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院校 > 正文

古代史综合检测题:日本古代史论题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选择题   1. (原创)明朝有诗云:“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是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出现该现象的制度根源在于   ( )
  A. 皇位世袭制 B. 宗法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 “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列国纷争,一个一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从制度沿革的角度看,下列制度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皇帝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官僚制度 D. 朝议制度
  3. “丁兰,河内野王人。年十五丧母,乃刻木作母事之,供养如生。邻人有所借,木母颜和则与,不和不与。后邻人忿兰,盗斫木母,应刀血出。兰乃殡殓,报仇。……帝嘉之,拜中大夫”。该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 二十等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4. (原创)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这充分说明( )
  A. 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
  B. 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
  C. 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
  D. 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
  5. (原创)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华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 )
  A. 分封制 B. 三省六部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6. (原创)史书记载:“至嘉靖间始委政内阁,而居首揆者,责任尤专,凡一时政治得失皆视其人为轻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 明朝内阁开始有了独立决策权
  B. 明朝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C. 明朝内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D. 明朝内阁开始威胁了皇权专制
  7. (原创)据清《养吉斋丛录》载:“凡军机大臣只准在军机处输本日所奉谕旨,部院稿案不准在军机处输,司员不准至军机处启事,军机章京办事处(章京系专职办事官员)不许闲人窥视,王以下及文武大臣不准至军机处与军机大臣谈论。”这是说军机处( )
  A. 效率高 B. 机构干练
  C. 保密性强 D. 决策权有限
  8. 下面两幅图画表达着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A. 种植业与家畜饲养业同等地位
  B.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畜牧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D. 农业、牧业、商业呈多元发展
  9. 公元1370年,泉州的一位古董商人引进了一批瓷器。这批瓷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秘色瓷 B. 青花瓷
  C. 珐琅彩 D. 五彩瓷
  10. (原创)漆侠在《宋代经济史》中对宋代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宏观概括为“北不如南,西不如东”,强调“北不如南,是量的差别,西不如东,则不仅是量的差别,而且是表现了质的差别。”宋代“西不如东”的质的差别,应该是( )
  A. 西部以自给自足为主,东部以商品交换为主
  B. 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
  C. 西部以自然经济为主,东部商品经济相对发达
  D. 西部农业发达,东部手工业发达
  11. (原创)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纵横有序的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及巷道也多呈方格形,或有丁字形相交的,但不见坊里划分。……住宅和店铺、作坊等都面临街道建造,有些街道已成为各行各业集中的地段。”材料所记载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西汉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12. 马克圭的《世界文明史》曾述“至宋代,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化,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的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A. 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B. 政府通过各种手段保护商人利益
  C. 国家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 说明当时商品经济相当发达
  13. (原创)右图描绘了明清商帮的状况。对下图的解读,最准确的是( )
  A. 明清商帮是明清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
  B. 明清商帮是由政府官员子弟组成的商人群体
  C. 明清商帮是颠覆专制统治的重要力量
  D. 明清商帮依附官府垄断市场聚敛大量财富
  14. (原创)2011年10月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自信大方、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下列观点,与孔子思想相吻合的是( )
  A.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 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C. 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15. 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 )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C. “越名教而任自然”
  D.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16. (原创)顾炎武在其著作《日知录》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非器则道无所寓。”这是( )
  A. 唯心主义观点
  B. 封建主义“道统论”
  C. 唯物主义观点
  D. “经世致用”观点
  17. 明朝思想家王艮(1483~1514年)曾提出“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的观点,从儒学世俗化的角度看,与之传承关系最密切的思想家是( )
  A. 程颢和程颐
  B. 朱熹和陆九渊
  C. 王守仁和李贽
  D. 黄宗羲和王夫之
  18. 鲁迅说:“明之中叶,即嘉靖前后,小说出现得很多,其中有两大主流:一、讲神魔之争的;二、讲世情的。……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下列作品符合该时期的有( )
  19. 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 )
  A. 绘画艺术 B. 戏剧表演
  C. 篆刻艺术 D. 书法艺术
  20. (原创)中国古代的一位书法大家曾对一种书法形式作出如下的描述:“含毫势若斩蛟蛇,挫骨还同断犀象。兴来索笔纵横扫,满座词人皆道好。一点二笔巨石悬,长画万岁枯松倒。叫啖忙忙礼不拘,万字千行意转殊。”与这位书法家的描述相符的书法形式是
