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讲话稿 > 正文

语文新课程实施反思与正本清源 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几种倾向的反思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教育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崭新面貌,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口语交际教学上都有重大突破。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主要表现为:“泛语文”、“反文本”、“无中心拓展”、“无效讨论”、“教师不作为”。这些倾向都不利于实施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利益,笔者试对几种倾向作以下分析和反思。
  1.“泛语文”反思
  新课标主张语文教育要打破学科本位,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要与社会实践联系在一起,这是对语文教育传统的一次重要的突破。但是,语文教学要联系生活,不是要用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整个社会实践来取消语文、代替语文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而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整个社会实践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语文,体会语文的真谛。“泛语文”把新课标中关于打破学科本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社会实践联系等论述,理解为:语文学科以外的东西、学生的生活实际、整个社会实践就是语文。这是对语文的极大误解,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十分荒谬的。
  2.“反文本”反思
  新课标提倡创造性阅读、个性化阅读、批判性阅读、多角度多层次阅读、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多元解读,强调读者与文本的对话,对话教学把文本从作者的控制下解放出来,把它置于与读者的关系之中来看待阅读的本质。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提升了读者的地位,但并没有由此否定文本的地位,否定文本的确定性。对话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它同时受着读者与文本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存在是对话的前提之一。没有文本的确定性,它与读者就不能构成实质性的交流,也就不可能与读者真正展开有实质意义的对话活动,阅读就由作者的独白变成了读者的独白。“反文本”教学反掉了对文本的僵化的理解、一元化的解读,但是,它同时也反掉了阅读教学赖以存在的前提。
  3.“无中心拓展”反思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倡导语文教学生活化,倡导打破学科本位,倡导多学科的综合,倡导与社会相联系,是课标的指导思想之一。语文教学应该拓展,正如课标所说的,要“注重跨领域的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但是,这种拓展应该是有一个中心的,这个中心不是别的,正是语文本身。我们应该围绕语文来拓展、延迁、引申,我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对语文有更深入的认识和更真切的体验,而这就需要拓展:向语文的更深更精彩处拓展。陈军有一段话说得对:“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强思维深度,扩大思维广度等,是扎扎实实的拓展。如此,深读一句话可能比上网6小时更有拓展性。”
  4.“无效讨论”反思
  有没有条件讨论。一位教师上鲁迅的一篇小说,上来就问:中国最博大精深最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哪一部?要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没有几十年的文学功底是不可能的。怎么讨论。讨论不管是作为一种思考方式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和规则的。如果没有按照讨论本身固有的要求来讨论,那也是无效讨论,是伪讨论。讨论只是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它是否需要,我们讨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创造了什么条件来讨论,我们是不是按照讨论所需要的程序和方法来讨论。这些问题没有考虑,没有达到上面讲到的四点要求,它就是“无效讨论”。
  5.“教师不作为”反思
  新课程要求在师生关系上作比较大的调整。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定位: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一是教师要改变他对文本和学生的态度,他是文本的探索者,而不再是文本的传声筒;他是学生的对话者,而不是结论的提供者,他“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二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由此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关系的调整,不是让教师从教学过程中全线退出,而恰好相反,是全身心投入;教师所要改变的,不是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他的角色,是他如何处理与文本、与学生的关系。
  收稿日期:2012-02-10

标签:几种 新课程 反思 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