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外生活 > 正文

[走向和谐的数学课堂]原创新课堂七年级上册数学答案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和谐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新课程改革极力倡导和追求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就成为当前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那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已成为当前教师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我认为,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下几方面:
  
  一、让“尊重”成为构建和谐课堂的主旋律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是一种爱的事业,需要用心去聆听,仔细去观察,以宽厚的胸怀感化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关爱可以让学生树立信心,成为前进的动力。教师不要吝啬一个关爱的眼神,一句亲切的问语,一个亲近的动作。因为它常常可以让学生心中顿时漾起幸福,同时感受到一种被关爱、被尊重、被信任的感觉,容易和学生促成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隔阂,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兴趣会有很大帮助。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位青年教师在给一年级学生上数学课,内容是“10的认识”。教师在“田”字格里写了一个“10”,谁知刚写完,底下就有学生大声说:“老师,你这个1写得不好,还要写得斜一点。”老师回头看了看学生们,马上问大家:“能允许我再写一遍吗?”学生说:“可以”。老师又工整地写了一遍“10”。在写“1”时学生发出如释重负的喊声“好多了!”老师笑眯眯地回头说“谢谢你们对我的鼓励,现在请同学们每个人写一个10,我相信你们一定比老师写得还要好!”于是每个孩子都很认真地练习写10,力争超过老师。这个案例中,学生在这种民主、和谐欢快的气氛中学习,怎么能不拥有学习的自信?这个老师在孩子给他提出要求后,他能够尊重学生,以“能允许我再写一遍吗?”询问学生,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而没有地位高低之分,老师用尊重和真诚去对待自己的学生,没有矫揉造作、故作姿态,有的只是自然、真切的和谐之美。由此可见,创设愉悦、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大胆质疑,勇于探索,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学,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让“兴趣”成为构建和谐课堂的必要条件
  
  和谐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各种事物、新生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积极的心理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能够“经常”引发学生好奇心和产生兴趣的好课,来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他们乐学,为和谐的课堂教学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教师可先出示题:小明今年12岁,过了12个生日,可小华也是12岁,他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这时学生情绪高涨,疑问产生了好奇,好奇又转化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随即教师指出:等你们学了今天的课后就知道了,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主体地位上。新课这样导人,何愁引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三、让“合作交流”成为构建和谐课堂的桥梁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问的关系应体现: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合作,这就要求教师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互动可以利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后进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合作的价值就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问的优势互补,因此,教学中要抓住最有利的时机组织学生小组合作。
  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先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出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5+7/8=,3/4~2/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究:①这两题能不能直接相加减?②为什么不能直接相加减?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进行一次转化,然后再相加减吗?④小组内尝试并交流。探究性学习要的是面对学习课题时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解决问题中的不断思索、不断追求、不断探究的精神。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努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要求。学生在探索、交流、争辩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识,从而产生成功感和愉悦感,能激发起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
  
  四、让“以生为本”成为构建和谐课堂的追求
  
  数学的魅力在于思维火花的迸射。新课程引领下的课堂,注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教师要多给学生“思维的机会”:凡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决不“心存担忧”,应多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在教学中多给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讨论时,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在相互交流中达到启迪思路、发展思维。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循循善诱,而不是指责讽斥。有了明确师生定位,和谐师生关系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签:课堂 走向 和谐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