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GRE > 正文

让分离少些忧伤:忧伤的句子

时间:2019-01-2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编者按:恋人的远去、亲人的离去、旅程的开始……相聚虽然欢乐,但总是难免要经历分离的忧伤,分离的创伤处理恰当可以让人成长和成熟,而处理失当、或许会成为一辈子的创伤。   出生离开妈妈身体渴望大人笑眼神多交流
  提到分离,或许很少有人意识到,人生的第一次重要离别,是出生时与母亲身体的分开。
  妈妈的子宫就像一个温暖的摇篮,舒舒服服呆了10个月以后,突然来到一个冰冷、嘈杂的陌生世界,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对母亲来说,则是无法避免的“分娩之痛”。顺利渡过这次分离,对孩子良好心理的塑造和妈妈平稳心态的转换,都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细心的人会发现,刚出生的孩子很“胆小”,就像把自己包在一个蛋壳里,生怕受到打扰,甚至对大人的呼唤、嬉闹没有太大反应。其实,此时孩子正在“艰难”过渡,家长们需要做的,是要给他一个非常安静、没有动荡的环境,让他觉得安全,慢慢适应环境“巨变”。而不是一群人呼啦啦围在孩子身边、又抱又哄、吵个不停。此外,妈妈不要长时间离开孩子,要多给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沟通,比如对着他微笑,哪怕哺乳时,眼睛也要看着孩子等。
  入园 暂离家长保护玩玩捉迷藏 上个亲子班
  对很多家庭来说,送孩子进幼儿园、上小学是一项“大工程”。小朋友合不得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抓着妈妈、奶奶的衣服又哭又闹。而很多家长,就算狠下心回头走开,心里也万般舍不得。经常有家长在校门外伸长了脖子看孩子,翻来覆去担心:孩子会不会被欺负?吃得好不好?越想越忐忑,恨不得立即把宝贝抱在怀里。
  分析: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表示,懂得分离的爱才是“真爱”。聪明的父母必须主动与孩子分离,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的人格成长,并让他最终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如果此时没有打好心理基础,孩子的一生都可能非常敏感、脆弱。
  因此,在保护孩子的同时,家长首先要相信和肯定孩子的能力,努力做到“成熟分离”。可以有意识地和他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把眼睛蒙起来,感受大人消失的感觉,训练他的独立能力,但游戏时间一定要循序渐进。此外,可以参照学校的作息,训练孩子吃饭、穿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既让孩子养成习惯,也让家长可以放心。最后,孩子入学前,家长和孩子可以参加“亲子班”,逐渐缩短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实现自然过渡。
  求学 孤身远离家乡结交新朋友培养些兴趣
  对大多数人来说,第一次如此强烈感受到自己的独立、成长和责任感,恐怕是远离家庭、上大学放飞的时候。
  大学生们开始品尝独立的喜悦、挫折和痛苦,也要应对着一波又一波的陌生、迷惘和孤独。离开孩子的父母,既兴奋无比,突如其来的失落和“空巢感”又让他们不知所措。可以说,这是长大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
  分析:经过了冲动、逆反的青春期,大学阶段是孩子踏上自己人生理想征程的一个新起点。忍受与家庭分离,面对新的学习方式、人际氛围和生活环境,又很容易感到难以适应。此时,一方面要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和智慧,不要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唉声叹气,甚至自暴自弃。另一方面,要主动、积极地融入身边的环境,与同学们结伴上课、参加活动,尽快熟悉新环境。用年轻人特有的自信和热情应对挑战。
  作为父母,要提醒自己,孩子长大了,并不是与家庭关系的终结,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要学会放弃控制孩子,要尊重孩子,倾听他们的内心需求。同时,适当把注意点转移到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方面,比如做做健身操、跳跳交谊舞等,既健康又能打发时间,或者把更多精力投身于事业,为生活找到新的平衡。
  工作 初次直面社会降低期望值继续多学习
  记得一首歌中唱到:“我是一只小小鸟,想要飞却怎么样也飞不高……有一天突然飞上了蓝天,却发现自己是那样无依无靠。”用这句歌词来描述每个人从学校到社会这一转折时期的心态,恐怕再合适不过了。
  大学生活,可以说是“依赖”与“摆脱依赖”的博弈。同学之间的纯洁友谊让人依恋,可又不得不走出象牙塔。于是,很多人不能很好地走出校园,与同学们分离。困惑、失落、焦虑、孤单、不安全感统统袭来。
  分析:在工作之前做好心理准备,平静离开校园,对提高工作和生活质量很有必要。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抱着“空杯心态”。从学校出来,不管肚子里有多少墨水,要从零开始。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千万不能骄傲自满。用学习的态度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工作、新事物。第二,诚实待人。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诚信的品质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因此,要诚实守信、律己宽人,做个“德才兼备”的人,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第三,调整定位。初入社会,要根据现实环境及时调整期望值,以便减少心理落差,尽快适应新环境。
  失恋 相爱成为过去痛快哭一场唱歌解忧愁
  前不久,一部叫做《失恋33天》的电影,勾起很多人的共鸣:相恋七年的男友居然和自己的闰蜜走到了一起,“悲痛欲绝”的同时,女主角黄小仙还不得不面对工作上的重重压力……黄小仙用了33天,从沉浸在绝望和心碎中泪流不止,到逐渐明白爱情和婚姻的真谛,终于找到一直守护自己的那个人。
  分析:如果分离是一种痛苦,那么失恋、离婚等与爱人的分离,简直算得上是一种心理创伤。如果处理不当,它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让人患上抑郁症。更有甚者,还会萌发仇恨心理,甚至实施报复行为等。因此,勇敢地面对与接受恋人的分离,才能让一个人更加懂得爱惜自己,学会成熟和坚强。
  面对远去的爱人,以下几个小秘笈也许能帮到你。首先,把悲伤宣泄出来,让眼泪痛快地流,让思念和悲伤尽情爆发吧,让泪水把悲伤带走。接着,换个环境,转移注意力。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唱歌、旅游、健身等,忘却悲伤情绪,而不要沉浸在记忆里触景伤情,比如总是去曾经约会的地方怀念等。最后,如果自己不能调整,要果断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总之,如果不懂分离的两个人黏在一起,爱也会成为干涉和侵犯。
  丧偶 面对至亲永别泪水助平复亲友同安慰
  生、老、病、死,是人生不可避免的阶段,尽管与亲人分离是每个人都不愿接受的事实,但每个人都会面对至亲的离开。死者已逝,留给生者的却是无尽的遗憾与哀痛。特别是对于很多丧偶的老人来说,陪伴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伴走了,他们不仅会悲伤、痛哭,甚至愤怒、自责,觉得自己没有照顾好对方等,严重者出现抑郁、负罪感,甚至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等生理反应。
  分析:面对亲人的离开,如果因为极度哀伤,忽略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很容易陷入心理困境。相反,如果能够正确认识死亡、反思生命,则会更了解生命的真谛。
  要想战胜情绪的低谷、恢复平静的生活,这里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回避不是好选择。亲人离世已成不可改变的事实,就要勇敢地接受现实,不要刻意回避谈及离世的亲人,甚至把他的照片、房间等全部“锁”起来。第二,面对巨大的悲痛,“哭吧哭吧不是罪”。不用害怕哭泣,泪水有助于痛苦情绪的释放,是丧亲者接受现实的一种恢复过程。第三,别把自己孤立起来。而要和亲人、朋友一起,互相安慰和支持,共同面对创伤。
  此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死亡教育”,从小建立正确的生死观念、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生命、珍爱家人。
  (编辑:张静)

标签:少些 忧伤 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