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招生 > 正文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论文_无关教育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2011年12月4日,在常州打工的林雪翠和女儿捡到一个黑皮包。打开一看,里面有钞票、金饰,财物过百万。她的第一反应,是“吓了一跳”。她一路上把皮包紧紧抱在胸口,和女儿一起把皮包送到了派出所。女儿也提出过自己的担心,“万一失主一口咬定钱少了,我们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林雪翠没什么豪言状语,她只是用因劳作而肿胀通红的手为自己铸就了内心的坦然和宁静,“念书不多,但分得清是非。”
  “念书不多,但分得清是非”。很朴实的一句话,也很有意思的一句话。有意思是因为这几句话道出了“念书”与“分清是非”之间的关系一是念书多能分清是非,二是念书不多也能分清是非。那么念书与分清是非到底有没有关系?至少从这句话来看,似乎并没有必然关系。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一个人受教育的多少与明是非并不必然成正相关。因为这种不相符的例子其实并不鲜见:“或有知识而无文化,或有聪明而无智慧,或有地位而无尊贵”,知识的获取似乎并没有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或藐视法律,鄙弃道理,或刻薄寡情,不遵循伦常道德,或唯利是图,损人利己,总之是道德贫瘠,不懂道德的内在性和对自己的重要性,“不知以之自律、自养、自乐来利益自己”:或思维怪异,挑战底线,行为不合常理,用一个形象的概括,那就是“不懂音乐”――既不“靠谱”,也不“着调”……
  一般来说,一个受过相当教育的人,除了会被期望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外,也往往会被期望具备了待人接物与处事的基本素养,比如优雅得体的言谈与举止,比如善良、诚实、正直、勇敢的品质,比如自尊与“尊他”的人格,比如“坦荡荡”而不是“常戚戚”的心态,比如与人为善、善解人意、善与人处的生活态技巧与能力,比如既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能“关心粮食与蔬菜”的生活态度这些东西似乎是不可能靠测验考试做习题获得的,也不可能通过证书文凭来表征的。如果学校的教育简化为知识挂帅的时候,其结果是十自是教出了一批空有知识但对人情世事都不懂的“但面向的人”。正由于此,教育,充其量是“明事理”的一个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因此可以说,这些“善”的素质有时真是无关教育。那么,有关什么呢?有关――教养。
  (作者:本刊执行编辑)

标签:无关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