  ( )
  21. 梁启超曾说:“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于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最能证明上述观点的是( )
  A. 古代印度 B. 古代中国
  C. 古代希腊 D. 古代埃及
  22. 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在其名著《传记集》中指出,“……全希腊人的公款,竟被从提洛岛弄了出来,为雅典一邦据为己有了……希腊真是受了奇耻大辱,她显然正遭到暴君的独裁统治。她眼见自己迫不得已献出的军费,竟被用来把我们的城市粉饰得金碧辉煌,活像一个摆阔气的女人似的,浑身载满贵重的宝石、雕像和价值累万的庙宇。”这说明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 )
  A. 民主只限于公民范围内
  B. 公职人员侵吞公款盛行
  C. 存在独裁统治
  D. 对内实行民主,对外谋求霸权
  23. 《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由此可见,罗马法的显著特点是( )
  A. 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 内容庞杂且受行政因素影响
  C. 结构松散但有普遍的适用性
  D.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4. 罗马法的集大成者――《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记载:“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材料不能说明( )
  A. 罗马法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 奴隶和隶农的人身自由不受法律保护
  C. 罗马法仍然掺杂原始、落后的习俗
  D. 人人平等、公正之上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
  25. 乌尔比安的《论告示》中记载:“如果洗衣人收到了一件交付清洗的衣服,而老鼠将衣服咬坏了。那么,洗衣人要对此依照承揽之诉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的罗马法原则是( )
  A. 重视证据 B. 公平公正
  C. 契约至上 D. 注重程序
  26. 在古罗马的一个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
  A. 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B. 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C. 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D. 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27. 下图为希腊哲学发展简图,由甲图转向乙图的关键人物是( )
  A. 泰勒斯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28. 柏拉图在《辩诉篇》中写道:“苏格拉底主张,凡是为一个人自己的理智所宣判为错误的东西,就不应该去想、不应该去做,哪怕受到当权者或任何法庭的强迫,也要不惜代价予以抵制。”苏格拉底主张体现了古希腊公民( )
  A. 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 服从城邦与珍视自由有机结合
  C. 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D. 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
  29. (原创)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基于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你认为( )
  A. 苏格拉底的思想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B. 苏格拉底完全否认了智者学派的主张
  C. 这种认识为“人是万物尺度”的主张注入了理性精神
  D. 这种认识阻碍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30.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到:“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粗糙体制”指的是古希腊的民主体制
  B. “粗糙体制”“精致体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类型
  C. “粗糙体制”更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D. “粗糙体制”和“精致体制”没有本质的区别
  二、 非选择题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材料三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1) 根据材料一,唐代的丞相制度与汉朝相比有什么变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二所述故事实质上反映了哪两种权力之间的冲突?结合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唐朝的君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3) 根据材料三,明太祖废丞相的理由是什么?
  (4) 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反映了何种趋势?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一致?为什么?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 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
  (2) 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
  (3) 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
  33. (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许多人都“拿孔子说事儿”:有些人想把孔子拉下神坛,有些人想把孔子再度推上神坛,以至孔子在中外历史上有十种历史形象……在历史舞台上不断地变脸,扮演神圣或可笑的角色。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七种形象分别是“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其中否定孔子的有:
  “矮化”。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中,有许多同时代的隐士对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极尽嘲笑之能事:或讽刺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或嘲笑他“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垒垒若丧家之犬”等。
  “维新化”。晚清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把孔子塑造为维新运动的祖师。
  “丑化”。“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号召青年:“以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塞绝与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
  孔子在西方历史上的三种形象:“哲学家”、“智者”、“完人”。
  “完人”。18世纪法国一批学者高度赞赏孔子,几乎认定孔子是个完人。大思想家伏尔泰从18世纪后期起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请回答:
  (1)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同代人“矮化”孔子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
  (2) 分析康有为为什么要将孔子“维新化”?而陈独秀却要将孔子“丑化”?
