’24日升空,而且它的总设计师也是我老家泰兴人,而且也姓叶,我心潮激荡,就模仿《沁园春?雪》的上阕写了一段:星夜风光,黑幕映衬,群星争亮。望银河之中,群星闪耀;宇宙上下,星光灿烂。流星划过,陨石降落,萌志与天试比高。须明日,待羽翼丰满,一飞冲天!拭目以待吧!未来的我一定能让中国的飞船、卫星飞得更高更远!”虽然话语不多,甚至显出几分稚嫩,但显然诗词的精华已经渗透到他的灵魂中去了。试问,如果短小的随感已经能提升阅读的品质,促进学生语言的内化,那么,长篇大论的读书笔记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吗?
  三、开动课外阅读的“马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欣赏,无时不在影响着孩子课外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创设让学生自由发挥的展示舞台,让学生获得阅读的成就感就如给学生的读书实践装上了动力,可以源源不断,激发其后续阅读的内驱力。
  1.创设舞台,激励生成。首先,在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中,要组织多种活动,让学生充分释放自己的积累,展示自己的收获,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如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设置“读书阶梯”、“读书擂台”、“书山行”等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机会,不断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阅读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值得注意的是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式的语文学习方式,教师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时,不能按课内阅读那样行细微评价,应该尺度宽泛一些,宜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外阅读开展情况进行激励性评价,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尊重学生个人阅读原有的基础。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自信心,目的就达到了。
  2.家校联动,亲子共读。学生在家中的阅读时间相对充裕,因此发挥家校联动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大量阅读、有效阅读非常重要。仍以读《毛泽东诗词》为例来谈,当我们师生共同开始了兴味盎然的阅读后,孩子们对毛泽东诗词的诵读与研究很快赢得了家长的关注和支持,他们有的陪孩子一起赏析、写随感,有的为孩子推荐了更多关于伟人毛泽东的书籍。有位同学在他的日记中写到:“没想到老爸老妈也对毛泽东诗词情有独钟,今天在家竟搞起了家庭赛诗会。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老爸背诵的流利程度大大超乎我的想像,而且连唱了好几首关于毛泽东的歌曲。”学生们越发地热情高涨了,家庭成了他们课外阅读的主阵地,家长也成了他们读书交流的好伙伴。
  3.思维开花,分享阅读。还是在读《三国》的时候吧,我琢磨怎样让学生交流,能找到的三国读书会教案数不胜数,大多是从歇后语、战争、计谋等方面着手,我本来准备效仿效仿,无意在学生张哲淳的读书本上发现了他找的一篇《三国主要人物评论》,顺口溜一样好记,但很准确的概括了人物特点。比如说刘备,“皇叔是仁德的,爱民是如子的,特长是会哭的,眼泪是充足的”,说孔明,“孔明是伟大的,治国是有方的,用兵是如神的,放火是专长的”。我觉得这风趣的歌谣是交流碰撞的极好突破口,大可以用于“开花”,便带领学生每天交流一两个人物的特点,辐射到与该人物相关的故事、计谋、战争等,学生很是带劲儿。他们或绘声绘色朗读,或“大摆龙门阵”,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他们的热情在课堂上燃烧,他们的智慧在交流中碰撞,而这一切,归功于不呆板的形式、不太精密的流程,归功于从识字课上学来的“开花”思维。
  有人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确实,只要我们能潜心把舵,在书海中导航,孩子们一定能通过阅读,对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情操产生特殊的感受。这是心灵对绿色童年的呼唤,感情对绿色童年的激发,智慧对绿色童年的启迪,阅读对绿色童年的润泽!

标签:课外阅读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