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悔过书 > 正文

[电视社会新闻平民化思考] 社会新闻热点事件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社会新闻从一开始就是扛着平民化的大旗走上屏幕的,它比任何时候都考虑大众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情趣。无论是在新闻的选择、新闻的叙述方式,还是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上,社会新闻越来越世俗化、平民化。
  走下神坛的播音员――主持人
   用专业眼光看,播音员和主持人是两个概念。在老百姓眼里,播音员高高在上、字正腔圆,是政策法规的传声筒,而主持人则是生活化了的播音员,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和力。由于社会新闻贴近性的特点,没有了神秘光环的主持人便具有了很强的情感穿透力,这也就是提高了观众的接纳程度。于是,主持人风格在很大程度上推进节目风格的形成,节目应有的风格又催化主持人风格的成熟。
   节目一旦展开,主持人便成了帅。他(她)不单要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社会价值的判断者和人文精神的倡导者,更应该走进新闻、融入新闻、甚至成为新闻的一部分。
  因此,主持人要具有立体化的形象,包括声音形象、外表形象、智慧形象和人格形象。有了电视观众对主持人的形象认同,才能增强他们对新闻信息的真实、客观和公正的认同。在这里,我们更强调主持人语言的风格。语言是主持人思想的直接实现和外化形式,语音、语气、语调和语速中都能体现个性。不同题材、不同基调的内容在语言表达上也要有所变化,不能改变的是生活、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的陈鲁豫在实践着将“播”新闻改变为“说”新闻的创新之路,令人耳目一新,感受到一种自然、平等和交流的人文精神。
   记者――你的名字叫百姓
   所以这样说,不是因为记者是百姓中的一员,而是强调从事社会新闻的记者在选题、采访、拍摄、撰稿的任何一个环节,都要实实在在以百姓为着眼和落脚点,你的选题观众关心吗?采访勉强吗?拍摄有导演成分吗?你的稿件观众能听懂吗?要学会以观众的思维方式采制新闻。
   选题。面对形形色色大千世界,社会新闻所能容纳的有限。漫无边际、信手拈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选题依据只有一个――老百姓的关心程度。衣食住行涉及百姓切身利益,但看起来琐碎;某支柱企业出口创汇再创新高,的确不算小事,但老百姓不见得关心,那么,在选题上取前者而不是后者。
   采访、拍摄。有些电视记者习惯抄材料而不愿坐下来采访,即便采访也只是走走过场。采访是记者的基本功。记者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展现事物的本质,要有准确的甄选能力和分析能力,善于在各种不同的声音和意见中发掘出新闻价值,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要全面、权威。曾经有位记者采访离婚率上升的问题,选择了一位婚姻登记员回答离婚率上升的原因。首先采访对象的身份不具权威性,更何况他的理解有明显偏差。对于拍摄主体,要力避有些记者习惯常用的安排组织当导演的办法,画面要情绪化,镜头语言要丰富,要摒弃资料库里的万能镜头。
  撰稿。这是观众听觉信息的来源,要让观众听懂、愿意听。有人说,导演是新闻的广告,要先声夺人。从事社会新闻尤其需要这一点。要敢于打破常规,在语言风格上,根据不同题材选择轻松、幽默、凝重的方式,或寓庄于谐,或单刀直入,或纵横捭阖,或娓娓道来,只要是贴近的就是提倡的,也是有生命的。
   编辑――高扬平民旗帜
   现阶段,记者、编辑、主持人还有着较为明确的分工,播出节目依然是编辑思想的体现。凸显社会新闻的平民化特点,编辑将起到引领作用。
   主题策划。社会新闻失去策划是很难想象的。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我们不敢奢望所有观众都看自己的节目,但一定要明确你的节目给谁看,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每一天播出的节目要选定一个主题,每一个阶段要策划报道的要点。编辑要借助现代媒体全面掌握市内外动态,结合通讯员网络和新闻热线这一取之不竭的信息源,按照普通百姓的关心程度,制定编播计划,由记者分头完成。
   优化编排。文似看山喜不平。收视心理也是这样。在当今遥控时代,你不去体谅观众,观众更不会同情你!同样是精彩的节目,如果节奏相同,就很容易造成观众的收视疲劳,不管是急促还是舒缓。所以在编排过程中,既要考虑到观众对单条新闻的关心程度,又要把握好一般的收视心理,形成长短结合、快慢交错的结构布局,使社会新闻的平民意识得以充分体现。
  
  (作者单位:呼和浩特电视台)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标签:平民化 社会新闻 思考 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