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环保作文 > 正文

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高校德育主体间互动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校德育主体展开主体间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要求和实然选择。同时,指出双方主体性的生成和共同价值认同等也使主体间互动成为可能。双方在实践中,要展开平等的交往和对话,相互作用,生成主体间互识和共识,达成理解。
  [关键词]高校德育主体互动必要性可能性
  [作者简介]陈伟荣(1980-),男,广东阳西人,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广东 阳江52956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46-02
  高校德育,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国家的“战略工程”“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民心工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作为高校德育主体,展开互动,即以共时态的主体参与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展开交往和对话,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主体间互动的必要性
  1 从理论层面看,主体间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要求。首先,单个主体的主体性生成要求主体间的互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多篇论著中,揭示了人类的存在本质,并且指出这种本质是在现实的历史中生成和展开的。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其主体性是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现实关系中得以显现的。在实践中。主体间互动让个体在实践过程中确认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关系,不断将自己的本质力量积淀、凝聚和向对象转化,提升本质力量,充实和发展自身的主体因素。其次,主体的共在、共生要求主体间的互动。主体间性强调群体性的存在,强调每个自我的存在方式是社会性的。主体间性既包含着社会性,也包含着个体性。从一定意义上说,主体间性就是交互主体性,它反映主体与主体间的共在。主体既是以主体间的方式存在,其本质是个体性的存在,主体间性就是个性间的共在。海德格尔指出:“由于这种有共同性的在世之故,世界向来已经总是我和他人共同分有的世界。此在的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他人的世界之内的自在存在就是共同此在。”个体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原子,而是共在、共生。马克思、恩格斯也提出:“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这就要求主体之间互动,通过对话、沟通、协调达到理解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2 从实践层面看,主体间互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然选择。一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当今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使理论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今大学生视野开阔,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互联网是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教育者不再是信息的提供者和权威者。实践证明,只有把大学生作为平等主体,以互动的方式与之进行对话、交流和沟通,再给予其适当的引导,才能了解大学生的思想情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现主体间的互动,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信息、鉴别信息,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主客”二元对立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向性、二元论的机械化和片面化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面对文化多样、政治多极和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呈现出普遍主义的伦理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哈贝马斯商谈伦理学的产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克服危机的新道路,即通过“对话”与“商谈”达成“共识”。如巴赫金所言:“存在就总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往。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结之日。因此,实际上对话不可能、也不应该结束……单一的声音,什么也结束不了,什么也解决不了。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面对处于成年阶段的大学生,对话是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商谈伦理,通过对话,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主体间互动的可能性
  1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人的主体性愈加丰富。1857年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以人同社会环境的关系为中心,以个体能力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自由程度为标志,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三大社会形态,即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的最初社会形态,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马克思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角度,把人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个人没有独立性,只有依附性;第二阶段个人有独立性但依赖于物;第三阶段个人将在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在社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情况下,社会形态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再到自由个性阶段,人也从依附性发展到有独立性,再到自由个性的人。社会在不断发展,人类解放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得到发展和丰富。有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使发生在主体间的互动成为可能。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自觉认同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从大学生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觉接受先进、科学、系统思想的指导,变自发、消极、被动的发展状态为自觉、积极、主动的发展状态的活动,其正当需要和利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满足和实现。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其实现价值追求和创造的过程,通过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认识自我生活的价值。主体间的互动“从交往的角度看,它们是用来保存和发展文化知识的;从社会化的角度看,它们则是用来培养和维护个人认同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得以提升,意义被拓展,双方产生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的持久动力,不断提高主体间交往实践的水平,推动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为现实主体间互动提供了充分的根据和必要条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性:一是对象的特殊性。大学生是一个活跃的、知识程度较高的、接受信息较快的群体,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自觉意识较强,教育者有实施教育互动的能力,受教育者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二是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专门的教育场所,即大学校园,大学校园学习、生活等设施齐全,拥有一群高学历、高素质的教育群体,提供了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了互动的条件,创设了主体互动的情境。三是任务的特殊性。高校是承担育人任务的专门机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专职从事育人工作的群体,大学生是为专门接受高等教育而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三、实现主体间互动的途径和方法
