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高一作文 > 正文

幼儿园课程评价体系内容【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2010年开始推行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本文结合我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教学实际,对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中专业拓展类课程的考试考核方法进行研究与探索,提出“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设立课程考核评分组,以学期作品展览代替传统考试方式”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艺术设计 工作室制 考试模式 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十分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我院结合专业实际,调整课程结构,大力推进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班级教学模式相比更为灵活、更适应专业特点、更利于将专业技能教学与实践经验积累相结合。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进入基础教学部学习,升上二年级之后,根据个人特长及兴趣点选择相关工作室学习并由工作室导师带领参与各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项目,在工作室学习阶段主要以修习专业拓展类课程为主。
   我院专业拓展类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课堂中引入了相关导师组的社会服务科研项目。与这样的实践性特点相对应的,其考核考试目的也主要是考察学生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若是依据全校统一的考试考核办法,会产生较大的弊端:考试考核流于形式;考题覆盖面不够,很难对学生综合掌握知识与技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在试题的整体难度和广度上亦不容易掌握;缺乏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成绩的评定,应当主要依据教学过程中学生创作或设计的作品来进行。我们结合本校本专业多年的实践经验,逐步探索并实施了“设立课程考核评分组,采用多种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的成绩评价模式,初步解决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立统一的成绩评定标准、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综合评价体系
   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行编写教学进度表、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成绩评定也根据各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这就导致各教学班之间的评价标准很难统一,教学质量也难保证。因此,必须首先设立统一的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和综合评价体系。我们根据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建立统一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任课教师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授课,使认真教学的师生获得相应的成绩,提高教学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成绩评定标准由艺术设计系主任联同下设的各工作室主任集体拟定,主要包括课程成绩的高分段人数比例、成绩绩点区间比例的合理分布等,这样就保证了各个平行教学班之间有一个统一的评分标准,避免了平行教学班之间因为标准不统一所造成的不公正现象出现。
   2. 提倡鼓励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采用多种不同的考核形式
   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要求各平行班级之间采用同一形式同一标准),例如:设计素描、设计色彩、三大构成等基础技能训练课,依然可以采用传统的命题写生或者创作的办法。要求学生就某一命题,在限定时间内现场进行创作或设计;理论课或者设计原理等课程,可以采用课程论文的形式或者是笔试与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而在工作室中进行的专业拓展课程,由于主要以专业技法技能课程为主,我们则建议采用课程成果阶段性展示+期末教学成果集中展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代替传统考试方法,具体的施行手段为:要求学生在课程进行阶段拍摄设计阶段的各个过程存档;在学期期末,以工作室为单位,由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将设计过程图片、课程成果(模型、习作、方案等)进行有序展示,召集成绩评定小组,对学生的课程成果进行现场答辩、现场给出成绩。
   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点好处:一是不同性质、类型的课程分别采取不同考核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卷面答题模式,考核形式更好地适应了不同的课程特点,避免了单一的考试模式所得的片面成绩;二是专业拓展类课程的学生学期成果展示可以用于综合评价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收获,检验学习过程,使评分过程更清晰、有条理,更为公平公正公开化、便于监督;三是公开展示及现场答辩带来了学习的压力,水平低的学生为了使自己的作品不至于在公众面前丢丑,会自觉加强训练,努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而水平高的学生在展览中展现了自己的成果,也会为今后的学习带来强大的动力。而现场答辩的环节也同时强调了学生今后作为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思维的表述能力锻炼和提升;四是由于在学生成果展示中必须注明指导教师的姓名,无形中会督促各班的任课教师加强教学指导,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了教学全过程的高质量运行;五是每学期末的学生学期成果集中展示,不仅增强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术氛围,更活跃了校园文化,有力地推动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3. 组成成绩考核评定小组,负责全面监控整个成绩评定过程
   每学期临近期末,学生的学期成果展示布置完毕之后,由学院聘请部分校外专家、本专业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专业工作室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组成学生成绩评定小组,由工作室主任担任组长,负责操作监督整个评分流程。成绩评定小组成员综合学生学期成果的水平、综合现场答辩情况进行集体评分,而学生的课程最终成绩还需综合出勤、学习态度等情况来决定。
   在成绩评定过程中,考核小组成员先将作品分为五级,每个级别有10分的差距:即A级90分以上(人数严格控制在20%以内);B级89―80分;C级79―70分;D级69―60分;E级59分以下(不及格或0分得成绩需在备注栏中注明原因),A-D级别中又按学分绩点分别设为上下两段,其绩点有0.5分的差距。各评分组成员根据自己的观点、综合学生现场答辩表现在相应级别中给学生打分,当场进行统计整理,平均之后得出的成绩就是该学生的作品成绩。再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考勤、作业完成等情况提供平时成绩。学生的学期总成绩为:作品成绩(70%)+ 平时成绩(30%)。这种做法改变了原来教学、出题、阅卷和评定成绩全部由任课教师包办的局面,增强了工作室、学院系部对教学的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实现了教学与成绩评定的分离。
   学生成绩考核小组的成员不完全固定,除专业主任及工作室主任之外之外可以根据课程进行适当调整;成员要以本校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为主,校外专家不宜过多;考核小组要吸收各任课教师参与,以保证采用的考核办法的公正性。
   4. 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考试档案管理模式
   推行教学改革之后,考试形式变得十分丰富,原来的书面试卷按学期建档的档案管理办法已经不太适用,必须增加新的合理的档案管理办法。这一点上,我们提出了如下改革方案:各类没有进行书面笔试答题的理论课程,要求按学号保存学生的论文或调查报告等;采用现场命题创作的课程,要求对所有的学生作品拍照存档;对于工作室制教学的专业拓展类课程,要求由班级负责人(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齐所有学生作品的源文件以及每学期期末成果展示时的照片,建立以学号+姓名命名的文件夹,统一刻制光盘留档。
   进行考试形式改革探索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我们选择这样的考试模式,既可以综合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有利于学生成绩评定的公开公正,又可以展现每位任课教师的指导水平,有利于监督教师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美术学院专业教学的灵活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我们力争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地评价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标签:艺术设计 评价体系 课程教学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