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出国留学 > 国外生活 > 正文

大学生社会化的学校影响因素及其教育启示|社会化影响因素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对1008名大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在性别比例、专业、是否担任班干部工作、政治面貌、年级等因素上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心理社会化和知识能力社会化在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倡导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要注意专业特点,注意责任、期望与实践并重,关注特定群体,加强心理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3-0078-06
  一、前言
  社会化是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经由这一过程,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形成和完善。大学生的社会化就是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学习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近年来,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方面出现过于理想化、功利化的现象;在心理社会化方面表现出心理承受力差,自我意识膨胀、奋斗精神弱,身心健康状况下降,在学习、人际交往、性和恋爱、情绪与挫折及择业等方面心理问题逐年增多的现象;在道德社会化方面表现出思想道德素养下降、社会责任感弱化、价值观扭曲或异化、价值取向实用性等现象;在知识社会化方面表现出人文知识缺乏,厌学情绪强烈等现象,也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简单化等问题。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选取专业、学生职务、性别比例、年级等几个重要而常见的教育变量,探讨大学生社会化中学校因素的影响作用,以期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工具
  采用王德强等人2009年编制的“大学生社会化调查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自陈式调查。该问卷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信度和内容效度(具体指标与参数见表1)。
  2 被试选择
  本研究从北方师范类(1所)、经济类(2所)、医学类(1所)、技术类(1所)高校以自然班级为单位选取1052名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北方生源,只有极少数南方和西部地区生源)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08份,问卷有效率为95.8%。
  3 数据处理与统计
  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主要采用一元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
  三、大学生社会化在性别、专业等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1 大学生社会化在性别因素上的差异分析
  从样本总体上看,男大学生在政治行为、政治信念、知识和能力社会化上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而女大学生在政治情感、道德认知和心理社会化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体数据见表2)。有研究对天津市13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也发现在政治时事的掌握上男生比女生更具优势,而女生在政治态度方面比男生更理性、更顺应主流政治的发展、有较强的政治参与倾向,但在实际政治参与行为上,女生显著不如男生。性别角色上的社会要求不仅使男生在政治社会化方面优先发展,也使得他们要承受更多的成长、成功压力,因此男大学生在表现出政治社会化优势的同时,还表现出更多的负性心理。对于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压力、紧张和焦虑等心理状态,相对于男性的忍耐、自我调节.女性则更多地通过沟通交流来缓解。
  性别表面上看是个体变量,但在性别比例悬殊的班级群体中,性别与社会互动因素相结合就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学变量。对性别比例悬殊的工程技术专业(男女比例为2.5:1)、师范专业(男女比例为1:2.4)的大学生社会化状况进行性别比较,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和心理社会化方面的适应性不同(具体数据见表3、4)。
  在女生为少数的群体中。女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在政治行为、政治情感上与男大学生没有差异,在政治信念上显著高于男大学生;女大学生的负性心理显著少于男大学生。这与访谈中发现的女大学生注重表现、工作认真、积极较为一致.表现出女大学生在同性弱势群体中受到较多的重视和自身表现出更多的积极适应性。
  当群体中男大学生为少数时,男生在民主参与意识、学习适应上显著强于女生,在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政治信念上显著弱于女生。从访谈的信息来看,男生缺课的情况较严重,群体活动参与意识较弱,学习成绩相对于女生较差,这与问卷调查中他们对知识和能力社会化的自我评价高于女生的研究结果不符。我们认为这样的情况可能是由于男生自我比较对象的选择不同造成的。男生为少数群体时,其比较的对象往往转变为同性别的同学内部,因此会影响到其社会认知评价。当然,这一现象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探讨。男女大学生在同性人数劣势情况下的反应差异,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男大学生在性别比例失调情境下的社会化教育。
  2 大学生社会化的学科专业差异分析
  大学生社会化在学科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理科大学生在政治行为和道德社会化方面的显著优势和艺体类大学生的显著劣势。我们认为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学科专业特点以及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不同造成的。由于理科专业研究的是客观世界.注重客观性和验证性的实证研究方法,学习内容的前后逻辑关系紧密,在课业负担方面较文科、艺体专业大,接触多元文化的机会较少.突出培养了理科大学生踏实的学风、严谨求实的思维方式。文科专业、艺体专业研究的是主客观双重的世界,培养的思维方式往往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同时受社会文化的变迁影响极大。对社会现象理解的多向性、信仰多极化、价值观念多元化以及注重个性化的学习,使得文科、艺体专业的大学生们政治行为、道德社会化的表现稍差。
  
