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检举信 > 正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评价原则:如何在生本课堂中体现新课程理念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评价是主体在事实基础上对客体的价值所做的观念性的判断活动。因此,评价是价值判断主体在先有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的引导下所进行的,价值信念和价值目标在评价活动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一般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信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人们对评价活动的展开深深地植根于对评价对象的认识之中。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中,本人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原则进行了一些思考,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则。
  
  一、激励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对学生的各种教育方式中,鼓励和表扬的效果最好。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鼓励为主:注重调动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历史学科的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有成就感。营造一种竞争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二、灵活性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变化过程,会有一些不可预测的情况发生,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以控制课堂,随着情况的不同,选择相应的评价方式。
  
  三、针对性
  
  加强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良好的保障。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就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评价方式,使他们都能为自己找到闪光点。
  
  四、发展性
  
  课堂教学评价应具备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一方面,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每一步发展,培养他们持续学习的综合素质。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不能只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优劣、好坏、对错的简单判断,而应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学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探究和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其根本在于强调其形成性作用,_注重发展性功能。另一方面,还应关注教师的行为,看他是如何引领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探究、发现知识,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此外,教、学、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发生,评价不是对教学过程的终结,而是下一段的起点、向导和动力。
   五、及时(即时)性
    在现今强调全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的同时,我们发现,将对学生当场作出的即时评价贯穿其间,效果也很显著。在学完相关的历史知识后,及时地组织评价,并及时地将结果进行反馈,速度一定要快,要及时。快速的评价和及时的反馈,既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一个任务;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正,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六、多元性
  
  1 主客体多元化:主、客体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形成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等构建的评价系统,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尤其是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及方法技巧和效果进行客观地他评、自评,为下一节课有效地改进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2 手段多元化:教学内容的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就不同,而对于不同的教学方法,就要对应不同的评价方式,由此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要将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直接言语表扬与无声激励相融合,以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
  3 内容多元化:全面性。首先,必须打破内容浅显的弊端,既要包含本节课学习内容前的预备知识,还应包含了本节课所要探究的主题,也包含下一节课需要继续学习的要点,充分体现知识学习的连续性。其次,必须突破层次较低的缺陷,学生是人,而不是容纳知识的容器,因此,评价的既要包含认知领域的内容,更应包含所期望的能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本节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热情以及继续探索的欲望等,充分体现学生作为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及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如历史责任感、人文素养),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
  4 指标多元化: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过分强调标准统一和答案唯一性,以自已预设的答案为问题的唯一答案。随着整个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人们的思维呈现出开放的趋势,对历史的认识出现了多元化,如历史教学对洋务运动、义和团运动的评价都有了新的认识。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应强化“学生参照”意识,就是以学生个体原有水平为标准,尊重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应因人而异,对学生的表现不求最好与完美,只要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给予具有个体性特征的灵活评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其创造潜能。
  。
  5 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
  观察法、访谈法、讲演法、学习档案袋法、试卷考查法、展示作品法(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历史小论文、调查报告、学习网页、小制作、辩论、演讲稿等)
  对于评价学习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很难用精确的数据呈现,而只有模糊的陈述语言加以描述。运用教育学、统计学、模糊数学等有关的理论和方法,将分项评定的结果汇总成综合评价结果。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与进步,在不久的将来,简便易行的“计算机评价体系”软件系统的开发、研制、推广、应用,将大大增加评价的效度与信度。

标签:课堂 原则 评价 新课程理念