  马克思指出:“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主体间在交往实践中思想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实现教育的目 标。从信息论的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实质是一种双向信息传递活动。教育者要接收和认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信息,以及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选择合适的教育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教育内容,使其成为能让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信息,并在互动中向受教育者输出。受教育者既要认识教育者输送的思想信息,认识自身的思想,还要认识两者间的关系,通过信息内化,使受教育者的个人主体性进一步完善,通过“知、情、意、信、行”的转化,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教育信息的传递是在主体间的交往实践中完成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形成角色共同体,在实践中展开交往和对话,不断深化理解,超越个体视界,达到主体双方的“视阈融合”,形成互识与共识。
  1 交往――“我――你”平等关系的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教育性的交往活动。交往,是一个多学科的概念,在各学科中的含义各不相同。如心理学上的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或直接沟通,彼此达到一定的认知;社会学上的交往指特意完成的交往行为,通过交往行为形成特定的社会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交往是一个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本质的总体性范畴,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教育交往不同于日常交往。叶澜教授指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以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为直接目的的特殊交往形式。
  交往的主体是人,交往的双方是“我-你”关系,反映的是“主体一主体”。真正的交往是以人格的平等、相互尊重为基础的主体间性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主体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形式,是建立在“主体一主体”思维模式基础之上的教育主体之间经验与意义的共享,是主体间平等地交流包括所拥有的知识、态度、情感、智慧、行为和意义在内的多方面经验的交往过程。交往中的“我-你”关系是真正平等的主体间性的体现,是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过程。宽容是它的一大特征,是主体间性在人际关系的延伸和表现。宽容在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中产生。“我-你”在交往中的平等,不仅是形式的平等,更多的是内心的平等。这种内心的平等必须由尊重、理解来保证。交往的双方只有相互尊重和理解,通过角色换位,才能够相互宽容。因此: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也是在这种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如布伯所说:“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最佳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必须把他看做具有潜在性与现实性的特定人格,更确切地说……应把他的人格当做一个整体,由此来肯定他。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时与学生处于二元关系中,把他视作伙伴而与之相遇。同时,为了让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充溢整体意义,不仅须从自己一方,且也须从对方的角度,根据对方的一切因素来体会这种关系。”教育者一方面要置身于交往的教育情境中,另一方面又要超越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导教育交往。
  2 对话――教育过程的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对话是指教育主体在相互尊重对方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语言和非语言为中介而进行的话语、精神、思想等方面的交流过程。与对话相对的是独白和谈话。独自,原指戏剧、电影中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的话,是个体自我心声的表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白可以理解为教育者在对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情况理解基础上的自我言语,是教育者自身的观点。谈话,原指两或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说话,但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中,则是指建立在主客分离的基础上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语言交流,主体谈话者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客体谈话者有一种被动感。
  显然,对话不同于谈话、独白,它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间的交流活动。主体间互动秉承“协商民主”的精神,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使对话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伙伴之间进行。这种对话承载着教育信息,能促使受教育者思想发生变化。对话参与者在对话中把灵魂向对方敞开,完成思想交流。对话双方都要有一种对话意识――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共存和共同创造的精神意识。对话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互动的过程。对话的结果是教育效果取得的结果。对话的顺利进行并取得效果就是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3 理解――主体间互识与共识的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主体问通过平等的对话和相互的融入,生成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有两个方面:主体间互识与主体间共识。主体间的互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相互认识、相互理解;主体间的共识,即交往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对同一事物达成相同理解。主体间互识表明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的差异性,主体间共识表明主体间在交往过程中的统一性,交往的过程不是为了达到某种共识而泯灭个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相认识、互相理解,就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达成共识。互识的建立为共识的达成提供进一步的可能。共识的达成并不是期待受教育者完全地接受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内容,而是就教育目的和内容能找到彼此相通的地方,促进主体的共同成长。
  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旨在达成相互沟通与相互理解。伽达默尔说:“对话就是对话双方在一起相互参与以获得真理。”主体间通过对话达到双方的“视阈融合”,超越自己个体的有限视界,使对话双方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这揭示了理解的实质,但要做到这些是有前提的。如就对话而言,如哈贝马斯认为对话必须满足以下条件:“言说者必须选择一个可领会的表达,以便说者和听者能够相互理解;言说者有提供一个真实陈述(或陈述性内容,该内容的存在性先决条件已经得到满足)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言说者必须真诚地表达他的意向,以便听者能相信说者的话语(能信任他);最后,言说者必须选择一种本身是正确的话语,以便听者能够接受之,从而使言说者和听者能在以公认的规范为背景的话语中达到认同。”。

标签:互动 德育 性及 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