  
  
  
  3 大学生社会化在政治面貌和是否担任班干部上的差异分析
  班干部和党员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学习适应、知识和能力社会化方面显著优于非班干部和党员。李金发等人也曾发现大学生参与社团的深度对其角色社会化、道德认知、道德参与、政治情感和态度有积极的影响,参加社团的数量没有影响。是否班干部及其政治面貌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班干部和党员作为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学校要求他们在思想素质、政治立场、政治敏锐性等方面要更为成熟,在心理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更为优秀。他们接受了更多的教育期望,需要有更为积极的心态,投入更多体力、智力,还要面对和学会处理工作与学习之间、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同时,班干部和党员大学生既是学校各类活动的参与者,又是班级社团活动的发动者、执行者,这些活动强化了班干部和党员大学生的政治情感.锻炼了政治行为、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道德感,促进了能力提高和所学知识的应用,使得他们在社会化方面获得了全面的提升。社团参与程度深的学生其角色行为更符合社会的角色要求 和期望,并且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这提示我们,学校教育中社团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吸收更多学生的参与,特别是团员、普通大学生的参与,并注重活动过程对学生的教育价值,从政治、道德、专业学习、心理健康等社会化内容方面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化教育的积极性和加强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4 大学生社会化年级间的差异分析
  从年级差异来看,一年级大学生在政治情感、社会道德认知、个人道德认知上显著优于四年级大学生,在政治情感、心理适应性方面优于二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在政治情感、社会的道德认知、个人道德认知、人际关系上优于四年级学生,在政治情感、政治信念、社会的道德认知、道德与前途认知、道德情感、能力社会化上优于二年级学生,在人际关系、能力和知识社会化上优于一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研究也证实,年级、政治面貌、大众传媒是影响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而家庭背景因素的影响不大。大学生的社会化与其大学生活的阶段性任务有关,一年级主要任务是入学适应,二、三年级主要任务是系统的课程学习,而四年级则为正式走上社会参加工作进行心理和实习准备。
  四、对学校教育的启示及教育对策
  综上所述,从宏观层面看,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应注意发挥学校传统、校园文化的作用,优化大学生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良性发展。从微观层面看,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注意专业特点。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文理科、艺术类大学生在社会化的有些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特别是艺体类专业普通学生(非班干部)的人际关系社会化、女生的知识和能力社会化、文科和艺体类学生的道德、政治社会化等方面表现出有待加强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要针对专业特点,在发挥专业传统优势的同时,通过对班级文化、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政治宣传、思想道德教育,切实做好学习风气的塑造,引导正确的价值倾向,传递民主思想,传播科学意识,促进大学生对多元化社会的积极适应,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全面发展。
  二是要秉承责任、期望与实践锻炼并重的教育理念。党员和班干部大学生在政治、道德、心理、知识与能力社会化方面表现出全方位的优势,就是由于对党员、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要求高、期望高,同时他们得到的锻炼机会也较多。当前,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养成,主要是通过强化道德认知、加强道德情感体验的方式来实现,忽视了大学生道德行为的训练和实践。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政治事件宣传、“两课”教育等来实现,可直接参与的政治活动较少,政治行为的实践环节还有待加强。因此,当前对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特别是对普通大学生的社会化教育,要秉承强化责任意识、赋予期望与实践锻炼并重的教育理念。
  三是要特别关注特定群体的社会化教育问题。一、四年级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二年级学生的负性心理问题、性别比例失调下的男大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艺体类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等,都应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同时,还应注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对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积极认识,增加师生互动交往的范围和频率,促进师生的人际信任和较深层次的教育互动,以促进全面深入、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社会化教育。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黄磊.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大学生社会化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10,(7)
  [3]胡平.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4]余辉.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D].上海:复旦大学,2010
  [5]张艳芬,牛秀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1)
  [6]王德强,唐雪雷,李志刚.大学生社会化家庭影响因素的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29)
  [7]张光,罗婷.当代大学生性别与政治社会化[J].青年与社会,2006,(3)
  [8]尹贵金.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9]任晓霞.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证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10]汪艳.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08
  (责任编辑 李改)

标签:社会化 启示 因素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