  (3) 根据材料,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4)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孔子在中外历史上形象多变的现象。
  34. 多样性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需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三 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自己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就是那些最忙于他们自己的事务的人,对于一般政治也是熟悉的。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这一点又是我们和其他人民不同的地方。
  ――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请回答:
  (1) 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1、图2反映的政治制度在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方式上有何根本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种政治制度的各自优点。
  35. 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是明末清初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电视剧《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直至近代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
  材料一 山东栖霞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其主建筑“日新堂”俗称“老柜”为历代长孙继承,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
  材料二 风雨如磐的20世纪20年代,新寡的少奶奶姜振帼与几位叔叔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出人意料地掌理了家族门户。家族内部的尔虞我诈,官府、军阀的欺压,土匪盗贼的洗劫,日本鬼子的强行占领……美丽、聪明、干练的少奶奶,镇定自若地带领家族度过重重危机。她接受了庄园私塾王先生的仁爱、平等、自由的先进理念,并用于管理家族中,却不敢接受作为下人的教书先生的爱情。她忍受着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压抑,苦苦抗争了20年,却最终没有挽救家族的分崩离析。目睹了繁花凋谢、满目疮痍的家族败落景象,心有不甘却无力回天的少奶奶,在一个细雨连绵的黄昏香魂飘逝……
  ――电视剧《牟氏庄园》
  请回答:
  (1) 材料一及图片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政治经济状况?试说明。
  (2) “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是牟氏家族兴盛的法宝和祖训,你能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找到该对联的理论依据吗?
  (3) 材料二中“仁爱、平等、自由先进理念”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她”为什么不敢接受一个下人的爱情?
  (4)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牟氏家族衰落的原因有哪些。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2. B 3. B 4. D 5. D 6. C
  7. C 8. B 9. C 10. C 11. C 12. C 13. D 14. A 15. C 16. C 17. C 18. D 19. D 20. D 21. C 22. D 23. D 24. C 25. C 26. C 27. B 28. D 29. C 30. D
  二、 非选择题
  31. (1) 变化: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一相制变为多相制。作用:三省之间相互配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既避免了权臣专权,又加强了皇权。
  (2) 皇权与法权的冲突。皇权受到相权和法权的制约。唐代在君主专制政体下形成了集体决策的局面,君臣关系、中央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都配合得比较协调。
  (3) 理由:秦朝设丞相短期而亡;设丞相容易导致权臣专权。
  (4) 趋势:丞相权力削弱,君主权力加强。作用:不一致。唐朝处于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而明朝以后我国封建制度日益衰落,专制主义的强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进步。
  32. (1) 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 现象:社会消费结构呈畸形病态。根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消极影响: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 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33. (1) 孔子思想有保守的一面,如复礼。这与春秋时代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潮流相违,宗法礼乐制度破坏,分封制度开始解体,时代需要变革。
  (2) “维新化”原因:儒学与西学的双重影响;现实社会的需要;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丑化”原因:孔子的思想经过改造成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尊孔复古”逆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 原因:儒家的某些观点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的有力武器;儒家思想注重道德的说教;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4) 答案略。可分两个层次给分
  第一层次:要求能利用多个材料,归纳得出结论,进而超越材料本身而进入抽象、提升的层次。
  第二层次:站在当时历史文化的高度,我们应该还原一个真实的孔子。
  34. (1) 图1反映决策权最终在皇帝一人身上,图2反映公民民主决策。
  主要因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历史传统等。
  (2) 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有利于迅速处理大量事务,有利于实现正确决策,提高办事效能。
  图2反映的政治制度:有利于实现民主,能充分调动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科学决策。
  35. (1) 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磨房、油坊具备说明这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四合院体现了其封闭性;“耕读世业”体现了农业文明的中心地位。政治:严格的宗法等级制。如“日新堂”由历代长孙继承;老爷住阁楼,其他人住平房。
  (2) 孟子:认为“土地”是国家的宝物;倡导“养浩然之气”,注重人格培养。荀子:重视“后天教育”的作用。墨子:主张“节用”、“节葬”等。
  (3) 民国初年,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复古逆流,而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已得到极大发展,一批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的激进分子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自由、平等、博爱”思想传入中国。
  由于长期处于一个封闭的封建庄园之中,且长期受到“三从四德”封建礼教的熏陶,新文化运动的春风还没有真正吹到各个角落,所以“她”不敢接受。
  (4) 原因:自然经济的落后性;庄园内部的争斗;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等。
  启示:封闭的自然经济无法战胜先进的工业文明;民族独立、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标签:古代史 检测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