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观后感 > 正文

爱耳日【“爱耳日”谈爱耳】

时间:2019-01-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谁会特别在意耳朵的健康。疼了揉揉,耳鸣了拍两下,时不时地掏掏,生气吵架的时候还要揪揪……孰不知,正是这些不经意的小动作,容易给耳朵带来伤害。耳朵是人体五官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而且有着非常重要的听觉和位觉(平衡)等生理功能。每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为此谈一谈爱耳的话题。
  耳的听觉功能对于人类认识社会、改造自然有着重要意义,通过语言彼此互相往来,交流思想,协调工作,共同生活。耳朵接受声音主要靠外耳(耳廓外听道)集音、中耳(鼓膜听骨链的卵圆窗)传音、内耳(耳蜗听神经末梢)感音起作用。听觉系统还具有判断响度、音调和音质的本领,一个熟练技术工人和司机,依靠听觉可以判断机器运转情况和故障;调音师凭一双灵敏的耳朵来调整音质。耳的任何部位有病变,均可影响听觉功能。同时,内耳的前庭和半规管部分又属于平衡器官,人们各种平衡动作,都由内耳起重要作用。如前庭部位发生病变,就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站立不稳等症状。所以,爱耳、护耳就显得非常重要。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1 纠正挖耳不良习惯。外耳道的皮肤有一种特殊的腺体叫耵聍腺,分泌耵聍,习称“耳垢”,俗名“耳屎”,它对外耳道皮肤能起到保护作用,随着下颌关节的运动,耳垢能够自动向外排出,不需要特别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而有些人习惯用发夹、耳勺、火柴柄、手指等挖耳去除耳垢,这样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损伤,感染后易发生脓肿及软骨膜炎。挖耳时被别人碰撞还易造成鼓膜破裂,感染后引起中耳炎,甚至耳聋,影响听力。
  2 防止噪音伤耳。因工作中的噪音(大于85分贝)引起的听力下降已成为最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使用电钻、剪草机和纺织机械的工人们,因长时间工作在噪音环境中,都有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下降,可致感音神经i生耳聋。长时间使用耳机且放大音量,或长时间在迪厅、音乐厅听摇滚乐,观看激烈的体育比赛等,也会导致耳内微细血管痉挛,供血减少,造成噪音性耳聋。爆震巨响或大气压剧变,可引起内耳损害引发爆震性耳聋。如果偶尔出现耳鸣、耳闷等症状,可以尝试“捏鼻子、闭嘴、鼓气”的动作,反复做几次能使内外耳气压平衡,使耳朵感到通畅舒服。
  3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节假日,有些人去各种娱乐场所,迪厅、卡拉OK,或者通宵达旦地玩麻将,熬夜不睡觉,这样极易引起突发性耳聋,使听力突然下降,并伴有耳鸣、眩晕。轻者经休息能自愈,重者要经医院治疗才可痊愈。因此,要改变经常熬夜的习惯,避免过度紧张、劳累;必须上夜班者,白天要休息充分,防止突发性耳聋的发生。
  4 防止蚁蝇昆虫入耳。夏天在室外活动时,常有小昆虫、蜈蚣等误入耳道,尤其中耳炎患者耳朵流脓带有腥臭味,更易引诱苍蝇入耳,应注意防护。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可用油类或麻药滴耳,让其窒息死亡,然后再仔细取出,并根据病情进行治疗,以免感染严重引发耳聋。
  5 防水呛入耳鼻。人们在游泳时,常因嬉戏、跳水或潜水而致鼻腔进水发生咳呛,水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容易引起中耳炎。洗澡时如不小心,耳朵也容易进水,使耳垢沾水后湿润膨胀,不易排出而形成耵聍栓塞。所以,耳道进水后,可将头偏向进水的一侧并跳动数次,让水自动流出;或用消毒棉签拭干,避免引发中耳炎。
  6 给婴幼儿喂奶饮水时防止咳呛。婴幼儿的耳咽管短、粗、直,且位置低,故喂奶饮水时不能操之过急,头位不要太低,否则易发生咳呛。分泌物和奶液容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腔,造成感染,影响日后听力。故喂奶时要特别注意,千万别让奶水流入婴幼儿耳内。
  7 预防药物毒性致聋。目前已知有90余种药物可致耳聋,常见致聋药物有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及新霉素等。特别是幼儿及年老体弱者,用药后更易引起耳聋。药物毒性耳聋如能早期发现,经过积极治疗,尚能恢复部分听力;若至晚期大多不能治愈,造成终身残疾。幼儿应禁用或慎用上述药物,急需时应按药品说明书使用,决不可超剂量服用。
  8 防止耳朵冻伤及外伤。耳廓暴露于头颅两侧,除耳垂外均为可动软骨及皮肤构成,血供不良,冬春季节及寒冷地区容易发生冻伤,应注意保暖,冬季出门可戴耳罩,围好围巾。一旦冻伤,不能马上热敷或者按摩耳廓,要在逐步缓解1―2个小时后再进行热敷。如果局部皮肤没有破损,可以涂抹冻疮膏,或用辣椒酊(75%的酒精泡辣椒)涂搽,亦可涂抹自制的猪蜜膏(30%的猪油和70%蜂蜜混合)。如果皮肤已破损,则需尽快用新霉素软膏涂抹,防止感染。
  此外,上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百日咳、猩红热等,极易诱发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及迷路炎等,严重者还可引起耳聋。有些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流脑、败血症、白血病以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都会损害听力,应该及时治疗。

标签:爱耳日 谈爱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