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讲话稿 > 正文

良好师幼关系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建设良好的公众形象的措施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公众中的形象差,导致其大多数院校招生困难,所招学生知识水平低,影响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要修内、正外,不断加强自身公共形象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建设 公众形象 措施
  
   高职院校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普通高校。招生对象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与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基本学制为三年。高等职业教育是在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目前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其定位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目前,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处在师资普遍稀缺,学生素质低,就业环境差等尴尬境地。高等职业院校在公众中的形象差,导致其大多数院校招生困难,所招学生知识水平低,影响学生的进步,学校的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修内、正外,不断加强自身公共形象。
  一、修内措施:既加强高职类院校自身竞争实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在创建办学特色的过程中,教师至少承担着三种角色:一是校长思想的实践者;二是办学特色的传承者;三是办学特色的创造者。由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要突出其应用性与技术性,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更要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校,接受的都是学科性、研究性、 工程性教育,缺乏实践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欠缺。所以说“双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的发展时期到很大作用的。
   (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全面人才。学生素质的提高要求抓住学生的特长,发挥学生的特长,学生特长培养,主要是关键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应是高职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要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目标构建教学体系;要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主要职业能力;要以实践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为标准作为考核的主要手段。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是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的个性化的合格人才。
   (三)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学校的管理影响学生的发展,良好的管理对学校的教学秩序,教学改革提供积极地外部环境。学校管理实行制度化,体制化。高职院校的管理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进行管理,实行灵活的管理方法,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实践操作尤为重要,这样给学校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扰,这就要求学校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经验,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实行专职教师带班制,负责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全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实行小组合作制,加强学生内部沟通,互相管理,达到全面共同提高。学校与学生之间实行灵活学分制,既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课程,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二、正外措施:既树立正确的外部形象
   (一)确立高职教育正确的社会地位。准确把握高职院校在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高职院校确立社会地位的关键。首先,应该确立高职院校与综合性院校的平等地位,平等享有教育资源、政策资源。这是由高职教育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来决定的。高职教育不能是本科的末梢或中专的升级,而应在整个国家教育的体系中处于必须大力扶持和重点对待的重要环节,是与基础理论和研究型教育同等重要的。中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提出:“要试办一批花钱省,见效快,可收学费,学生尽可能走读,毕业生择优录用的专科学校和职业大学”。在这种背景下,在我国出现了一种“实行走读,酌收学费,不包分配,择优录取”的高职教育形式――职业大学。1980年,我国第一所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正式挂牌,仅在1980年,当时的国家教委就在经济较发达的南京、常州、武汉、厦门等城市成立了13所职业大学,这应该是我国最早实施高职教育的学校,在我国高职教育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到1994年,全国己有职业大学100余所,遍及全国主要省市。迄今,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格局已初步构建,形成了以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少数重点中专、部分普通高校的二级学院等办学机构为主体的五种办学形式,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日益明确,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趋突显,高职教育作为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特质日渐鲜明,并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
   (二)改善就业环境。在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观念下、 走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以社会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办学体制、 机制的道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指引下,认真调查分析掌握好教育市场的三种态势:一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级应用人才的短、中、长期需求的态势;二是国内外同类院校相关专业、相关学科发展的历程、现状和今后发展的态势;三是严格解剖、分析找出学校自身优劣的态势。高职院校要创建办学特色,必须在地方政府的统筹下,坚持行(企)业依靠教育,教育依托行(企)业,互惠互利,双赢互动,走产学结合的道路。学校、专业系、教研室定点联系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科技开发等专业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实现产学研合作参与教育,达到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利双赢的目的。同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在实际和仿真的环境中学习、实践,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并取得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把企业的课题拿过来让教师、学生来研究,可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创造能力,从而服务企业,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些技术和管理难题。产学研结合,将企事业单位定点为实训、实习基地,购买或者租赁企业的先进设备,建立起自己专业特色明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辐射周边的实训中心,既可以弥补学校自身设备落后和不足的劣势,又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办学成本,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讲,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三)建立有效地评估体系。建立长效的评估体系能促使学校的长远发展,完善的评估指标对学校的教育改革起到全方位的指导作用。通过全方位的指标评估,在监督学校改革发展的同时,给高职类院校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良好的评估体系在指导、监督高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的同时,及时,全面的向公众展示了此类院校的教学改革情况,利用公众视角的改变来提升其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树立全新的公众形象。

标签:公众形象 浅析 措施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